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方出奇制胜治湿疹

  大众卫生报   2022-09-29 09:50:15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9日讯通讯员  吴超辉 )衡阳常宁市40岁的患者彭女士(化名)近期因左脚红肿糜烂到常宁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科就诊,该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何年红利用中医经典方“甘草泻心汤”治疗,6付中药就控制了病情,彭女士随后康复出院。

彭女士2年前因车祸造成下肢瘫痪,1个月前无缘无故就出现左足背瘙痒和红点,进而发展到水泡糜烂渗出,用了各种软膏涂擦都没有好转,慢慢地皮疹扩展到小腿前部和左足前部。入住常宁市中医医院时,彭女士左足部已糜烂严重,左小腿胫前皮肤布满零散的丘疹,皮肤溃烂处伴随渗出、结痂及红肿。中医诊断为湿毒疮、湿热内蕴证。

湿疹发病原因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为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中医称湿疹为“湿毒疮”或“湿气疮”,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等特点。表现为红疹、红斑、色素沉着、皮肤浸润增生、水泡、角质化等症状。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内因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有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

湿疹的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湿疹是脏腑失调和肝胆郁火、脾湿不化、冲任不调、血虚风燥均而发病。在治疗上,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脾虚血燥型、热盛型、湿盛型三种。

脾虚血燥型:脾虚血燥,肌肤失养。多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损以“厚”为突出特点。皮肤粗糙肥厚,相对局限,有明显瘙痒,有抓痕、血痂,可伴色素沉着。可有身倦乏力、食纳不香、失眠多梦等。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缓。用“健脾润肤汤”加减,来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热盛型:湿热内蕴、热盛于湿。发病急、病程短,相当于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状如涂丹,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疙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抓后痒痛相兼,渗出不止。常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因内热炽盛,蕴湿不化,或兼感毒热或风热之邪,继发感染或外感风邪,风湿热毒搏结,薰蒸肌肤而发。用“龙胆泻肝汤、清热除湿汤、清肤合剂”等。

湿盛型: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多见于急性湿疹及体弱脾虚患急性湿疹者。表现为皮肤轻度潮红,有淡红色或暗红色粟粒状丘疹、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反复发作者,痒重抓后糜烂渗出不止。可有胃脘满闷,饮食不香,口中黏腻,口渴而不思饮,身倦乏力,女性白带清稀,淡而不臭,便不干或先干后塘,小便清长。用甘草泻心汤加味。彭女士是典型的湿盛型湿疮,所以采用了中医经典方剂“甘草泻心汤”和苦参、白鲜皮加减煎汤内服,外用生理盐水清洗。

何年红介绍,中医经典方剂在治疗疾病上往往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功效,甘草泻心汤为《伤寒论》中经典名方,以甘草为君药,为中医临床治疗消化道疾病和白塞氏综合症的主方,在临床上研究发现其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提高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除对渗出性皮肤病如湿疹、疮疡等疗效突出外,对口腔溃疡效果也非常好。

一审:王璐

二审:尹慧文

三审:汤江峰

责编:涂诗卉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