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当舞之——评民族舞剧《热血当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18 10:07:17

文|吴良琴

算起来,我已经三刷民族舞剧《热血当歌》了。

每一次洗礼,每一次感动,每一次振奋,都感慨万千。尤其今晚,月光如练,云行其间,仔细回味每幕戏、每段舞,竟激动得心绪难平、不吐不快。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国歌》。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荡起一股奋勇向前的家国责任感。为什么要创作《国歌》?怎样创作了《国歌》?《国歌》的精神密码是什么?该剧聚焦《国歌》的创作产生过程,弘扬了田汉、聂耳、安娥等革命进步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舍弃小我,奔赴大我,用文艺的方式积极投入民族解放事业的伟大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该剧充分彰显了文艺人的担当、青年人的觉醒、湖南人的血性,一段段《松花江上》的旋律如泣如诉,一声声“起来,起来”的呐喊振聋发馈,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悲壮激荡的年代,以及特殊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无惧无畏、挥洒热血的澎湃激情。这种个体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觉醒性、使命感,这种历史和民族心灵深处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充斥天地间的正大气象,这种对脚下土地深沉沉的爱,能沁润到每一位观众,每一颗滚烫的心。

最让人称道的,是其鲜明的舞蹈语言。舞剧的核心在舞。该剧通过几位优秀演员的现代化形体动作,包括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技巧能力,以象征性与写意性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手法,形成了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艺术张力。一套套高度凝练的抽象化舞蹈动作,既突出了田汉的侠义、聂耳的率真、安娥的韧劲,又展现了小报童的天真活泼、包参事的阴险毒辣、包租婆的尖酸势力,给予观众差异化的审美体验与无限的想象空间。

回顾该剧的舞蹈呈现,印象最深的有四个片段,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之高能时刻。有最悲愤的个人独舞,田汉眼看南国社被查封,一位位剧社成员被迫害,悲愤莫名,此时他通过一段极富个人色彩的独舞,来展现内心的无比痛苦与愤怒,“如一颗雨后的水珠,悬挂在树叶边缘,身体慢慢弓成一个疑问”(余秀华《孤独》);有最缠绵的双人舞,讨论新剧的田汉、安娥二人,用足扶举、托举、搂抱、追逐等舞蹈样式,彼此如影随形、深情对望,将爱情的甜蜜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段舞“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可谓恰到好处;以及最激荡的三人舞,田汉、聂耳、安娥三人共同创作《扬子江的暴风雨》,通过激昂的舞步、壮劲的肢体动作,展现了革命青年敢于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还有最深沉的四人舞,小报童为了给田汉、聂耳报信,以身为饵,引开特务,被特务枪杀,一段以回忆为主基调的四人舞,特别是小报童慢慢倒行离去的舞步,生离死别,尤为揪心,将剧情推向了一个高潮。

不得不提的是,该剧较为高明的叙事手法。法国美学家狄德罗认为,戏剧的结构和情节要做到自然和真实,情节应该善于节制,“要按照主题需要作出适度的安排,并在它们之间造成一条几乎不可缺少的联系。”全剧围绕如何创作《国歌》这一主线,大量运用“戏中戏”的叙事手法,从历史事件客观反映出来的必然性中展示其内在的美学价值,依次推进,逻辑性强,讲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戏剧故事。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打破叙事架构形态的一元空间,运用多层次、多维度的意境投射出人物的主观情感,生动呈现了田汉、聂耳、安娥三位热血青年的相识、相知、相携的故事情节,特别是田汉与聂耳的关系,田汉与安娥的关系,小报童与田汉、聂耳的关系,有力推动了剧情走向深入。在角色设计上,成功塑造了田汉、聂耳、安娥三个主角,包参事、小报童两个次角等。这些人物关系简洁有力,不是从概念出发的简单图解,也不是对历史原型的机械模仿,而是从他们各自身份、遭遇和心路历程中去生动描绘出来的。剧中人物的行动线、戏剧冲突、悬念纠葛等清晰连贯,既雕刻了人物鲜明个性,又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形成情节叙事与情感叙事相融合,彼此勾连,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此外,唯美的音乐舞美,也令人赏心悦目。音乐是有声的语言,共情的载体。全剧巧妙地串连起田汉所创作的《卡门》《四季歌》《扬子江的暴风雨》等一系列音乐作品,及至最终推出恢宏激昂的《国歌》,及至全场热血沸腾,齐声高唱《国歌》!意想不到的是,该剧还融入了很多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比如开场的背景音乐,就别有用心地嵌入湘剧元素,让人耳目一新,韵味十足;表现东北沦陷时,运用东北秧歌等元素,来凸显人物的地域属性;还有评弹女弹唱的《四季歌》等,江南小调展现出的无限哀愁,一叹三咏,余音难了。同时,该剧突破传统舞美设计,运用了媒体互动影像技术,打造电影质感,从视觉和听觉上超越观众的对舞剧舞台的想象。如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舞段里,为了让观众有沉浸式的观感,巧妙地在投影中添加了放大后的报纸,完成人与影像间良性的互动。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收音机、报纸、演出海报、电影画面等元素,点缀了舞台,烘托了气氛,交代了剧情,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总而言之,民族舞剧《热血当歌》作为主旋律献礼剧,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的优秀舞剧作品。这份精神盛宴,这台歌舞翩跹,既能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热血激荡、审美共情,亦能为我们今后的舞台剧创作提供新的范本、新的样式与路径。

热血赋长歌,长歌当舞之。衷心祝愿该剧常演常新,越演越好,争取收获更大的肯定,晶莹更多人的眼睛。

一审:蔡矜宜

二审:盛伟山

三审:杨又华

责编:蔡矜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