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祖华 2022-10-19 15:56:4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祖华
不断刷新高空作业平台物理高度世界纪录的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邦智能”),风电预埋螺套产品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的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沃科技”),品牌价值居亚洲广播电视行业第2位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广电”),全国培育高质量水稻品种最多的杨远柱……
9月14日,第七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发布,17家组织(个人)获奖。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锻造“工匠精神”,不断攀登“质量高峰”,以“创新精神”书写发展传奇。为此,记者近日奔赴全省各地,深入获奖企业,探索其成功之道。
以“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
走进飞沃科技,“为中国做好一颗螺丝钉”标语引人注目。2012年,公司创立时,仅有员工三五人,厂房不足300平方米。2013年,公司董事长张友君带着公司产品前往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参展,产品无人问津。这次冷遇之后,树立了他“追求品质”“技术革新”的信念。
飞沃科技创造性提出“8421”质量管控模式:以“激情、敬业、创新、利他”8字箴言为文化引领,不断修炼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塑性成形、机械制造、表面处理4大核心工艺,以源流管理和精益生产作为质量管控的系统保障,以一套智能制造系统为品质载体,深耕高强度紧固件领。而今,飞沃科技年销售额破20亿元,成为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风电预埋螺套产品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单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记者采访中发现,对质量的不懈追求,是每家获奖企业的共同特质。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追求质量的路上,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生成了“3824法”质量管理模式,“3”即质量管理的策划、改进、控制三个阶段,“8”是解决问题的8个步骤,“24”是质量管理过程的24个节点。“‘3824法’可谓我们公司看不见的软实力,护航了产品的卓越质量。”公司首席质量官王新宙表示,“3824法”也入选工信部“工业企业质量标杆”奖。该公司生产的高动力智慧SUV“吉利缤越”稳居国内A0级细分市场中国品牌销量第一,累计出口29个国家。
衡阳合力工业车辆有限公司为激发员工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企业发起“质量管理小组”攻关活动,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凡是发现、解决问题的员工,都会受到嘉奖与表彰,还会在日后骨干员工评聘中优先考虑。”公司副总经理胡建友介绍。这无疑推动形成了企业“人人重视质量、人人抓质量”氛围。近5年,公司产品三包期内售后返修率从0.53%降至0.22%;三包期内新车月度返修率由0.15%降至0.02%,产品平均首次无故障时间由569小时提升至799小时。该公司生产的防爆叉车占据全国约40%的市场。
近年来,湖南始终将“质量强省”作为经济工作重要抓手,出台《湖南省“十四五”质量强省规划》,引导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建立起了多元共治的质量发展格局。
以“创新精神”书写发展传奇
敢于争先、持续创新,是这些获奖企业身上另一个闪光特质。
曾经以“综艺”闻名的湖南广电,近年来,坚持“守正创新、双效统一”质量管理模式,把“主流”作为基本特质,将“守正”作为生命线,在内容生产上打造出《追寻贺龙元帅》《小镇青年》《中国粮·湖南饭》《唯有登攀》等一大批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主流作品。在融合发展方面,建立新媒体平台芒果TV、电商平台小芒电商、短视频APP风芒等新媒体矩阵,坚持内容创新、IP运营、技术架构及人才引进,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姿态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近三年,湖南广电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个、中国新闻奖23个、公益广告黄河奖25个。品牌价值稳居省级广电第一、亚洲广播电视行业第2位。
“现在都能吃饱饭了,还要让大家吃好饭”,这是隆平高科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种业科学院院长杨远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本届唯一获奖的个人。怀着“让大家吃好饭”的初心,杨远柱带领团队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先后创制出达国际领先水平的不育系30余个,培育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超级稻11个,成为全国培育高质量水稻品种最多的人。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6亿多亩,增产稻谷220多亿公斤,约占全国水稻总产的12%,在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前十位的大品种中包揽六席。杨远柱的创新成果为推动我国杂交水稻品种更新换代和水稻绿色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精神”引领着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此次获奖企业中,有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制药“)、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湘生物”)两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选。
“每盒每剂,但求高精高质;一诊一断,当思人命关天。”圣湘生物副总经理邓中平表示。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50多项。目前,圣湘生物有3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解决3项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用手轻轻挤压液腔部分,数秒内粉剂与液剂混合溶解,实现了即配即用。”在科伦制药,总经理邹瑰丽为记者现场演示公司新产品粉液双室袋的使用方法。该产品打破了同类产品依赖进口现状,解决了我国医药行业又一个‘卡脖子’技术问题。近年来,科伦制药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用于研发,目前,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94项、发明35项,开发药品品种300余个。
数据显示,2021年湖南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81%,居中部省份首位。此外,2021年,全省新创国家优质工程奖13项,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国家“小巨人”企业162家,质量品牌建设已在湖南出现“群羊”效应。
(一审 肖祖华 二审 谭登 三审 屈新武)
责编:肖祖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