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丨如何增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17 06:49:26

导读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如何增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加快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湖南文化自信自强

李美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推进湖南文化自信自强,须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湖南时所作“湖南文创很有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等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文化创新创造重要历史机遇,实施文创产业优先发展战略,着重通过厚植文化根脉、推进数字化创新、强化统筹协调加快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厚植文化根脉,夯实湖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文创产业因“文”而“创”,根本在“文”。加快湖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须依托底蕴丰厚的湖湘文化资源,精准提炼特色化、时代化、符号化的湖湘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夯实以“文”促“创”基础。

发挥湖湘地域文化独特多元优势,深耕特色化提炼。当前,我省部分地域性文创产业产品存在文化元素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全省各地域文化特色内涵,提炼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精髓,打造标识鲜明的地方文创品牌,提升地域文创产业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开发价值,构建“百花齐放”的湖湘地域文创发展格局。

盘活丰富的湖湘历史文化,推进时代化提炼。湖南要推出更多如故宫文创一样出圈走红、蓬勃发展的文创品牌,须把握好文化发展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充分考虑消费者共时空、共情、共理需求,提炼湖湘历史文化中具有鲜活现实价值和时代性的文化元素,打造更多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有机统一的文创品牌IP。

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符号化提炼。当前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趋向鲜明、简洁的符号化文化体验和精神获得。我省文创产业发展须在深入理解湖湘历史文化基础之上,善于提炼鲜明、直观的标识性文化符号,满足大众审美需求,提升其精神文化获得感。

推进数字化创新,培育湖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业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湖南文创产业应聚焦数字信息技术的研发运用,着力创新文化转码方式、拓宽文创传播平台、转型升级文创产业链,大力培育新业态。

以“数字+内容”创新文化转码方式。依托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数字技术平台,全面运用数字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数字复原再现等技术手段,对湖湘文化开展数字化保护和创意转码,持续推进数字湘艺、数字湘博、数字红色经典、数字实景沉浸体验等工程建设,分类打造一批影响力突出的湖湘数字文创代表性品牌。

以“数字+传播”拓宽文创传播平台。抢抓网络平台破圈引流机遇,充分拓展体量轻巧、互动性强的各类新兴媒介平台运用,推动湖湘文创传播搭乘数字流量快车,提升传播效能。

以“数字+产业”转型升级文创产业链。大力推动湖湘文创产业链中传统业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转型升级,促进文创产业链结构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提升其价值影响力、衍生力和社会辐射效力。

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湖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文创产业关联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和政府、市场、人才等多主体,统筹协调各方定位和关系、营造良性的产业发展生态极其重要。推进湖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注重从政策环境、人才支撑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合力构建更健全的发展新生态。

聚焦政策环境,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为“一核两圈三板块”:“一核”,即长株潭文化产业核心区;“两圈”,即协同圈和联动圈;“三板块”:即大湘西板块、大湘南板块、环洞庭湖板块。在加快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应强化长株潭核心区对环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大湘南地区的引领联动,实现整体协同提质发展;进一步出台引导社会金融投资文创产业的鼓励政策和加强文创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保障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人才支撑,推动产学研联动培养高端复合人才。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大量融合对接文创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应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文创产业创新创意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和平台,形成跨界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梯队,保证人才供给。

聚焦资源整合,建好集聚产业优质要素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搭建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中心的文化创新发展平台,引导新兴文化业态集聚,建立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传播中心等,推进业态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发挥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的集聚创新效能,为湖南文创产业发展赋能、提质、增效。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立足湖湘底蕴,推进湖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王敏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文旅融合已成为转型发展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我省应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建设文化强省、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方向和阶段性特征,用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破解文旅产业发展难题,立足湖湘底蕴,以人文资源为基石、数字赋能为羽翼、品牌项目为抓手,实现文旅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推动全省文旅事业再上新台阶。

用好人文资源,续写湖南特色文旅故事。近年来,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我省着力实施“考古湖南”“湖湘文化保护传承”“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湖湘文物数字化”“湖湘文物主题游径”等文旅融合工程,获得了良好成效。基于此,应进一步将湖湘文化转化为我省文旅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一方面,强化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并激活以楚汉风骨为底蕴的环洞庭湖文化、以民族生态为亮点的大湘西文化、以伟人故里为支撑的红色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深耕文化传承活化和内容创造,打造一批优质旅游文艺节目和文旅融合IP,增强文旅项目的沉浸式体验感和交互性。另一方面,大力盘活文物。作为全国文物大省,我省应充分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文物故事,深入挖掘阐释文物价值内涵,善于将文物、文学、文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重要文物点和精品旅游线路;把文物元素植入文化旅游消费链,鼓励文博单位大力开发文物周边产品,着力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加大文物品牌营销推广力度。

