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吃上称心猪肉,郴州下了不少功夫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23 09:15:16


△郴州新好农牧有限公司湖南郴州一条龙13500种猪场项目俯瞰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建湘 许涵宇


今年来,郴州认真贯彻省里生猪产业发展决策部署,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精准施策,精心服务,助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该市生猪生产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生猪新增产能建设投资额和完成投资比例居全省第二,生猪出栏量和出口量大幅增加。

三季度,预计全市生猪存栏409万头、生猪出栏50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8%、15%。

建基地,生猪产能稳步扩张

郴州出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严格落实12条生猪稳产保供扶持政策,对市重点项目和市签约生猪产业链项目实行专人负责。

加大生猪生产信贷支持,积极争取贷款贴息政策,保护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截至8月份,已对去年养殖业贷款贴息450余家养殖户,补贴资金896万元。

该市严格落实“菜篮子”县市区长负责制,将36万头能繁母猪保有量和100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保有量任务分解到县,细化到乡镇和养殖场。上半年,全市规模生猪养殖场达1522家,存栏能繁母猪达36.94万头。

近年来,先后共有15家大型龙头养殖企业在郴州投资建设规模猪场。截至9月5日,今年该市新建投产的万头猪场26家,完成生猪产能建设投资62.33亿元。


△郴州市苏仙区五里牌镇瑞祥智能化肥猪场项目建设现场


2019年来,该市新建生猪养殖场489个,建成养殖场449个,设计存栏量210万头,在建养殖场40个,设计存栏量130万头。

抓链条,产业转型稳步推进

郴州加大建链、强链、延链力度,突出联大引强,以建设供粤港澳大湾区为主的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园为依托,构建“养殖—屠宰—加工(冷鲜)”模式,引导和推动生猪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该市加快养殖屠宰冷链加工一体化项目建设,抓好“一主四辅”工程。“一主”即新五丰公司年出栏生猪160万头养殖场,配套饲料厂,并建设设计年产能85万头屠宰加工厂的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明年4月投产。“四辅”即苏仙双新、汝城中福、资兴肉联、宜章新晟等4大屠宰冷链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年可屠宰生猪265万头,深加工肉制品2.5万吨。构建“生猪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湘菜预制”全产业链,逐步实现由调猪向调肉转变。

同时,以原种场为引领,扩繁场、种公猪站为支撑的生猪种繁育体系也初步形成。目前,郴州润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申报创建省级种畜禽核心场。

该市还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落实一个标准供粤港澳要求,优中选优,在全市年出栏5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中,建设供粤港澳大湾区生猪外销基地。北湖区新郴农猪场已通过海关生猪出口资质认定,截至目前已出口港澳生猪超4万头。

防疫病,生物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郴州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有效防控措施,强化生物安全防护、严格调运监管,对养殖生产、调运流通、无害化处理等实行闭环式监测监管。

——组织干部包村包片包场,不漏一户一猪,确保疫病早发现、早处置。春季动物疫病防控期间,全市免疫生猪口蹄疫208.32万头,全面完成春防免疫任务。9月初,组织开展秋季强制免疫,目前动物疫病总体态势平稳清净。

——实施生猪运输检查管理制度、生猪及其产品调运备案制度、生猪调运动物疫病检测制度。今年来,全市5个入湘指定通道检查站共检查生猪运输车辆182辆,生猪9.5万余头,查处违规调运案件8起。产地检疫生猪达381.5万头,其中出省生猪检疫达58.8万头。

——严格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运输转运中心及运输车辆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定期开展消杀,严防疫病“外溢”。1至9月,全市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30.7多头,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域内生物安全清净。(一审:颜石敦 二审:李秉钧 三审:陈淦璋)

责编:颜石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