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写给儿子的信,成了儿子一生的座右铭

  档案春秋   2022-10-03 14:55:2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和作风,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也关系着党风、政风、民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一直把家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将其与党的作风建设紧密关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他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22年6月,他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如何涵养良好家风?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养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家风楷模。他们以德传家、以学兴家、以俭持家、以严治家、以廉守家的优良家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觉做“好家风”的传承者、引领者和守护者。即日起,上海市档案局(馆)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推出“守护初心 涵养家风——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专题系列报道,以中央档案馆和上海市档案馆等档案文博部门珍藏的红色档案为线索,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以飨读者。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是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毛泽东严格的家风,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他定下的这三条原则,更是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毛泽东是伟人,也是普通人。对于逝去的双亲,他充满着敬重和怀念之情;对于聚少离多的儿女们,他和天下众多父亲一样,在严格之中透着宽容和疼爱。这种敬重、严格和疼爱,都融化在家书档案和影像资料中。从这些档案资料中,我们看到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一个有着春风化雨般好家风的家庭,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人民领袖。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在青少年时期,毛泽东对父亲毛贻昌的严厉感受很深。他回忆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在毛泽东16岁那年,他成功地使父亲放弃了让他去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的计划,转而去了一所讲授新学的湘乡东山小学堂学习。由此,毛泽东踏出了人生转折的第一步。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与父亲相比,母亲对毛泽东少年时期的影响更大。1919年春,正在北京忙于帮助同乡赴法勤工俭学的毛泽东获悉母亲病重,立刻回到长沙“亲侍汤药,未尝废离”。母亲去世不久,毛泽东写信给同学邹蕴真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自己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

母亲去世后,在父亲极度悲伤的日子里,毛泽东请伯父毛福生作陪,将父亲接到长沙,在自己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在父亲50虚岁生日之际,毛泽东特意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来几位挚友,为父亲祝寿。这天,他还同弟弟毛泽覃陪父亲、伯父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这也是他们父子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影。

1919年11月13日,毛泽东(右一)同父亲毛贻昌(左二)、堂伯父毛福生(左三)、弟弟毛泽覃(左一)在长沙合影(中央档案馆藏)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在父母照片前凝望,伫立良久。第二天清晨,毛泽东默默地爬上故居对面一座叫楠竹坨的小岗,来到了父母合葬墓前,献上一束采自路边的松枝,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轻声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言语中饱含着无限思念和感慨。当地干部问要不要把坟修一下,他说:“不要了,添一下土就行了。”

毛泽东到父母墓前献上松柏,行礼致敬(中央档案馆藏)

回到住所,毛泽东仍沉浸在对双亲深深的怀念之中。他对随行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毛泽东对父母的敬重与怀念之情,由此可略窥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对生活有困难的亲友,毛泽东总用自己的稿费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从不搞特殊,从不给国家和地方政府找麻烦添负担。图为1957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与韶山亲友合影

“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

毛泽东一共给子女写过28封家书,封封书信都饱含着挚爱,行行文字都寄予着深情。这些书信,大到理想、前途、事业、婚姻,小到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处处是父亲给予孩子的关心和指导。

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个孩子返回湖南长沙故里。1930年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等三兄弟由中共湖南党组织秘密送到上海。1936年,毛岸英、毛岸青被送到苏联学习。直到1937年11月,他们才与在延安的父亲恢复了书信联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毛泽东也时常惦念着远方的儿子。

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右)、毛岸青

毛岸英在莫斯科学会了俄语、英语和法语的一些日常用语,还在业余读书小组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儿童院的团支部书记。毛岸英的快速进步是毛泽东之前不曾料到的。1941年1月31日,他抽空给在伊万诺夫市上中学的两个儿子写了一封长信。

这封信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多年未曾谋面的子女的牵挂和爱。在信的开头,毛泽东对几次收到来信和照片未能回复表示“很对你们不起……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他教育孩子们在年轻的时候应“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央档案馆藏)

接着,毛泽东又从学习谈到了做人的道理。他深知岸英、岸青的身份特殊,特意告诫他们要加以防范,“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

信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这段话是该信通篇的基调。我们在信中看不到那种严厉的命令式语句,而是一位父亲的宽容与殷殷期待,像朋友一样与子女交流,还传授了自身博览群书的经验。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1947年10月8日,毛泽东写给毛岸英的信(中央档案馆藏)

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对子女们的要求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1947年10月8日,他在给毛岸英的信中写道:“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毛岸英把父亲的话语作为座右铭抄录在笔记本上,时刻激励自己,以不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毛泽东毅然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到了朝鲜战场。图为毛泽东与毛岸英在香山合影

“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

“告诉你,永寿回来了,到了哈尔滨。要进中学学中文,我已同意。这个孩子很久不见,很想看见他。”1947年10月8日毛泽东在写给毛岸英的信中开头部分如此写道。那么,究竟是谁的到来让毛泽东如此兴奋?

是毛岸青。

毛岸青,又名毛永寿,4岁时就与父亲分离,7岁时失去了母亲,后来跟着哥哥毛岸英从上海到了苏联,14岁时才重新与父亲联系上。他的头部受过伤,身体一直不太好,毛泽东对他也更加疼爱。因此,当毛岸青结束在苏联治病回国时,近20年未与儿子见面的毛泽东格外激动。

毛岸青一直喜欢邵华,只因自己身体不好,从来不敢吐露真情。1960年,在得知岸青一直在和邵华通信后,毛泽东特意写信给儿子,说他的嫂嫂刘思齐和妹妹少华(邵华原名张少华)十分关心他的病情,现前来探望,希望岸青好好接待。

毛泽东在信中关切地询问:“听说你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此刻,毛泽东像天下所有父亲一样,急切地关注儿子的人生大事,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让他们多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1960年,毛泽东写给毛岸青的信(中央档案馆藏)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处处体现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在给毛岸青的一封信中写道:“对于帮助你的大连市市委同志,医疗组织各位同志们,一定要表示谢意,他们对你是很关怀的,很尽力的。”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特别嘱咐:“此信给他们看一看,我向他们表示衷诚的谢意。”无论身处多么高的地位,也无论自己曾为中国革命付出过多大牺牲,毛泽东始终不忘教导子女要留意他人的帮助,要记住他人给予的关怀,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1949年7月,毛泽东与女儿李敏在香山合影

1951年6月8日,毛泽东与李讷在中南海散步

【“守护初心 涵养家风——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专题系列报道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推出,此为专题系列报道第一篇】

支持:中央档案馆

图片:未标注来源图片,选自《初心的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图册(上海市档案馆编)

部分资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共一大代表早期文稿选编 1917.11-1923.7》(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红色家书》(党建读物出版社)、《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责编:邓玉娇

来源:档案春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