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湖南文旅智慧模式。近年来,以5G网络与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开拓了文旅服务新场景,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彰显、体验、传播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省线上文旅消费规模较小,数字文旅产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应将其作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我省文旅产业弯道超车。一是产品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文旅资源结合,加快发展创意设计、网络视听、文博会展等新业态新模式;实施骨干供应商培育计划和产品提质升级计划,通过税费减免、经费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方法,提升文旅产业供应商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扩大优质数字化文旅产品供应规模。二是服务数字化。引导景区聚焦文化特色、深度体验和品质服务,借助云端平台和大数据实现文旅产品供需高效对接,实现服务人群的差异化、用户体验的个性化,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需求解决方案;以我省现有各类各级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借助数字技术丰富消费者在线沉浸式旅游体验,进而推动线上虚拟体验转化为旅游景区的线下体验和消费。三是治理数字化。相关职能部门和旅游目的地应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做好文旅融合制度支撑体系建设,将数字化贯穿于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招商引资、营销宣传、景区管理等重要环节,建立健全智慧文旅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加强交流合作,培育湖南文旅知名品牌项目。我省自2019年持续开展“锦绣潇湘任你游”湖南文化旅游推广交流系列活动以来,文旅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为进一步提升湖南文旅知名度、开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赛道,应培育更多文旅知名品牌项目、更加注重对外交流合作。一是加强品牌建设。突出不同类型产品的文化底蕴和品牌特色,做专、做精、做出影响,以文化内涵铸就文旅产品内在灵魂;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国家重点文博单位等评选活动,力争打出一批“金字招牌”。二是加强项目建设。以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重要引擎,以竞争性的申办过程为重要抓手,推动各市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和文旅品牌构建,打造一批精品文旅项目,提升我省在全国乃至全球文旅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三是加强交流宣传。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全省文旅宣传推广大格局。以“锦绣潇湘”为湖南文旅总品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做好湖南文旅的对外宣传和交流。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打造个性化文化IP,为乡村留住乡愁

文丽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是推动文明培育与文明实践、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打造一系列具有文化特质、品牌内核、独特价值的个性化文化IP,展现并留住富有湖南特色的乡味、乡景、乡情、乡魂,将乡愁牢牢系于湖湘儿女的情感之中,是推进湖南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打造湘农菜IP,让乡土美食更具吸引力,留住“乡味”。乡土美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应通过打造湘农菜IP,彰显湖南乡土美食的食材特色、口味特色、工艺特色、品质特色、仪式特色等,留住“乡味”。一是彰显乡土美食的本质特色。结合乡村的自然环境与文化习俗,从农产品养殖和种植、食材选取和营养搭配、菜品种类和口感等方面挖掘乡土美食的本质特点,打造多元化风味标签。二是彰显乡土美食的工艺特色。在食具制作与使用、食材烹饪程序和食物造型审美层面,结合本土化特色与现代审美,打造个性化工艺标签,在原料美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乡土美食的形态美、艺术美、意境美。三是彰显乡土美食的文化特色。发掘整理湖南乡间特有的饮食文明礼序、菜品文化寓意、饮食环境布置,展示民族文化传承,为乡土美食注入更多的自信力、更强的吸引力、更持久的生命力。

打造场景化IP,让乡村风貌更具辨识度,留住“乡景”。乡村风貌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物质体现,应通过打造场景化IP,展示具有湖湘特质的自然景色、传统建筑、农业耕种、乡村生活等乡村风貌,留住“乡景”。一是突出乡景中的自然风貌。根据不同的地势地貌、水土气候、植被景观等塑造特色的自然景观IP。二是挖掘乡景中的历史文化。乡景是乡村记忆的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比如深度发掘娄底紫鹊界梯田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渔猎文化,使乡景更具文化底蕴和辨识度,从而以景托文、以文化人。三是展现乡景中的农业特色。通过展示特色各异的农业景观与乡村传统习俗、提供不同方式的劳作体验,使乡景成为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有机结合体,让人们从中感受别致乐趣。

打造情感化IP,让乡土记忆更具人情味,留住“乡情”。乡土情怀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打造情感化IP,展示乡民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形象,留住“乡情”。一是展现年长乡民的乡土情结。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传播年长乡民的成长故事、乡恋细节,激发当代青年更多的乡土认同感、归属感。二是展现原住乡民的民风特质。发掘、整理、传播湖南优良祖训家规、红色家风文化资源,以蕴含其中、一脉相承的特色民风、传统美德唤起离乡游子的思乡之情、爱乡之感,使他们的精神需求与故乡民风相连接、相融合。三是提振新乡民信心。充分展示新时代湖南乡村风貌新变化、乡村经济新模式、乡村生活新状态、乡村发展新活力,带动新乡民因乡情坚定留下、提振投身乡村建设的信心。

打造价值化IP,让乡村文明更具时代感,留住“乡魂”。乡土价值是乡村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应多维发掘乡村发展价值,通过打造融合乡味、乡景、乡情的价值化IP,留住“乡魂”。一是发掘乡村历史文化价值。乡村历史文化价值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现,是新时代乡村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维系乡民情感、满足城乡个体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应充分挖掘乡村特色风貌与建筑遗迹、古代军事遗迹、历史名人名事等的价值底蕴。二是释放乡村产业价值。应充分开发利用好乡村富有特色的农业资源、自然景观、村落形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休闲农业,吸引乡民扎根乡村、推动农村产业蓬勃发展。三是发挥乡村生态价值。良好的自然环境、闲适的生活方式、浓厚的乡土情怀等共同构成了乡村的生态宜居价值,应使乡村在现代康养中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与现实功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创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路径

