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20 20:18:21
新湖南客户端9月20日讯(通讯员 陈启航 宋卉)为了更好地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刘少奇故里管理局走进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
活动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队员们高唱国歌,目光坚毅。
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宣教部部长谢华致辞,她表示,走进红色课堂,倾听红色故事,这对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加强馆校合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随后,讲解员胡慧君给大家带来了《刘九书柜》的故事。刘少奇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少时便展现对读书的热爱。一个冬天,因看书入迷,刘少奇竟未发觉被炭火烤着的棉鞋,被笑称为“小书柜”。很快,他“读书狂”的名声就远近闻名。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九,被同学和乡人称作“刘九书柜”。从讲解员的娓娓讲述中,同学们认识了一位特别喜欢看书,常常废寝忘食的少年刘少奇。
正当刘少奇在炭子冲附近读私塾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辛亥革命。队员们从一本《辛亥革命始末记》开始了解刘少奇从小立志的故事。
接着,刘少奇纪念馆小小志愿者欧阳铱诺声情并茂地为砂小的队员们带来刘少奇《改名言志》的故事:刘少奇出生时,父母按刘氏家族谱系排列,给他取名绍选,字渭璜,意思是渭水之璜。1915年,刘少奇参加完声讨袁世凯的斗争后,将自己的名字“渭璜”按谐音改为“卫黄”,表达了保卫炎黄子孙、振兴中华民族的志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激励了青年刘卫黄的革命决心。他认为作为炎黄子孙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应当少有奇志,于是改名“少奇”。从此,刘少奇的名字,就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家乡炭子冲时,刘少奇曾作过一首朗朗上口的励志诗——《小树两边栽》。如今,这首诗已经铺成了曲。在纪念馆黄俊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学唱了歌曲《小数两边栽》。
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砂小乐团的动情演唱中,大家追寻着刘少奇的足迹,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质,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据了解,刘少奇故里管理所将与砂子塘小学深入开展“十一”党建活动,聚焦中队辅导员的主责主业培训。砂子塘小学还将设立少先队校外活动基地,校馆共建培养一批批优秀的红领巾小小讲解员,让他们在湖湘大地上发出时代少年之声。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