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丨歌“山乡巨变” 颂“精准扶贫” 唱“百姓心声”

  湖南日报   2022-11-04 08:12:49

编者按

2022年11月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9周年之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员会、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十八洞村举办了“苗寨欢歌”十八洞村主题歌会。12首具有独特视角和创意的原创歌曲接连唱响,歌颂新时代苗家儿女的新生活,呈现了一场热烈欢快的视听盛宴。湘江周刊特摘其中部分歌曲的评论,以飨读者。

陈善君 胡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苗寨欢歌”十八洞村主题歌曲创作,聚焦精准扶贫首倡之地,探寻首倡之为,歌呼首倡之声,以歌传情、以歌立传、以歌代言,用心用情用功唱响一部中华民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壮歌。

11月3日,“苗寨欢歌”十八洞村主题歌会在十八洞村唱响。省文联供图

以歌传情,唱出古老苗寨日新月异的“山乡巨变”。古老苗寨焕新颜,苗家儿女唱新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使得“穷山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吹散了千年贫困的云烟,翻开了大地巨变的画卷”。故而新时代新“山乡巨变”是“苗寨欢歌”十八洞村主题歌曲的主基调。《春风从苗寨吹起》以春风为喻,以男女对唱形式,以湘西苗族高腔为变奏,艺术再现和深情讴歌了“风起十八洞、潮涌全中国”的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路上的变化。《春暖十八洞》叙事和抒情结合,兼顾艺术性和流行性,平衡民族风和现代性,层层递进,抒写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治国理政方略,暖了苗寨、暖了大地、暖了湘西、暖了神州。《中国新地标》领你在昂扬旋律中“回望韶峰”“翻过西柏坡”“走来十八洞”,在这里“又把奇迹看见”“再把幸福兑现”,生动形象诠释出“昔日穷苗寨、今天新地标”的巨大变迁。《好想给您带个信》以花垣苗歌为表现形式,以脱贫人为主人公,质朴真诚地讲述由脱贫致富走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故事。感情真挚、自然、充沛是这批歌曲的共同特点。

以歌立传,唱响脱贫攻坚的制胜方略“精准扶贫”。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八洞,自此蝶变,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春风里奋力飞翔。《从小村出发》小切入中见大广角,近场景中显远视野,通过民谣与流行结合的形式,热情赞颂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从而引领千万贫困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金光大道”。《你是那摇篮》采用民歌童谣元素,以明快节奏,朗朗上口的旋律,唱出“首倡之地”的“首倡之为”,用“好声音”绣出新时代的“红地标”。《一步千年》采用大乐队、大制作,在中西结合中突出湖南元素,在雅俗共享中形成情感共鸣,艺术展现精准扶贫方略的巨大作用。以“好声音”唱响“好方略”,“苗寨欢歌”十八洞村主题歌曲为新时代党的精准扶贫方略、政策点赞、存史、立传。

以歌代言,唱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百姓心声”。党的好政策、好方略,使我国成千上万贫困家庭摆脱贫穷的羁绊,走上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唱支山歌给党听”,鲜花献给“领路人”。《一声“大姐”》曲式明快简洁、歌词通俗易懂而富于哲理、金句迭出,以“大姐”视角,描绘总书记与老百姓围着火塘问寒问暖的生动景象,反复咏叹苗家儿女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你在我们心间》以十八洞村普通村民的口吻,亲切的语调、流畅的旋律,生动、深情、细致地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的诸多细节故事,反映了十八洞村民脱贫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大改善,倾诉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思念和对党的感恩。《那一天,这一天》以“时间”为观察和表现的角度,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艺术地讲述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实施精准扶贫后“每天都有变化”的历史境况。《那一天,您到来》主要通过苗族音乐的现代转化,男女歌手多人领唱,交响乐队有机结合的合唱队伴唱,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到来的各种细节、场景,以及给苗寨带来的幸福、欢乐。这些歌曲不管是以“一个人”,还是以“一群人”的身份“代言”,代表的是全国千千万万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心声”,这也是这批歌曲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之所在。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亦见“苗寨欢歌”十八洞村主题歌曲创作的责任担当。

曲随时代,歌由心生。为十八洞塑像、为精准扶贫立传、为老百姓代言,“苗寨欢歌”十八洞村主题创作歌彰显出原创之美、价值之善、情感之真、艺术之质,共同交织成“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激昂旋律。(作者单位: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您把我们当亲人,我们把您当恩人”

施俊杰

由青柯、老高作词,廖洪立作曲、红叶组合演唱的歌曲《一声“大姐”》,既有“烟霞气”,又有“烟火味”,用温暖的话、甜美的音、动人的情表达感恩的心,成为来自精准扶贫首倡地的“中国好声音”。

