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老神秘之茶“醉”美现代生活——施兆鹏教授提出“黑茶是亚健康人群最适合的饮料”背后的故事

    2022-09-07 16:34:04

三年前采访我国著名茶学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时,他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当时他的一个生活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直心心念念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

这是一组黑茶(十两茶)提取物与辛伐他汀药物对家兔主动脉粥样斑块影响的实验图片,图片很容易看懂,图中序号 1为家兔主动脉粥样斑块正常对照组;序号2为高脂模型组;序号3为黑茶(十两茶)提取物(25mg/kg)组;序号4 为黑茶(十两茶)提取物( 50mg/kg)组;序号5为黑茶(十两茶)提取物(100mg/kg)组;序号6为辛伐他汀药物对照组(5mg/kg)。 图片和数据直观地显示了黑茶提取物在动物家兔实验中的降酯效果,表明较高剂量的十两茶提取物优于降酯药物辛伐他汀的降酯效果。 这个结果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刘仲华研究团队经过大量临床实验得到的…… 施老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茶学专家,曾经担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组长、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组组长等职,他的著作颇丰,科研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国际大奖,在2017年国际茶业会上被授予“国际终身成就茶人”称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最敬重的恩师、我国茶业界“国宝”级人物。在长达六十年的事茶生涯中,他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对我国黑茶的科学研究上。 采访中他向我透露了一个“生活细节”,他说他原来不喝黑茶,一直喜欢的是浓烈的炒青绿茶。七十岁那年,他改变自己延续了多年的习惯,开始喝黑茶了,并且之后一直不离不弃。 我们的话题就从这组图片开始。他从古至今,引经据典,抽丝剥茧,将黑茶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对黑茶的研究之深入,了解之透彻,令人叹为观止,他简直就是一部关于黑茶的百科全书……

西北高原不产茶

却离不开茶让黑茶蒙上神秘色彩

《湖南黑茶史话》、《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应该是施老长期研究黑茶历史文化的代表作,他在作品中这样描述:黑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悠悠岁月中向前发展。 黑茶,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有着很深的渊源。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高原地区不产茶,我们无法知晓茶是什么时候走进青藏高原以至广袤的西北大地?更不知道茶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创造了异彩纷呈的西北高原茶文化?但历史清楚的告诉我们,茶实实在在历史性地开拓了西域,深深融入了西北民族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茶是中原地区与西北高原地区文明交融的见证。

在长达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西北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离不开茶,也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嗜茶习惯。素有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汉人饭饱肚,藏人茶饱肚”。饮茶在北方民族, 既是一种民族习惯,更是一种生理需求,以至在大西北的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与茶有关的神话故事。 黑茶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亦被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据考证,最初进入西北地区的茶并不叫黑茶,称为“边销茶”或“边茶”。黑茶名称最初出现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进的奏疏中:“以商茶低劣,悉征黑茶……”,其名字的出现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我国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对茶的依赖性就像粮食和盐巴一样重要。 茶的这一特点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由于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对茶叶具有完全的定价权,茶叶成为了中原王朝用来化解或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重要武器。 自唐、宋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实行“储边易马”扩充军备的“以茶治边”政策,将“边销茶”定为“官茶”,由政府严格控制,严禁私自贩卖,对私自贩茶的处罚极其严厉,明朝就曾有过朱元璋因为驸马私自贩卖茶叶而被处斩的记载。历史上的茶被演变成一种政治性商品和战略物资,在不同的时期扮演了政治和贸易的双重角色。 解放以后,黑茶作为健康使者,为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安居乐业提供了生活保障,为稳定边疆和维护民族大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科学手段

揭开神秘之茶的神秘面纱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黑茶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如此重 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我们知道,游牧民族大多生活在雪域高原的高寒地带,他们的膳食结构是以高蛋白、高脂肪的牛、羊肉和奶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这些地区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营养极不平衡。 长期以来的生活实践,人们认识了茶叶,发现大量饮用黑茶可以消食去腻,平衡膳食营养,其功能弥补了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缺少的部分,“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油腻之食非茶不消”,故以往北方少数民族对于茶叶的依赖性远远高于中原民族。 那么,问题来了,靠大量饮用黑茶就能轻松解决食物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健康问题,黑茶里面究竟有何神奇物质,产生如此奇效呢? 关于茶的药用价值,古代就有人进行过研究。东汉的《神农本草》、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的《茶谱》等史书均详细记载了茶叶的药用价值。只不过是黑茶独特的作用和功效,同样很早就被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所发现并在生活中加以利用。 然而,对茶叶的作用与功效,一直缺乏科学的解释和论证。近几十年来,茶叶生物活性成分的预防和保健作用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经过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至少已鉴定出茶叶中含有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和15种以上的无机元素。我国学者楼福庆等人曾率先开展茶色素药效研究,发现茶色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与促纤溶作用。 上千年来,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和条件的制约,黑茶的保健作用无法用科学的手段去进行证实,人们对 黑茶保健作用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蒙在黑茶身上的神秘面纱也迟迟未被揭开。 二十一世纪初,施老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黑茶制造化学和国家标准制定等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前提下,试图挑战这一领域,揭开黑茶保健价值的神秘面纱。 黑茶所需鲜叶生长发育较为成熟,内含生化成份全面,配比均衡,加之生产工艺特殊,有渥堆这一后发酵工序,人工控制部分有益微生物繁衍,包括众多微生物所带来各自的胞外酶,再由各种酶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生物代谢反应,产生目前尚未探明的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当然,靠传统的研究方法去证实黑茶的保健功效及其药理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验纷繁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效果也不能保证。 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上高通量筛选技术应运而生,并且逐步趋于成熟。 高通量筛选技术由于高度的整合和自动化,结合了分子生物学、医学、药学、计算科学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先进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检测数以千万的样品,它能微量、快速、灵敏和准确地进行实验,一次实验可获得大量信息,并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使得黑茶保健价值的快速证实成为可能。 二十一世纪初,施兆鹏、刘仲华研究团队与湖南省茶叶股份公司密切合作,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和现代药理学试验,开始对黑茶的保健功效进行了系列研究。 研究人员收集到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花卷茶及天、贡、生尖茶,湖北的青砖茶,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茶,广西的六堡茶和云南的普洱散茶和紧压茶等十四个主要黑茶品,并分别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进行了快速筛选,证明了所有黑茶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糖和抗肿瘤活性,黑茶具有良好的降解脂肪、抗血凝、促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和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有效直径,从而抑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达到降压、软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实验研究探明了其主要功能因子与黑茶产品中高酯型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的含量密切相关。 神秘之茶的健康密码被初步揭开!

