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着力上好“三堂课” 培养新时代好青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02 16:41:12

曾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高校作为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给青年学生上好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三堂课”,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矢志担当作为上下功夫,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着力上好思想政治课,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有志青年。引领青年就是引领未来,塑造青年就是塑造未来。高校应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着力提升政治引领力、价值观塑造力,引导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爱国、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高校教师须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学校、社会、家庭应共同努力,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精心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以青年的语言讲述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吸引青年。当前,应着重通过主题团日、微党课、微宣讲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筑牢信仰之基。

着力上好专业知识课,培养博学多才、本领过硬的有识青年。青年时代风华正茂,最需要通过学习来长本事、增才干。高校是汇聚人才、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要引导学生紧跟时代要求,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21世纪以来,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时代对广大青年的“硬核”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优化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打牢知识根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高校应当为学生搭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综合平台,实现“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并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加以培养,从而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和创造力,培养造就更多博学多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青年,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着力上好社会实践课,培养知行合一、矢志担当的有为青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激荡,新矛盾和旧问题彼此交织,我们面临的风险和考验越来越复杂。高校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记党中央嘱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堪当大任、展现担当。高校应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结合所学专业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了解社情民意的同时丰富学识,在社会大课堂中锻炼成长、磨炼成才。比如组织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聚焦乡村振兴主题,走进田野乡间,带着问题调研、带着思考实践,通过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进一步明确人生奋斗方向,努力成为栋梁之才。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编:周泽中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