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良专栏 | 古往今来数馄饨

    2022-11-02 09:26:12

在我们国家,一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吃食,总是有着种种传说故事,有着美好的寄寓,甚至是有着深刻的含蕴,悠远的文化意义。

馄饨也不例外,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命名由来、传说故事。西汉扬雄所作的《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如果用汤水煮熟,就称为“汤饼”。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都门杂咏》中有记载:“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清汤润物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可见,古人对馄饨也是钟爱有加。

馄饨是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汉唐时期随着西域小麦品种及面粉精加工技术传入中国而随之传入的饮食品种。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中,保存着数只和今天馄饨形状大抵相同的馄饨。可以推测西域早有了吃馄饨的习俗。南疆有一种古老的维吾尔族大众化美食——“曲曲”,形状、口味与馄饨基本一样。“曲”读轻声qu,后带儿化音,“曲曲儿”,根据维吾尔语近化音译而来。南疆“曲曲”的馅是羊肉、洋葱等剁碎制成。煮“曲曲”要用鲜羊肉肉汤,并放一些西红柿、辣子、香菜丁。“曲曲”皮薄馅嫩,汤清味鲜,风味别具,是深受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

馄饨源于西域,享誉于盛唐长安城,唐代首都长安城的颁政坊(在今西安环城西路东铁塔寺路、西安市第一中学周边)有一条曲(古代的街区)就叫馄饨曲(《唐内侍省令史堵颖墓志》),是著名的馄饨一条街,这里馄饨名店集中,而颁政坊馄饨曲的形成与这里的人文自然环境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唐代颁政坊及周边环境优美。永安渠从城南丈八沟方向过来,流经布政、颁政、辅兴、修德四坊之西,然后北流入苑,注入渭河。颁政坊内及周边寺观云集,其中还有由丝绸之路传入唐长安城的宗教寺院,波斯寺就是其中较有影响的寺院。萨珊波斯王朝破灭时,国王卑路斯及其子都逃到中国,随行的还有不少波斯王室、后族及其他贵族,仪凤二年(677)波斯王卑路斯奏请唐皇于颁政坊旁的礼泉坊建的波斯胡寺。在唐长安城,寺观有着图书馆的功能,不但藏有宗教典籍,还有儒家典籍和学子所用的字书、韵书、诗文集等。寺观成为科举考生学习的场所,有许多国内外士人、学子在这里读书或讨论学术。从西域传入长安城的馄饨成为在这里学习的国内外学子喜好的美食,并逐步享誉唐长安城。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书中这样记载长安城颁政坊馄饨曲美食:“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长安城颁政坊萧家的馄饨,不仅味道鲜美,汤汁肥而不腻,而且去掉肥油汤可以煮茶。长安城的馄饨品种丰富,制作精致。色、形、味俱佳,其色五彩斑斓,有 “五般馄饨”,五般即五色。馄饨能做出五种花色。其味多样宜人,最有名的叫“二十四气馄饨”。

唐代韦巨源《烧尾宴食单》记有“二十四气馄饨”,能做出花形、馅心各不相同的二十四种馄饨,名称对应二十四节气,辅料食材选用二十四节气的时令果蔬。馄饨有二十四种不同的形状,二十四种不同的馅料。

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也记有一则“煮馄饨”:“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下之。”真可谓时令营养搭配,文化内涵丰富。

北齐时的颜之推笔下:“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从“形如偃月”的形容描写来看,1500年前的馄饨外形和如今的馄饨、饺子相似。

清代曹寅《题画・菱诗》:“舟烟一点餫屯熟,不让诸傖食饼牙。”就是说:馄饨是像菱角形状的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冬至》:“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 冬至日食之

智慧的古人还使馄饨有保健药膳之效能。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就记有奇特的“鸡头粉馄饨”。其用鸡头粉(芡实粉)、豆粉加水调和为皮,以羊肉、陈皮、生姜、五味制馅,然后包成“枕头”形,煮熟食用。这种馄饨有“补中益气”的功效,为少数民族创制出的食疗妙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痢》里写道:“水穀痢、小兒疳痢,〔樗白皮〕並水和作餫飩煮食。”

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在南方却发扬光大,并有了独立的风格和面貌。后来,自唐朝起,馄饨与水饺的称呼才正式区分开了。也就是说,虽然都是面皮里包着馅,但馄饨已经改庭换貌,自立门户了,从此后,水饺是水饺,馄饨是馄饨。

