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为止,回味无穷——盛和煜这样写《忠诚之路》

  湖南日报   2022-12-16 20:09:34

  李薇薇

  今年9月,著名湘籍剧作家盛和煜凭借湘剧《忠诚之路》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编剧奖。《忠诚之路》由湖南省湘剧院创演,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盛和煜编剧,以陈树湘的成长为线索,串联起了7年的革命之路,最终呈现了一部磅礴大气、荡气回肠、点到为止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的湘剧。

  点到为止,使人想象于无穷

  “大约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这句话出自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戏曲的绝妙在于不是复制生活,而是用有限的人物、对话、布景使人产生联想,从某种意义上观众既是观看者,亦是创作者,观剧时观众利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积累、感悟去构建剧情和人物。

  盛和煜老师打破了舞台时空的局限性,在结构剧本时不按一般人物传记“性格决定命运”的方式,让剧情推动人物的成长,而是主观地规定好每一场的时空和事件:一方面以宏观的、严肃的历史态度真实地展示革命大事件;另一方面又从陈树湘的平民视角去解读大事件和大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己的成长,成就他英雄的一生。

  盛和煜巧妙地借用历史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既定历史定位、评价的事件,以及已经形成标签、符号的人物进行创作。每一个故事又尽量深入浅出,用丰富的细节把大事化小,以陌生化的方式,平民的视角体现出以陈树湘为代表的平凡革命者坚定信仰成为英雄的历程。

  《忠诚之路》的事件多而不杂,对白精简生动,观众通过以往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参与角色塑造,这是戏曲写意性在现代戏创作中新的运用,既不同于西方戏剧的审美,又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性不一样。西方戏剧更在意的是观众的真实体验感,更强调的是: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希望、祈求和动作……观众是“第四堵墙”的存在,窥探剧中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性往往体现在通过一桌二椅、脸谱、水袖以及程式化的动作在表达场景、情绪、身份中的美学追求。而盛和煜是用大写意的、点到为止且惜墨如金的手法,营造出“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的意趣。

  微观笔触,精准表现生活细节

  编剧对笔下人物有精准的定位、深刻的理解,在宏观事件中用微观的笔触表现出十分精准的生活细节,以符合观众对熟悉的人物的联想和期待。

  拿毛泽东的塑造来说,一出场便带着标签:一句“我们春伢子的革命目标蛮具体啦”,便将毛泽东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泥腿子”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出来;躲水塘逃民团、提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决定举行秋收暴动、主张打出共产党自己的旗帜,熟悉的事件通过毛和陈的交流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湾改编——通过余洒度和陈树湘的激烈冲突,引出毛泽东对“支部建在连上”的肯定,也表达了他的主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此处又有一个金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冒得办法了!每个人的追求和信念不一样,有的人注定只能同行一段路,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领袖的智慧和豁达,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大柏地——政治家、军事家们在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各抒己见,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编剧巧妙地安排陈树湘从军事“小白”的角度,说出一个最质朴却又势在必行的道理:非打不可。如果按照西方戏剧理论,必然会有人对此处的逻辑提出质疑,首长们商量作战计划,岂是小兵能听到的呢?但我觉得在戏曲中,这样的虚构和写意恰是可以的。

  随后,毛泽东亲自组织了这场惨烈的战斗,即便是胜利了他还是说:这样的战斗,只此一次!这是一个伟人对群众的承诺,对自己的自信。果然,全军上下的忠诚和勇敢打赢了这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的战斗”,从此第一、二、三次反“围剿”都取得了胜利。

  古田——这一场戏,在历史事件上也只是寥寥数笔,却进一步强调了毛泽东、杨开慧对陈树湘的影响,是陈政治上成熟的转折点。尤其是陈树湘和杨开慧的隔空对唱,从侧面勾勒出政治家的爱情,以及毛泽东牺牲小我、小情的大义。关于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一切,观众多多少少都是知情的,因此,此处即便没有剧情的铺垫,杨开慧对爱人的细腻和体贴不但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还恰到好处地温柔缓解了全剧过于硬朗的气氛。

  合理虚构,鲜活了模糊的英雄身影

  陈树湘没有后人,留下的文献资料极少,连一张照片都没有,这对于人物题材的创作是个大难题。只是那个年代的动荡和艰难,那一场场战斗的决绝和惨烈,那群模糊了身影的英雄又是那么真实地存在过……如何在“命题作文”的基础上用古老的剧种来完成艺术的转换?

  人和历史的关联性是全剧紧紧抓住的戏核。作为普通人,关于他的家乡、家族、情感、女人、恩人、朋友、战友……在大时代背景下编剧给予了合理戏剧性虚构。族公公老早就给他定了亲,可是这个娃却“带着乡亲们搞农会去送死”。年少的他眼见“搞农会才快活了几天”的三爹被枪杀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心底的绝望、噬骨的仇恨和强烈的求生欲,就是无数像陈树湘这样的娃娃从懵懂走向革命的初衷:穷死、被压迫剥削死不如图个快活,那就跟着共产党干吧!有了这个原始动力,遇到恩师杨开慧、毛泽东投身共产党、坚定信念:从“天天吃上腊肉”的具体革命目标到三湾改编时的迷惘;从怕女人拖累他前进的步伐而逃避逼婚,到因为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怕辜负翠妹子而拒婚;再到担任红军34师师长带兵杀敌、对马七七的关爱;忠诚、信仰一步步累积,最后爆发在断肠明志的壮烈牺牲。

  在人物塑造时,编剧没有特意放大任何特征、没有聚焦特写,在许多大人物、大场面的铺排中,陈树湘只是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最后一刻我们却能看到这个小人物成为巨人,擎起了民族的希望。这种颠覆性地塑造一号人物,必须是胸有丘壑的编剧才能做到如此四两拨千斤。

  在艺术效果上,陈树湘和毛泽东、朱德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毛、朱的形象在各种文献资料、文学影视作品中大家都很熟悉了,因此三言两语便能让观众找到共鸣。陈树湘却是陌生的,观众在看戏时或许无法将碎片化的情节拼凑出家世背景、成长经历十分完整的人物,却能从中看到我们父辈、祖辈的影子,从而产生“共情”,自然也不会去纠结此“陈树湘”是不是彼“陈树湘”了。

  《忠诚之路》看似写了一个人的成长,却是很多面的,有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蕴。它在选材上大开大合,散文般的结构,让陈树湘在历史上原本模糊的身影鲜活起来。如果说伟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陈树湘代表的则是那个热血奔涌的年代里许许多多在革命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红军战士们,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大多数人,是鲜红的底色,正因为他们的忠诚和前赴后继的牺牲才成就了革命的必然胜利。


责编:龙文泱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