理论智库丨构建高质量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体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25 19:05:21

李永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十年,教育部、财政部持续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推动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县市级多层级并举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格局,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当前,幼儿园教师培训仍存在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幼师培训的精准性,重点在于构建高质量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体系。

正视一线差别,聚焦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创新培训班组织方式。处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在不同地区任教的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培训班作为培训主要组织形式,其构成是否合理就成了培训能否精准实施的基础。以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简称“国培班”)为例,组班方式为培训机构申报项目、教育行政部门立项并逐级分配名额、学员按照项目自愿报名参加。国培班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专业发展基础和环境、专业水平均有较大差异,导致培训需求很难一致、精准施训无从着手。创新组班方式,应聚焦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一是将组班权限下移到区县,或以区县为主组建培训班,确保同班学员处于相近成长环境;二是培训专家工作重心前移,分析教师所处专业发展阶段、工作环境,帮助区县分类组建培训班,确保学员有相近培训需求;三是赋予培训班学员选择培训时段、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专家的权利,确保学员中心地位。

立足一线发展,聚焦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精准生成培训主题内容。精准的培训内容不仅能满足学员显性需求,还能激发其潜在需求,引领学员专业发展。目前,幼儿园教师培训通常在训前开展学员需求调研,但调研主体多为培训管理团队,授课专家作为施训主体对学员培训需求掌握不直接;调研方式主要采用网络或者电话问卷,很少到现场观察,导致调查到的情况不够客观、具体;调研对象是预设参加培训学员,并不完全是真正参训学员,导致调研所得培训需求信息与参训需求信息不完全一致,基于前者确定培训内容,难以满足学员真正需求。确保培训内容精准,一是应以解决参训学员所在地区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培训目标;二是以深度参与参训学员所在地区和幼儿园教研活动为策划培训主题的重要途径;三是以参训学员所在地区和幼儿园资源生成培训案例;四是将能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以及教研活动中精准识别、有效解决学员存在的问题,作为判断培训精准与否的重要尺度。

对接一线需要,强调深度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优化专家团队管理。培训专家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是培训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参与幼儿园教师各层级培训的专家库名单通常由培训机构推荐产生,众多学员基于培训课的印象对培训专家所作评价又是培训机构推荐的主要依据。但事实上,许多在培训结束后获得较高评价的专家,对学员后续专业发展贡献度并不高。鉴于此,应着眼于学员专业水平提升,优化培训专家选取与管理。一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不同领域,按照理论型专家、理论与实践结合型专家、一线专家等类型,以及农村、城市等不同区域,分类建立结构合理的培训专家资源库;二是将观察调研、现场指导、组织教研、讲座答疑等纳入专家施训内容;三是根据专家深入幼儿园开展活动的内容和频率,适时调整资源库专家名单;四是开展施训者培训,着力提升其培训技能。

服务一线工作,实施分层分类管理,用活用好培训工作经费。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培训工作经费,是高质量培训的重要保障。目前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下,经费下拨到培训机构,开支权限在培训机构,参训教师不能自由选择培训机构、培训类别、培训地点、培训时段,其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鉴于此,应推动培训中心下移,培训经费实施分层分类管理。一是确保国家、省、市州、县区、培训班均有本级统筹的经费,以便解决不同层次存在的共性问题;二是合理确定各层级经费比例,并从各层级经费中交付培训班一定比例的培训经费,以便解决个性化问题;三是按照培训事项,确定专家、调研、观摩、指导等各类别工作经费使用原则和开支比例;四是支持培训班自主邀请专家参加幼儿园或者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的教研活动,开展精确指导;五是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各层各类项目经费审计和考评。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