也许因为馄饨的面貌新颖,馄饨逐渐成为遍布全国各地并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在不同的省份,馄饨也有不同的名号,中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广东称为“云吞”,江西称“清汤”,也有地方称为“包面”和“云吞”,湖北称“包面”,四川称“抄手”,安徽皖南称为“包袱”,新疆称“曲曲”等等。可谓名号繁多,也可见人们对这种吃食的喜爱。虽然馄饨具体的做法和煮法,有大体相同之处,在细节上又有千差万别,因此不同的地方吃到的馄饨,风味也是各具特色。这正是饮食的魅力所在。

记忆中的馄饨摊往往在深街小巷里,痕迹斑驳的长方木桌,细长板凳,圆口铁锅翻涌着滚滚汤水,喧闹声中升起袅袅白雾……

今天要说的这家馄饨店,虽不开在深街小巷却也窗明几净,很是温暖敞亮!

三年前,年已93岁的母亲因病住院,医生嘱咐,尽量给病人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因而有幸结识了店主人周先生和黄女士。

店名“胖哥馄饨王”,就开在岳塘区书院路上湘潭市一医院临街的一排门面中,店面不大,每天却吸引不少食客。

店里主打的产品除了馄饨,还有米粉、面条、白粒圆。粉面的码子种类多达六种:肉泥、辣椒炒肉、麦豌豆炒肉、牛肉、牛杂、香干炒肉。还有免费的配菜:剁辣椒、酸豆角、榨菜丝、油渣子、萝卜皮等。

在店门口,总是看见黄女士一个人在忙前忙后的,没有客人时,她便会坐在桌子的一角包馄饨,一挑,一甩,一压,一捏,一个馄饨就做好了,这几个动作运用的都是巧劲,力道稍大,馄饨皮就容易破,肉馅就会外露。

店里的肉馅都是当天早上购买的新鲜五花肉,皮和肉的处理有特别的讲究,有肉的口感,又不会觉得肉的味道腻。

我跟同行的朋友在一旁说:“也就只有像黄女士这样熟练的师傅才可以将包馄饨的普通动作演绎得如同一场精彩表演。”

问起她每天要包多少,她说:“早上三点就要起床,然后去菜市场买新鲜的猪肉回来现包,大概一天下来要包两千来个,之前我们还是24小时营业,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就只营业到晚上十点了。”

黄女士还跟我说,这家店在这里只开了五年,但是她做馄饨已经30年了,最开始是挑着摊子在湖南工程学院南院那边,然后再到开店,一晃就30年了。跟我聊到这里,黄女士颇有感慨。

只见黄女士,在一旁的桌子上抓起一把馄饨下锅——调汁——出锅,一气呵成!或许是长年累月积累的功力吧,总感觉黄女士在眼前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操作起来游刃有余。

馄饨的汤底很讲究,用骨头熬制的,喝起来很爽口,突出一个“鲜”字。

在碗里撒上一点点葱花和酸菜,香味马上就出来了。

馄饨一个一个在碗里像个小灯笼一样漂浮起来。馄饨的皮子很薄,鼓鼓的,晶莹可爱,半浮在汤里,萌萌得让你不忍咬破。而一口下去,皮中的汤和馅儿争先恐后涌出,却是汁水四溢,皮滑肉鲜,超满足!

中国人是食不厌精的,一次看电视里厨师争霸赛,有个做面点的比拼,人家馄饨皮都是用菜汁和出来的面,碧绿碧绿的,让人添了不少食欲。包好后用把精巧的小剪刀修剪,那份精致让我都把自己看成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了。不过话说回来,馄饨图的就是那个方便省事,太复杂也就违背了“混沌”的原意了。

有人评论说,馄饨与饺子、锅贴等其他“皮馅家族”成员相比,胜在一个轻巧灵动——想想也是,包饺子什么的我们都得把边捏紧了。而馄饨不必,随意一折,那份潇洒不羁实在难得。难怪陆游有诗云:春前腊后物华催, 时拌儿曹把酒杯。 蒸饼犹能十字裂, 馄饨那得五般来。

文|楚国良

作者系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被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特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

(一审:蒋振 二审:何婷 三审:陈胜年)

责编:蒋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