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笔记【4】活到100岁·其实很简单

汤江峰   新湖南   2022-09-23 15:28:42

从古至今,热爱生命,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美好的期盼和热切的追求。

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到底有没有奥秘?作为健康专业报记者,我曾采访过诸多长寿老人,100个长寿老人,就有100种不同活法,生活习惯尽管五花八门,但并不复杂。

在长寿老人的眼里,健康长寿很简单,而且人人能做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养生不要刻意追求,也没有什么禁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其自然。

2012年4月,湖南省老龄委等单位评选出“湖南十大寿星”。排在“十大寿星之首”田龙玉118岁,年纪最大,湘西土家族人,看上去像个80多岁的老太太。她住凤凰古城青沙湾巷侄孙女的家里。田老爱爬楼、走路。她住在2楼。“她每天要爬楼梯,喜欢睡在上面房子里,说是空气好。”侄孙女说,她还经常到街上转转,常常一个人出去,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不时与熟人聊聊。

“十大寿星中,个个并没特别之处,但人人可爱有趣。”时任湖南省马王堆医院院长戴爱国聊起寿星来,饶有兴味。他说,郴州市宜章县112岁的余春姣,五代同堂,全家70多口人,她特别爱干净,爱打扮,每逢晚辈们要和她照相时,她特意用手整理衣服,对镜理头发。老人长孙说:“奶奶年轻时是村里一朵花,老来爱俏了,是远近闻名的俏婆婆”。凤凰县111岁的侯满金爱唱歌,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看到客人上门,就高兴地唱起山歌,乡里人笑她是“人来疯”。她却毫不在意,嗓门反而更嘹亮,唱得更起劲。

2011年,我随“红色追寻”采访团采访怀化通道临口镇96岁的“离散红军”邹盛栋,老人身上多处枪伤,左眼被敌机打瞎。他生活俭朴,一日三餐,十分清淡,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就可以果腹,而且嗜好抽烟。小儿子邹运华说:“爸爸很少得病,连感冒都很少。过去,家里条件不太好,为节约柴火,爸爸长年坚持用冷水洗脸、洗脚和洗澡。现在条件好了,用冷水的习惯却没有变。”

其实,邹老这样做,蛮有科学道理。医学专家说,冷水浴能使人肌肤紧密,腠理坚固而使身体抵抗外邪的内在能力大大增强。

曾参加过对日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昆仑关战役及印缅境外会战等战役,102岁宁乡市抗战老兵李菊先,谈起长寿秘诀,老人说得很轻松,长寿没有什么窍门,我还有一些不良嗜好,抽烟、喝酒和嚼糖果等,但有几条,我做得比较到位。

李菊先老人说,一是雷打不动的信念。我当兵只有一个信念,打倒日本鬼子,以身报国,要把鬼子赶跑了,才能回家。想到打日本,我浑身发热,不怕死不怕苦,只管往前冲。二是爱看抗日影视片子。每当我看到中国军民抗击日本鬼子的场面,感觉很过瘾,又解恨。三是喜食粗茶淡饭。忍饥挨饿的战争年代,饥不择食,锻炼了我的肠胃消化功能。如今生活富足了,我仍然喜欢萝卜白菜。四是爱爬山走路。我是学裁缝的,走村串户做生意,不管多远,我背着缝纫机,走路去东家;当兵时,南征北战,行军一路小跑;80多岁,我还步行去沅江看望抗日老战友。

(湖南老兵之家志愿者看望抗战老兵李菊先老人)

96岁的沅陵刘三桂是位功勋卓著的老红军。在外孙女李晶的印象中,外公精神矍铄,干净整洁,一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连起居室里物品的摆放,也十分有条理,军人风范一生没变。外公不奢美食,也爱抽烟喝酒,但都控制了量。喜欢动脑,每天看书,特别爱看描写红军战斗故事的文章,看到自己的喜欢的地方,还用红、蓝笔标记,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每天2个小时的麻将,那是外公的“娱乐”项目。别看他年纪最大,但他手脚麻利,出牌敏捷,70多岁的牌友都夸外公“脑壳转得快。”

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寿星们生活方式和习惯大同小异,饮食上不挑肥拣瘦、好粗细搭配;起居上早睡早起、讲究卫生;为人上乐善好施、疼爱子孙。虽然他们平常足不出户,但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帮助儿女做一些看家护院、扫地等轻微家务,乐此不疲。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邓景贵教授曾参与“十大寿星”体检,有关寿星的长寿养生“套路”,他颇有心得:“一是这些寿星基本都居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贴近大自然,远离闹市,活得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二是热爱劳动、身体力行。坚持自己洗衣、做饭和喂鸡喂鸭;三是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按时用餐,按时睡觉和起床,从不偏食,爱吃蔬菜,一般吃七八成饱。四是大多有长寿的家族背景,父母、兄弟姐妹都高寿。更重要的是,寿星们豁达善良、乐观开朗,从不钻牛角尖。他们都经历了时代变迁,或多或少的坎坷,甚至亲人离去的悲伤。但是,他们都能够适时地调整心态,积极生活。”

如今,社会老龄化时期来临 ,“养生热”也及时跟进。针对“重术轻道、舍本逐末”养生现象,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朝曦说,中华养生之所以称为“养生之道”,不称“养生之术”,是有道理的。养生的灵魂在于悟道、明道、遵道。所谓道,就是规律。大道,就是大规律。那么,养生之道在哪里呢?在于两个字——顺天。顺天,也就是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什么呢?潘朝曦教授认为,首先是顺应自然节律。如夏天天热,人毛孔大开,出汗散热。你却用空调把室温调成如同春天或秋天,甚至冬天,把热留在体内,把寒气朝体内赶,则必然生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切动物乃至植物都应遵循的时间节律。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夜作日息则必然生病。你吃什么补药,练什么神功都无济于事。

其次是顺应生命规律。从远古燧人氏开始就用火,以熟食为主。这在人体肠胃已形成规律,并且古人也指出多食生冷易伤脾胃。而你却按某些所谓养生专家的说法,长期大吃生茄子、生泥鳅、生萝卜,与生命规律对着干,你不生病谁生病?顺应规律是道,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做,怎么动,是术。术应服从道。否则,术就失去依归,并易转为害。大众热追的往往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忘记道。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于急功近利的驱使和轻道、昧道。

生命是一种积累,从现在开始,积累健康;长寿是一个过程,一种境界;健康长寿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活到100岁,其实很简单。(大众卫生报全媒体记者 汤江峰)

责编:汤江峰

来源:新湖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