感人泪点:独一无二的“大姐”视角。歌曲根据真实故事创作。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时,亲切地称贫困户石拔三为“大姐”。2021年2月,石拔三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电视新闻中看到总书记时,深情感叹几年不见,总书记头发花白了。作者选择独特视角,把总书记与大姐的故事用歌曲呈现在舞台,直抵人心。

最大亮点:朴实金句的动人“歌眼”。金句是一首歌的歌眼,也是整首歌的灵魂。这首歌中,金句“您把我们当亲人,我们把您当恩人”朴素又深刻,极具标识性和主题性。它从“亲人”与“恩人”的关系出发,反映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流露出石拔三的感恩之情,唱出乡亲们“没有总书记哪有苗家人的今天”的心声。歌曲把金句作为副歌的核心和结尾反复咏唱,形成高潮,更突出效果。

鲜明特点:诗情画意的歌词语言。歌词直白朴素,生动形象。“诗情”,是善用传统诗歌的比兴手法,寄托感情。“一声‘大姐’情意深,好比春风暖人心”,把“情意”比喻成“春风”。“树高千尺不忘根,我们永远跟着您”,把“不忘根”作为“不忘恩”的起兴。比兴抒情,自然顺畅。“画意”,是借鉴传统山水画的写意手法,勾勒画面。“山高路又远,情浓地不偏,您带阳光进苗寨,火塘旁边问冷暖。”短短几句,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渐渐定格。歌中有诗、诗中有画、画外有音,文字不长,情深意长。

新颖看点:温暖深情的民通风格。歌曲的作曲、演唱与歌词的思想、情感和风格有机统一。歌曲采用律动感强的六拍子、小调式,用新兴的民通唱法,有湘西特色,又有通俗元素。红叶组合甜美和谐的音色、美妙丰富的和声、浓郁湘西特色的曲调,再配合悠扬的器乐,珠联璧合,切合歌曲的感恩主旨,戳中观众泪点,增强歌曲表现力和感染力。

集成优点:“自带流量”的村歌民谣。这首歌有十八洞村的影响力,一声“大姐”的知名度,易于传唱的金句,通俗易懂的语言,亦民亦通的大众风格,红叶组合的明星效应,让歌曲或将“自带流量”。歌曲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这首歌,具有鲜明的十八洞村基因,可作为十八洞村村歌,成为每年吉客(感恩)节的保留节目。歌曲有广泛的社会价值,相信能从十八洞村出发,走向广阔天地。(作者系省文联网络文艺发展中心编辑,网络作家)

一步千年换新颜

谌蕾

精准扶贫使近一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是新时代一步千年的伟业。以“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为关键词,众多艺术家创作出了一部部把握时代脉搏,记录下中国新时代辉煌历程的优秀作品。其中,由鲁小平作词、邓东源作曲的歌曲《一步千年》令人印象深刻。

《一步千年》歌词采用言前辙,文笔流畅、以比兴手法开始,第一段歌词开头由景引入“那一天云开雾散,那一天水笑山欢”,第二段歌词开头富于生命力“那一天百鸟齐鸣,那一天和风拂面”,在抒情性把控之后,后续歌词兼具叙事性“那一天你大步走来,走进十八洞走进我们心间”“那一天你挥手指点,精准扶贫传遍万水千山”。歌词不长,却耐人寻味。之后进入副歌部分“记住那一天,啊,大地被唤醒,神州换新颜,历史开新篇,一步越千年!啊,一步越千年!”,在系列连续的五字句排比中,每句包含一个动词“唤醒”“换”“开”“越”,情感逐层递增,道出“精准扶贫”创举的伟大意义,巧妙实现点题。

“那一天”在歌词中出现了七次,在歌曲中因有反复处理实则达到九次,高频使得该词在整首歌词中有了词眼的分量。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的那一天,在这里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指明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正是“那一天”开启了“一步越千年”的壮举。

《一步千年》由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音协主席邓东源作曲,军旅背景出身的他选择大气磅礴的音乐形象来诠释歌词,以男女美声领唱,交响乐团伴奏,合唱烘托,饱含作曲家对祖国、对新时代伟业的热爱与赞颂之情。作曲家有很多巧思,有时似乎是种藏不住的情感迸发,比如高频词“那一天”的旋律,让我想到《把一切献给党》的第一句歌词前三个字也是“那一天”,比较两首歌的第一句旋律虽然节奏不同但是音高非常接近,不论作曲家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从接受者的角度,非常愿意看到这样的隐形关联。歌曲《一步千年》副歌部分,是作曲家高昂情感得以抒发的地方,也出现了全曲最高音、几次大跳。全曲最高音第一次是出现在“神州换新颜,历史开新篇”处,最高音连续四次密集出现,体现作曲家对中国共产党伟力的赞颂之情。