李社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破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强化群策群力、共建共享,通过树立理念、突出抓手、实施工程创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培育城乡社会文明新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树立一个理念,强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价值引领。激活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动力,须树立“城乡协调、共建共治、法德并举、改革创新”理念。一是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引领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突出其对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根本引领作用。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信念理念;充分了解和重视城乡人民关注的现实问题,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切入点,不断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引导作用。让主旋律、正能量充盈网络和现实空间,展现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杰出青年、最美少年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突出两大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促进新时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须着眼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员创建,重点突出两大抓手。一是突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以城带乡,推动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创建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以城市优质文化资源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创建走深走实。以乡促城,应充分发挥乡村在传统文化传承、邻里守望相助、自治组织建设、道德评议教化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农村地区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向城市社区延伸。二是突出城乡统筹、区域融合。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注重文明熏陶渗透、文明细节教育、文明习惯养成,让城乡可观的“外在美”与可感的“内在美”相得益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乡”与“进城”双向交流,让城乡精神文明实践互促共进;持续开展城市文明单位与经济相对薄弱乡村的“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活动,立足城乡社区、村组,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以及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推选等活动,让精神文明成果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实施三大工程,提升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质量效果。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适应时代特点和规律,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城乡文明共建工程”“文化为民育民工程”,坚持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一是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在城乡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全面开展社会公德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讲究文明、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男女平等、家庭和睦。二是创建“城乡文明共建工程”。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实施城乡环境面貌整洁共建、社风民俗文明共建、道德素质提高共建、生活方式健康共建、社会秩序稳定共建、精神生活丰富共建等工程;组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等城乡社区联谊活动,提升城乡文化融合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三是构筑“文化为民育民工程”。通过修建公共图书馆,设立文明实践所、站、点,借助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激发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作者系湖南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加强创新创造,繁荣发展民族声乐

张敏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本着“以我为主、吸收借鉴、发展自我”的原则积极探索,发声技术、音色音质、表演方式等更加丰富多元。但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民族声乐仍存在拥抱新时代不够、专业人才后继乏力、传播渠道不畅等瓶颈,亟待加强创新创造、加快繁荣发展。

创新创作理念,充分体现新时代风貌和审美趣味。创新创作理念是当代民族声乐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石。一是让紧扣我国新时代发展脉搏、贴近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成为民族声乐创作的原动力。应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风民俗、审美趣味的研究,并深入改革发展前沿感受时代最强音,深入田间地头和基层群众了解表现对象的生活、情感、期盼,增强当代民族声乐创作的时代性、鲜活感。二是注重针对不同层次受众欣赏水平及实际需求,探索使用更加先进多元的创作和表演技术技巧。民族声乐是一个丰富、开放和发展的系统,创作者应在广泛汲取中华民歌和戏曲艺术精髓的同时,积极学习“外来文化”,比如借鉴美声唱法等现代科学的歌唱方法、欧美歌剧的表演形式等,实现我国民族声乐既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又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

加强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声乐,须深化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完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内容。在丰富声乐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中华民族发展史、民族音乐历史、世界声乐艺术历史等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和韵律内涵的理解,为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打下牢实的文化基石。二是加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探索开展个性化、分层次教育和优化组合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水平。比如在实践教学当中,可以采用排练中国歌剧经典剧目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融合古代戏曲艺术、当代说唱艺术等精华“跨界”参与演出。三是构建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善于创新的民族声乐师资队伍。相关高校应大力引进理论功底扎实的高水平民族声乐人才从事教学工作,同时邀请具有丰富表演经验的民族声乐艺术家以兼职形式开展教学指导,以满足培养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一专多能民族声乐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高校可常态化组织声乐教师到各地采风,挖掘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更好利用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并鼓励其参加相关表演活动,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教学方法。

拓宽传播渠道,实现民族声乐与广大受众的紧密连接。只有拓宽传播渠道,才能真正将繁荣发展民族声乐落到实处。一是积极主办各类群众性活动。应以地方文化部门为主体,组织开展民族声乐经典联唱和唱段赏析、民族声乐知识讲座等活动,鼓励受众以多元方式参与其中。二是注重培养新受众。比如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可通过持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更多民族声乐爱好者。同时举办更多公益性民族声乐演出,欢迎群众走进剧场。三是善用新媒体。应把握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民族声乐的传播与发展新机遇,推动民族声乐在短视频平台中与生活、文化等领域跨界融合,加大对民族声乐传承人的帮助与扶持,鼓励优秀民族声乐艺术家开展直播教学,提升受众关注度、参与度;塑造和活化民族声乐文化IP,注重强化互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可将其植入动画、游戏等作品,并通过地方电台、各大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推动民族声乐深度融入各地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声乐演出吸引更多游客,并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作者系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编:曾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