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2-11-22 11:01:47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2日讯(通讯员 汤渝玲 魏姣花 李丽萍 刘金红)11月16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汤渝玲带领科室团队在长沙市清水塘社区开展“慢阻肺基层行”义诊宣教活动,并与社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自2019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与开福区人民政府签订院地共建协议以来,双方在远程医疗、人才培养和分级诊疗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建立了以长沙市第一医院为牵头单位,包括1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城市医疗集团,统筹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通过专家下沉、资源下沉等方式,推动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家住清水塘社区的张爷爷患有高血压病多年,是辖区内“慢病管理”重点人员。义诊活动当天,他和往日一样来到社区服务中心找家庭医生复查。“这两天我咳嗽、咳痰蛮厉害、活动一下就有点喘气不上。”汤渝玲经过详细问诊及评估后,建议张爷爷来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更全面的检查,明确病因。张爷爷在医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后病情很快好转,张爷爷特地赠上亲笔题写的书法作品向汤渝玲致谢。
像张爷爷这样的慢病患者,能够得到系统的管理和及时的干预,得益于长沙市第一医院与清水塘社区联合开展的“爱与陪伴 呵护健康--慢阻肺基层行”公益项目,该项目通过电子问卷调查、简易肺功能检测、义诊咨询及健康教育等方式筛查高危人群,并对高危人群开展后续检诊工作,进而有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和长期随访。
今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托管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诊,派驻高级职称专家担任中心负责人。中心开展了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牵头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定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康复指导、家庭护理等健康管理服务。对于高危特殊的签约对象,医生党员志愿者们实行上门签约,提供电话咨询,给予健康、预防、保健等方面指导。
目前,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主要为基层全科医生以及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儿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产科、骨科等多学科专家。家庭医生团队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居民家中,真正打通服务居民健康“最后一公里”。
心电远程诊断惠及基层百姓
9月13日上午,长沙市第一医院心电远程诊断中心收到一份来自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电图数据,前壁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属于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畴。诊断中心立即联系社区,获悉患者突发胸痛伴大汗半小时,结合临床症状,初步确诊该患者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立即通知该院胸痛中心启动救治绿色通道,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转诊及抢救。
患者到达该院后,直接被送入导管室实施急诊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手术。由于诊断、治疗及时,患者恢复良好。远程医疗网络,让上级医院与各基层医疗单位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快速获得有效信息并及时转诊,促进基层危急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自2019年7月长沙市心电远程诊断中心落户该院,至今已与开福区16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不仅实现常规心电图远程诊断,还包括远程动态心电图、远程动态血压等心电检查项目,累计完成基层心电会诊病例6000余例,报告时间最快为3分钟。
“一心医意 树旗扎根”合作共建医联体
家住通泰街的王阿姨有10多年的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前段时间因急性脑梗死在该院住院,病情稳定后转回通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康复治疗。近日,该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丽萍前往该中心查房,为王阿姨调整治疗方案,并指导基层医生开展规范的糖尿病管理,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慢病管理团队,促进医防融合。
医院16个党支部与开福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为单位,制定个性化基层帮扶计划清单,组建专病专家管理团队,实施“一中心一方案”,打造“一中心一专科”,通过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作、专家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全方位扎实开展高质量医联体工作,增强社区居民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健康开福”建设。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发挥三甲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的公益职能,与开福区卫健局深入实施健康医疗“十条举措”,逐步推进医联体内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模式同质化,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审:尹慧文
二审:鲁红
三审:涂新山
责编:尹慧文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