总之,歌曲《一步千年》以新颖而具有概括性的标题捕捉到人民的共情,以明确而富于诗意的文字语言讲述具体的故事,以大气而富于国际视野的音乐语言抒发真挚的情感,以思想性与艺术性双赢的面貌歌颂一项影响世界的壮举。(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思想融入艺术 唱响人民心声

尹晓星

《好想给您带个信》由金沙作词、孟勇作曲。作品抓住思想是艺术之灵魂,将思想形象化、情感化,讲述新时代苗寨巨变的故事,艺术彰显精准扶贫方略的思想伟力,赞颂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深厚情怀。该作品出奇制胜,思想融入艺术,唱响了人民心声。

金沙从百姓肺腑中深掘本真,以饱蘸时代意蕴之笔为民抒情。他长期深入十八洞村体验生活,听闻石大姐总说期盼总书记再来十八洞看看,由此引发创作灵感和激情。

歌词蕴含深刻哲理。如艾略特所言“意识的形象化”。歌词质朴真切,“花满山,果满山,荒山变成了金山和银山。红灯笼,红对联,家里每天都像过新年。”“石板路,柏油路,大路连接着门外和天边。老木房,新木房,火塘边上总把故事传。”形象地将村寨巨变抒写后,从心底深情呼喊:“是您为我们送春风,苗寨处处换新颜。千年贫困断了根,小康日子越过越香甜。”在词章黄金分割点即情感抒发的巅峰上,审美精神升华出“好想给您带个信,盼您来看看我们的新家园。好想给您带个信,您的恩情我们永远记心间。”言简意赅,却又入木三分。

歌词立意精巧角度新,语意语势亲和、朴实、平易,结构均衡对称,节奏错落有致,语态情调刚柔相济。艺术表达着重“形态”与“神态”,在形神兼备中彰显主题思想情感化与形象化的“神”之本质——民本情怀人文之思的美学意蕴。

在音乐创作上,孟勇以当代视角立足“本来”放眼“未来”,以生动鲜活完美的形象,打造可唱与可听的歌调。

孟勇提取花垣苗族民歌中地域性与可塑性强的素材为音乐主题动机,以重复、模进、倒影等凝练、简洁、质朴的旋法,“为我化用”于陈述性乐段与咏叹性乐句中。唱、听此歌曲,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启发,也增强了历史自信、坚定了文化自信。

音乐的曲式结构以情理思维为主线,以三个层次对比突出主题。整首歌曲可看成两部曲式,也可视为三段体结构。淡化与突破曲体,意在音乐韵律动态、意脉于情理上生发思想与艺术交融的境界魅力。这种以情感化为发展主线结构音乐的情理思维,科学艺术地交融于歌唱性与抒情性。

音乐的旋法高超,为便于传唱,音域与音程跨度平易近人。苗歌素材的“化”用,“形”似而“貌”离,在“重塑”后“扬我之须眉”。气度非凡地运用调性调式色彩对比,如“7”音妙用;其旋法注重词曲结合,力求穆耳协心。音乐虽是单旋律写作,然始终以多声思维“运斤造境”。高潮乐句“兴奋点”与“闪光点”立体性形成与交响性彰显,令唱、听者心潮澎湃,感人至深!(作者系湖南省评协音乐评论委员会主任)

登高望远天更阔 福地洞天起欢歌

吴修林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入湘西、上苗寨,茶话桑麻间,精准扶贫定方略。九年后的这天,笔者一路向西,寻梦十八洞。一场载歌载舞的主题新歌会,在苗寨院坝里与村民游客“举杯同庆二十大,欢歌共祝新征程”,共抒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全场音乐会乐舞之演绎,美不胜收;情怀之表达,恰如民众心声。其中,湘籍音乐家何沐阳创作的《你在我们心间》,融叙事写意抒情于一体,“诗情画意”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首讲述伟大瞬间的“诗”。歌曲开篇将指点江山的宏大主题,以诗意叙述娓娓道来。四乐句的前小段唱的是您不顾山高水长来到我跟前的暖心喜悦;接下来的平行段写的是拉家常、话桑麻间锚定精准扶贫。伟大的瞬间,在生动画面和亲切声音中,用温馨陈述,开启了歌曲的呈示段。一段引子前奏的音乐后,歌声响起时音乐主题动机“mi-re”两个音反复地二度徘徊,和接下来乐句的下二度模进,所表现出的如影随形,更将领袖与人民的鱼水之情予以音乐解答。

