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毛忠民:留在记忆深处的醋萝卜

  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11 08:28:29

离开家乡湘西吉首已经二十多年。但小时候吃过的醋萝卜,那酸爽脆甜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记忆深处,难以忘怀。

湘西民间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老窜”。因为萝卜易于种植,产量大,所以醋萝卜是最常见的酸食。而醋萝卜也是我的最爱,只要回吉首,醋萝卜是必吃的小食。据说在吉首味道最好的是“吕姨醋萝卜”,这家店位于老城中心,一回到吉首,兄弟姊妹都知道我好这一口,要不就买回来大家共享,要不就会邀着一起去吃——他们和我一样,从小吃到大,哪家的萝卜做得好都能如数家珍,有时候甚至于尝试着自己做,只要有合适的酸水,把萝卜切成厚薄适宜的片儿,加上一点儿冰糖,夏天,只要两三天,冬天,放在空调房里,个把星期就可以享受到醋萝卜的美味儿了。

现在的醋萝卜店,不仅仅只卖醋萝卜,还有苹果、菠萝、海带、土豆、魔芋豆腐等等都可以用各种拌料做成一份可口的美食,典型的快餐式销售。但不论品种怎么增加,还是醋萝卜最受欢迎。

考验醋萝卜是否好吃除了萝卜要酸脆爽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辣椒粉要香。辣椒粉的做法有点儿复杂,辣度中等的红辣椒晒干,然后用擂钵捣碎,接着用菜油炒香,加上一些盐,辣椒粉香味浓郁的关键就是里面的辣椒籽儿,咬碎了,满口留香,回味悠长。

现在快餐似的营销,看似可以很快就得到一份美食,但是,我却很怀念小时候那种售卖的方式。将加工后的辣椒粉放在一个大土瓷盆里压实备用,然后把挑选好的酸萝卜放进辣椒盆里。卖主一手拿着一双筷子,一手拿着一个三四寸高的天然木质小勺,说是勺,其实就是一头短一头长的像“✔”的小木头叉,筷子和勺互相配合,不断翻转、按压着粉红的萝卜片儿,让萝卜的两面都均匀裹上辣椒粉儿。这时候,站在一旁的买主就开始咽口水,不论你买几片儿,都会用一个瓷碗装好。有时候只买一片,就直接用两根手指头抓着,每一口吃下去都能够感受到萝卜的脆甜和辣椒的清香。很快享受完毕,手上残留一点儿辣椒,还要放在嘴里舔一舔,手都不用洗了。

不论是在县城还是在乡里赶场,只要有人群来往的地方,就会有醋萝卜的摊子。尽管各家泡制的方法不同,辣椒的炒制也不一样,但酸爽脆甜,再加上辣椒的清香,使它成为普通百姓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湘西人擅长制酸,喜欢吃酸是有源头的。古代苗家人都住在深山老林,那时盐是非常稀有的物质,价格昂贵。相传一位先祖将淘米水放进摆在灶上的坛子里,几天后,老人将已经发酵变酸的汤水取出一尝,感觉酸爽可口,于是,将它和蔬菜、肉类等一起煮食,发现酸食不仅下饭还可以替代盐巴,吃了以后浑身就有了力气,也许这就是“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老(lǎo)窜(cuān)”的来历吧。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学着制作。那时制作酸汤是用来替代盐巴,但后来腌制酸食主要是便于食物保鲜与贮存,在食物短缺的季节腌制的食品就成了餐桌上的主打菜,但是在食物充足的时候,人们制作酸食纯粹就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了。

现在不论城乡,很多家庭都有几个酸菜坛子,包谷酸、大头菜酸、胡葱酸、茄子酸、酸藠头、酸白菜等,都可以自己制作。现在是夏季,正是出长豆角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些青嫩的豆角自己做酸豆角,酸酸脆脆,与早餐的稀饭是绝配,作为一道下饭菜也是美味。

酸,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文化。去湘西,一定要尝一尝这些当地的美食,湘西之行才算完美。

(一审:李孟河 二审:李寒露 三审:彭业忠)

责编:李孟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