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名家同席论道,“求阙斋”历史文化馆案名首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06 19:28:05

11月4日晚,由长沙建发养云举办的《湖湘名家文化沙龙》举行。唐浩明、郑佳明、朱汉民、陈松长四位湖湘名家,从千年湖湘文化的历史渊源,到长沙城脉的发展演变,为这片城芯文脉之地,赋予了精彩生动的讲解。当天,园林内打造历史文化馆——【求阙斋】案名首发公布,将于11月中旬正式开馆。

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岳麓书社顾问唐浩明,是名著《曾国藩》的作者,更是曾国藩文化研究的权威。他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曾国藩家书,做了精彩的讲解:“曾国藩家书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精神的传承,是对自己人生智慧的总结与精炼,并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孜孜不倦的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递给子孙,寄希望后世子孙做一个读书、明理、知君子的好人,这对如今家庭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故事湖南》主讲人郑佳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学家,深谙湖湘历史文化故事。他谈到了长沙城市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一个是汉代建立长沙国,一个是宋代城市扩建,奠定了长沙如今的城脉。长沙人对城脉感情深厚,建发央云所在区域,文昌阁、西园北里等文脉云集、商贸兴盛。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是湖湘学派的研究专家。他认为,湖湘文化起于唐朝而兴盛于两宋,“湖湘”并不是地理区划,而是人文地理概念。源于湘江与淄水流域,两宋时期随着政治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特别是周敦颐、张载等一大批天才名人的出现,让湖湘学派得到较好的传承,并逐步形成湖湘特色的“今文经学”理念,为后期“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沙龙盛会中,四位教授充分表达了对于长沙城市与湖湘文化的理解与观点,并同参与的观众及嘉宾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探讨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当代表达。

长沙建发养云位于长沙老九门北门,与五代马楚宫廷园林会春园共脉同源。项目以传递湖湘文化为己任,保留了大量的湖湘文化元素,如《沁园春·长沙》的木雕版画、湖湘名人左宗棠真迹手稿等。为了进一步传承湖湘文化精神,特在园林内打造历史文化馆——【求阙斋】。名称取自曾国藩名言——于万全之时求阙。求阙,意为求缺。世人均求圆满无缺,而曾公自我警醒,盈满则缺,事求长远。牌匾由陈松长题字,岳麓书院、杜甫江阁牌匾雕刻者巢雄辉篆刻。

据介绍,长沙建发养云立足千年城脉之地,集岳麓湖湘文学大家观星而养云。以宋韵新中式与岳麓书院同辉,以湖湘文化著写城芯文脉新篇章,重塑长沙文化之根。立足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打造大国新时代下长沙人文地标的城市名片。求阙斋历史文化馆,将于11月中旬正式开馆,届时广大市民可亲赴现场一览风采。

(一审:张云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张云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