这是一片发自内心感恩的“情”。歌曲在第二次再现的A大段中,以相同的音乐旋律,表达“我”对“你”的千里思念。前小段“我”多么想唱一首歌、想绣一个思念荷包,来表达饮水思源;后小段“我”多么想献上心里的话,想来告诉“你”我们如今的幸福。这朴实而生活化的语言,将“我”的思念与感恩,描绘得像高山溪流一样清澈清纯、沁人心脾。

这是一幅绘就未来美景的“画”。歌曲在两次出现的B大段中,以青山笑颜和霞光满天擘画出一幅“你”的光辉形象和歌曲主题“你在我心间·山乡巨变”。音乐平行重复的后小段,从对那一天的回望,转折到后来在千言万语嘱托中,日复一日的美好明天。全段以真实的场景、人物、时间、地点,唱出人民领袖绘就的美好蓝图。B段音乐与歌词的完全重复再现,使全曲的中心主题得以深化。

这是一份心怀“国之大者”的“意”。登高望远天更阔,福地洞天起欢歌。今日深情的一首歌,只为抒怀人民的真情表白与感恩致谢;那天暖心的一席话,映现出人民领袖的初心使命与谋略,更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正应验南宋诗人洪咨夔所云:“云车风马去,福地洞天空”。看今天,往昔理想与今日现实已同频,大好江山与人民百姓正共舞。

风起十八洞,福泽润九州。我们的扶贫大攻坚与山乡新巨变,就映现在今日苗寨十八洞和千千万万个“十八洞”的欢歌与鼓舞中。正如尾声高潮所唱:“春风浩荡里,山河已是锦绣新画卷!”(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春风吹山寨 温暖大中国

陈珂

词作家唐生瑜、作曲家蒋军荣合作的歌曲《春暖十八洞》,歌词朴实、旋律温暖、情感真挚,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作品是一首叙事性、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融为一体,暖心、动心、入心的作品。

歌词紧扣主题、朴实暖心。歌词百余字,字字含情、层层推进,突出词眼“暖”字,可见作者布局谋篇的苦心与炼字功力。歌词以“播春风”“同心圆”切入,围绕“春暖”从“那天亲人来”到“今天乡亲念着您”深情回顾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的情景,从“问寒暖”到“问收成”体现总书记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把精准扶贫的春风从苗寨吹到江南塞北,展现祖国春潮涌动、喜讯频传、暖意融融的动人画卷。从“暖透百姓梦”到“圆了千年梦”,抒发全国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后的自豪感与幸福感,以及对党的感恩之情,真诚朴实、亲切生动。

旋律温暖舒适、动人心弦。歌曲曲式结构为两段体,引子突出调式音列的特殊色彩音,具有鲜明苗族地域特性。加上衬词伴唱的表现,如春风拂面,吹到边远苗寨,吹进十八洞村村民心里。当欢乐热烈的前奏响起,较为紧凑的节奏型和欢快的节拍律动呈现的音响效果,奠定歌曲表达的色彩基调——暖色调,引出主题——感恩。用旋律呈现出十八洞村民奔向小康后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主歌和副歌布局讲究,情绪层层递进,衔接自然,具有很强画面感。主歌以弱起的创作手法,强调歌词中重要的部分,如亲人、乡亲、扶贫、喜讯等,描绘了总书记与十八洞村民亲切交谈的画面。副歌从正拍上起,在调式调性上发生变化,与主歌形成对比。歌曲中,纯五度的旋律音程贯穿始终,听感上温暖舒适、空灵广阔,是整首歌曲的核心要素。

编配独具匠心、演唱“声”入人心。一首好的作品光靠词曲作者的创作是不够的,更需要编配和演唱的二度创作,才能将主题、意境、风格等展现得淋漓尽致。编曲的巧妙设计,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民族气质,温馨和大气兼顾,传统与时尚交融。前奏运用苗族特色乐器,音响色彩温暖明亮,搭配欢快的前奏旋律点明音乐主题。主歌使用苗鼓,让人情绪高涨,展现一幅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美好苗寨画卷;电声乐器的使用,使歌曲更时尚动感。弦乐、架子鼓和竖琴等西洋乐器,流行音乐的节奏,让歌曲大气盎然、有国际范。

歌曲演唱者,使用民族与通俗结合的方式,把歌曲的叙述感和亲切感表达得真挚感人。同时,引子和前奏还加入人声伴唱,使听感更丰富,遂使歌曲音乐在黄金分割点上形成高潮。(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责编:张双爱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