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学霸周威:科创逐梦 直博浙大

  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23 10:50:10

周威,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卓越班)2019 级本科生,在校成绩优异,科创成果丰硕:他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已授权或公布专利 7 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大创3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二等奖、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5项、校级奖项8项;两度获得国家励志及校一等奖学金,获各类奖学金与荣誉称号11项。现已成功推免至浙江大学直博。

少年兴趣,萌发创新之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威在少年时代就对科技创新产生了兴趣。小时候,他爱看科教频道的《我爱发明》,还会利用家里的工具复现电视中的发明装置简易模型并思考其中原理。

中学时,他把物理教材里有意思的实验逐一“玩”了个遍,酷爱制作电动机、发电机、蒸汽机、水火箭、遥控汽车等玩具。赶集时,他会跑到家电维修店蹲在师傅旁边偷师学艺,或者待在新华书店翻阅《教你玩转电子制作》之类的书籍,村里人遇到电器小故障都爱找他帮忙。

高中时,他观看了《大国工匠》以及讲述钱学森、孙家栋等科学家故事的纪录片,科学家们的先进事迹令周威十分触动,他梦想今后能像先辈们一样参与到大国工程制造国之重器。高考完,他开始学习制作遥控航模翱翔蓝天,借用邻居家的破旧台式电脑学习 C 语言和单片机编程以及利用 Altium Designer 进行电路设计。

这些基本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那些年“瞎捣腾”练就的动手实践能力都为他大学期间进行各类科创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自我管理,平衡科创与学业

相信每一个看到周威同学精彩履历的人,都会很好奇:如何在保持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同时,产出这么多亮眼的科创成果的?

他说:“无论如何学习都应当放在第一位,大一大二尤其要保证自己的学业成绩。周一到周五上课要全神贯注认真听讲,课余我们可以都用来复习当天老师的授课内容,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要适当准备四六级。”

“周六周日以及没课的工作日可以用来准备科创竞赛,尤其是要利用好寒暑假的时间,完成大部分的工作内容,开学后就只要进行完善和补充工作了。”

“当然这两者之间不乏发生时间冲突,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进行时间的分配,优先完成紧急且重要的。”

对于大三这一关键之年,他强调:“大三学年的课程少一些,但是竞赛多,压力大,要认真上好专业课,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可以用来准备参加竞赛。竞赛有很多繁琐的事情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越繁忙我们越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把一些时间节点列出来做一个大致的规划,近期的待办事项记下来放到一个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

埋头赶路,追逐梦想的星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熬夜写报告、在有限的时间内拍摄视频、一次次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科研这条道路上,亮眼的成果背后都是奋战的汗水和坚守的黑夜。

“面对‘最后期限’临近,而第一版作品还没有成型,心中火急火燎又十分绝望,可最后又能梦幻般地‘柳暗花明’。”在科创竞赛中一次次的“绝地求生”让周威难以忘怀。

为了加快项目研发进度和节约经费,大二暑假,他在实验室打地铺住了一个多月,不断完善智能图书馆项目并撰写发明专利申请书;大三,为了准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除了上课他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画PCB、学习电路拓扑原理、调试电路,每天归寝已是凌晨一两点,在实验室通宵达旦成为常态。

大三下学期,他带领团队成员并线主持研发 3 个项目,同时为 4 个竞赛做准备,他时常凌晨两三点将写好的申报书或 PPT初稿发给指导老师李月华,早上收到修改意见后继续一遍遍打磨材料。

“在科创竞赛的道路上,我非常感谢自己能够遇到很多优秀且负责任的指导老师,同时也感谢那一群能够陪伴自己坚持不懈的靠谱队友。”周威对此总是常怀着感恩之心。

勤于思考,插上创新的翅膀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梦想成真,惟有实干。周威同学发明专利的背后,是他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的观察和思索。

大一,周威经常去图书馆,每次在找书籍时总感觉有点麻烦,想着要是有个机器人直接把书送到手里就好了。有时图书馆没有自习的位置,于是他又想着要是书架能装更多的书,把空间腾出来就好了。有想法就行动,图书馆智能取还系统的研发工作就这样开始,后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由于我一般早出晚归,洗鞋子还需要中午专门回寝一趟有点麻烦,我想着要是有一台全自动洗鞋机就好了。经过一番调查,市面上已有成品,创新点只能放在省电节水全方位上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设计出来一款超声波节能洗鞋机,并完成3D建模。可是当制作实物时才发现很多问题,结果这个项目只好暂停。”

“我在上网调研时看到了一个空气取水机的视频,深入了解一番后发现在戈壁、海岛、沙漠边防哨所等偏远地区,饮水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空气取水方式又普遍具有耗电量大的限制,不适用于这些特殊地区使用。后来我提出了一种应用相变蓄热、智能追光聚焦等技术结合太阳能发电的空气取水机解决方案,并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开始实物的制作。”(通讯员 向思博 夏文辉 魏宇文)

(一审:张芷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张芷瑜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