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丨吴穷诗说二十四节气·小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28 17:17:23

【好声音】


【美文

一片飞来一片寒,当秋叶落尽,雪花飘来之时,真正寒冷的冬天也就开始了。

中国人的哲学思想里,天地万物的存在,都是阴阳交合的结果。到了小雪节气,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阴阳分离,彩虹也消失不见,万物肃杀,天地闭塞而成冬。此时不宜去追求利禄荣华,于是,新火煮酒,赌书泼茶,围炉夜话,听窗外雪花悄然落下。

温暖的南方,离雪花飘落其实还很远。虽然气温也急剧下降,可是风还没长指甲,湖边或者坡上,白了头的芦花就是江南的第一场飘雪。

欢迎收听好声音诗说二十四节气系列第十六期:小雪,芦花风去远,离人何时归?

芦花,并不是芦苇开的花,而是芦苇种子上丛生的绒毛。被霜风逼干了最后的水分,小雪时节,茫茫苇场,叶灿似金,花白倾城。

坚韧温润的芦苇不止是诗情画意的荻芦夜雪、一苇渡江,古人将芦苇茎里的薄膜制成灰,放入十二乐律的管内,置于特设的密室木案上,那是古代候验节气的器具——灰管。《红楼梦》中说“葭动灰飞管”,据说到了不同的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动。我有点儿疑惑,小雪节气,用以预报时节的葭灰,是从十二乐律玉管的哪个孔洞自行飞出的呢?

“芦花装被暖”,在明朝之前,棉花还没有成为普通的御寒用品时,冬天的御寒衣被,里面的填充物就包括了芦花。芦花的保温效果,虽然远远及不上丝、棉、羽绒和兽皮,但芦花为絮,是古代平民的一种常态。芦花之暖的温柔,想必也在他们接受的范围之内。

“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因着这份温柔,明月映照下的千倾芦花,才读懂了陆游的人生蹉跎。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失去了挚爱唐婉,失去了个人幸福,青年陆游用什么理由全力以赴地生存?

北上抗金,收复中原!面对不能恢复的完整的内心,他全力以赴地要恢复这个国家的完整。

比岳飞小 20 多岁的陆游,虽然一生和岳飞并没有什么交集,虽然在他的年代,官方舆论上,岳飞还是意图叛国的“乱臣贼子”,但出生望族的陆游,精神世界却与岳飞高度相似:他热血奋勇,忧心家国,熟读兵书,擅长剑术,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四十八岁还在秦岭 打死过至少两只猛虎。

绍兴二十三年,陆游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却因名超权相秦桧之孙而被秦桧所嫉恨,直到绍兴二十八年,也就是秦桧死后三年才得以初入仕途。此时他已是虚岁三十有四,担任的又多是文职官员,这于陆游的志向大相径庭,但他依旧抓住一切机会上书北伐。

孝宗乾道八年(1172),四十八岁的陆游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机会,到西北重镇 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军事参谋,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这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军事实践。

投身军旅,陆游相信自己有了施展抱负的天地,他草拟了北伐战略《平戎策》,上疏朝廷,希望能够整饬吏治, 兴兵北伐。但很快,《平戎策》被朝廷否决,陆游所在的军队幕府 也被解散。

在离开边塞的时候,陆游一定是怀着终有一天还要回来的梦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他在一生的诗词作品中 反复吟咏那段军旅生涯,即便后来英雄迟暮,“身老沧州”,他的梦中还是天山脚下的貂裘战袍、走马扬鞭。

想做的事无论怎么努力总是做不成,而担心的事,无论怎么设法, 却只能看着其一步步到来。直到生命终结,陆游没有等到再次投身军旅的机会,每每梦里惊醒,怎能 不潸然泪下?

更多时候,这个流传下九千多首诗的高产诗人,其回天乏力的痛感,其收复中原、以身许国的英雄梦 和赤诚心 只能在诗歌里安放;

就如同,更多的时候,他对发妻唐婉的想念,对被母所迫、休妻再娶的追悔,也只能在诗歌里安放一样。

探究陆游悲怆的人生,抛开时代的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在协调各方关系的时,才华卓著的他,并不全然懂得如何团结、安抚、协商,如何抗争、妥协、促成。这种种人际能力,他在简单的家庭中都做不好,在进入复杂的官僚体系,与各色人等相处的时候,又如何能做好呢?

“人生念念皆堪悔。”84 岁,发白如雪,陆游最后一次重游沈园, 作《春游》绝句:“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那时,他老得即使唐婉复生,也很难认出他了。但他依然在梦中痛彻心扉,不肯醒来。

第二年,陆游去世,临终前,他惦念北方的国土,写下绝笔诗《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佳人早逝,事业未成,穷尽一生,陆游终究没能成就他之努力想成为的人生。

佛家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生于尘世,人生的错过、不如意和无可奈何,多到佛家也无法眷顾。

我们要如何才能救赎人生的痛苦?生命中累积的漫天飞雪,都能在春天融化成流觞曲水吗?

【创作谈】

中国古代学者根据四季更迭,将太阳周期换为基本等长的二十四个时间段落,设立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

他们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依循节气安排起居饮食,也安排煮酒、簪花、焚香、苦读的雅致生活,那些质朴拙趣的日常,渐渐演变为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式生活艺术,成为了所有中国人诗意空间的一部分。

时光闪过的那一刻,偶然发现,节气也还承载着悲春伤秋的古代文人,他们的人生际遇、脾气秉性、诗文创作和节气是如此密切贴合。

于是,就有了《诗说二十四节气》的系列文字。

这是文字对节气的馈赠。


吴穷,岳阳市华容县职业中专高级讲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岳阳市中小学语言文字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

2022年11月22日《岳阳晚报》报道版面图。)


作者/朗读者 吴穷

策划/刘永涛 责编/徐典波

音频制作/韩苗苗


联合出品

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

岳阳晚报社

新湖南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刘永涛

责编:徐典波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