黑茶动物实验

对其保健作用做出肯定回答

黑茶的种种保健作用,光靠高通量筛选技术快速证实还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而要获得确切效果,必须通过医学临床验证,而通常作这样的临床试验首先是用动物来完成的。 施老的女婿杜万红,198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163医院。200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考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科学博士研究生。 杜万红在准备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时,选择的课题是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施老得知这一情况后,让杜万红作为一名校外科研人员加入了他的研究团队,并让他将研究课题变更为“湖南黑茶药理作用研究”。施老的女儿、也就是杜万红的妻子施玲作为黑茶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人员一并进入了他的研究团队。

杜万红首先选定“湖南黑茶对血管内皮及祖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作为博士论文。不久,顺利通过盲审和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他与他的助手们对黑茶中的茯茶、黑砖、千两茶、百两茶、十两茶、青砖茶、普洱茶、六堡茶等十个样品进行系统测试和动物试验。 试验结果证实:黑茶能呈剂量依赖性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家兔试验证实黑茶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所诱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降低血清内丙二醛含量和增加一氧化氮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试验结果提示黑茶具有降低血脂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为显著的防治作用。

我国的队列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为首要目标。动物试验证实几乎我国所有的黑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肥效果,在收集的 14个黑茶中,92.8%的黑茶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效果,其中极显著者占50%,50%的黑茶有降低甘油三脂的效果,71.4%的黑茶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其中极显著者占57.1%,尤其是湖南安化的花卷茶与茯砖茶的降脂效果明显,对亚健康人群的“三高一低”倾向具有确切的调理功效。 杜 万红在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茶儿茶素对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影响的初步探讨》等十余篇论文,出版了《湖南黑茶药理作用研究》论文专集,黑茶多个方面的保健功效一一得到证实。本文开头的图片就是其中的实验结果之一。 最后,他指出茶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给人以美好的享受,是其他饮料所不能代替的。

古老的生命之茶

应该阔步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往往给自然界某些产物的利用带来戏剧性的变化。 黑茶过去只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游牧民族消食解腻之物,如今在更广阔的领域有了用武之地,并可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素食在减少,肉类、蛋类等食物在大量增加。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并没有带来人们健康水平的相应提高。相反,随着人体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大量摄入,结果是一些“富贵疾病”越来越多,如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日益增多,使得亚健康人群在不断逆势扩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健康人与病人各占总人口的1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占到人口总数的70%左右,其危害性已经被医学界认为与艾滋病并列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据我国16个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亚健康的调查发现,北京人亚健康率为75.31%,上海为73.49%,广东为73.41%,中国的亚健康人群已超过七亿之多。 亚健康是综合性的,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这类人群活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集中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三高”发展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四病”,即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高”“四病”是因为细胞糖脂通道受损,糖脂代谢紊乱所致,也统称为“糖脂病”。中国亚健康首席权威专家、原中国康复中心主任乔恒教授指出:亚健康已经成为引发都市人群猝死的主要原因。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中国第一本医书《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观点。现代医学也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卫生保健的内容也从单纯的治病、防病转向整体保健。 要求生活得更健康,更有质量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和迫切愿望,人们在寻找和呼唤天然有效的减肥、去脂饮料或食物。 前面6条家兔颈动脉的解剖图片,清楚的证实了黑茶对动物血管壁的清理效果,也生动的诠释了黑茶独特的去脂等保健功能。实验证明:黑茶对亚健康人群“三高一低”倾向具有确切的调理功效。亚健康人若能通过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特别是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恢复到健康状态是完全有可能的。 施老在综合各项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儿茶素抗性机理新学说》、《茶儿茶素调脂作用的研究进展》等多篇论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黑茶是亚健康人群最适合的饮料。 2008年5月,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台中市召开,年逾古稀的施老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他在会上发表了与自己女儿施玲、女婿杜万红合作的论文《黑茶是亚健康人群最适合的饮料》,激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施老常说,粗茶淡饭,也很养人。黑茶是典型的粗茶,也是古老的神秘之茶,历史上曾长期守护着西北高原少数民族人民的健康。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黑茶也应该阔步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为守护人类健康,创造人类美好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

/ 文政安(燕飞)湖南省现代黑茶产业研究院















责编:王灵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