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语韩 2022-09-13 17:35:29
以林称著,以藤见奇,以水映美,以静显雅,以凉诱人,说的便是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王刚正是这块处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下凤凰”之间的土地守护者。
32年的坚守,从对父辈事业的传承,到以林为伴,王刚用自己的青春和赤诚,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绿色,书写着动人的护林故事。王刚先后在高望界国有林场、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营造林、生产、资源管护等工作,技师(二级),多次在年度考核中受到古丈县人民政府嘉奖,更是在2022年8月荣获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

天当被子地当床 造林百亩不觉苦
王刚参加工作时,那时都是全垦造林,每个营林工人每年要造21亩林,还要保证成活率。每一株幼苗对王刚来说,都是有感情的,空闲的时候,他就会到幼林基地走走看看,看见哪株幼苗倒了就会扶正,看到哪株幼苗干枯了就到附件沟里提水浇灌……做到栽一棵、活一棵。
老职工鲁四平说:“王刚在15年的时间里,先后到张家山、罗家坨、竹林界、犀牛池、鸭梨池等地造林,造了近7万株树。”让王刚最难忘的是在三十六岩棚一带造林。三十六岩棚距离场部15里,徒步穿越盘山小道需要近3个小时。1995年冬天,王刚和袁绍银、鲁四平等15人在三十六岩棚安营扎寨,天当被地当床,做工时用柴刀砍竹笼,用锄头挖竹鞭……大家冒着寒风在山上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造了100多亩林。
抚育采伐无所怨 越是困难越向前
2005年9月,他从林场营林工区转到生产股从事抚育间伐工作,他非常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凡难事急事,他都主动请缨,坚决完成抚育采伐任务。
王刚和同事们“越是困难越向前”,在3个月内整修整个林区48公里的林道;此外,还要修理42公里的防火线。在整修林道和防火线中,一天干下来腰酸背痛精疲力尽,但王刚没有怨言,他的精神感染了组里其他同志,在全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
火灾是森林的第一天敌,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火情就是命令,王刚参加过扑灭大大小小的山林火灾。1991年11月11日晚,朱楼门发生森林火灾,参加工作刚一年的王刚经历人生第一次考验,他和同事们闻“火警”而动,迅速赶到现场,参加战斗;火势得到控制后,王刚等人留下来又连续干了三天才将火势最终扑灭。

以山为家林为伴 踏破铁鞋护安宁
王刚是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岗位,无私奉献。2017年6月,他被划转到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五马坡护林点四周几里内没有人烟,有时连续几天没有网络信号,遇到天旱时,连生活用水都难以保障。在职工大会上,大家都选择离村寨近的地方,但王刚却毅然选择了五马坡护林点,和另一名叫向云的职工共同管护旧寨坪、石门寨、烂泥池、张家山等地方的近2万亩森林生态资源任务。
护林点主要任务就是巡山。五马坡护林点辖区最高海拔1000多米,最低海拔250米,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条件十分艰苦。5年来,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每天,天还没有亮,王刚就穿上护林服装,臂上戴着红袖章,扛着长巴柴刀出发,穿行于茫茫林海,晚上天黑后才拖着疲劳的身躯回到护林点,每天巡护一二十公里,跑遍了管护区的角角落落;简单地吃过晚饭后,他就坐在灯下写“巡山日志”。不论刮风下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妻子田学英说:“丈夫一年至少要穿烂5双鞋子,买时我都给他买最耐穿耐磨的鞋子。”
防火是巡山护林的最主要的任务。每到清明、秋播等防火重要时段,王刚就背着干粮在管护区内的各个田间地头巡护蹲守,烧火的人走了,他要仔细检查有无火星,确保全部熄灭。在平时里,他挨家挨户宣传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相关政策法规,自发到林区写标语、立警示牌,形成“人人讲防火,人人都防火”的浓厚氛围;同时教育大家不乱捕乱猎、不滥砍滥伐。
责任重于泰山,信念坚如磐石。王刚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共处置火灾隐患20多起,制止挖树蔸、药材等破坏植被行为8次,制止多起盗伐林木、非法开垦等行为。辖区内多年来从未有火情、火警或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案件发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今,王刚还在五马坡护林点战斗,日复一日,穿梭在茫茫林海密林深处,默默守护着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资源。(唐语韩 通讯员 周建梅 贺勇)
一审 唐语韩
二审 喻志科
三审 熊佳斌
责编:唐语韩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