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故郡唱丰歌丨安仁县“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31 09:48:16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秋天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在神农故郡安仁的田间地头,曾经播种的希望,正一点一点看到回报……

2021年安仁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0.8%,获评全国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安平镇桥石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安仁大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连串的国字号荣誉,是安仁“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印记。近年来,安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唱好现代农业“重头戏”,农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乡村产业融合主体竞相迸发,呈现出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今日安仁,叠翠流金,村落静美人和谐,产业兴旺奏欢歌。放眼望去,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农家别墅焕发新颜,一个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游人如织,一粒粒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生新的希望,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写满了丰收故事……

粮食安全有“粮”策

艳阳照方田,和风抚新穗。

时下正值晚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在安仁县永乐江镇禾市村的田间,种粮大户阳功祥熟门熟路地打开微信小程序“天鹰农业服务平台”,在上面挑选植保无人机,在作业面积上填写了200亩水稻田,并准确定位农田的位置,预约了上午10点进行作业。

十点整,专业无人机机手带着设备准时上门服务。前进、转向、掉头……只见装载着农药的巨型无人机沿着田垄走向往来飞翔,将一道道白色药雾均匀喷洒在禾苗叶面上。

▲沃野良田

“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务农也变得轻松。”阳功祥说,“以前这同样的地,需要二十多个人工作两天才能喷洒完,现在无人机一天就能搞定,并且农药和化肥的喷洒更加均匀,水稻产量肯定会增加,我们效益也更好。”

农机作业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力,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但囿于采购成本、日常维护、技术普及等多种因素,很多农民还没有条件购买和使用农机装备,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就不能借助农机助力生产。

在安仁,“一村一机、共享农机”这个新名词出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农民在家里通过微信预约、在线下单等方式,就可以预约植保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手携机上门提供服务,农民穿着皮鞋就可以种田,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村一机、共享经济”掀起了消费新潮流,“一村一机、共享农机”也当仁不让地成为农业生产新模式。如今,安仁的农机作业服务成了不少农户争抢的“香饽饽”,生平米业、鑫亮农业、犇犇联合社、天鹰合作社……一批提供农业服务的企业和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日渐普遍。

今年,安仁县作为郴州市唯一、湖南四地之一上榜2021年全国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在此之前,安仁县是2019年、2020年湖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从全省到全国,安仁只用了3年时间。三年里,安仁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58.6万亩,服务小农户7.19万户,占比82%。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从过去的“干不完的活”到现在的“甩手掌柜”,安仁农业服务社会化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驰骋纵横,促使农民向“新农人”转变,一幅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的美丽画卷近在咫尺。

除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粮食安全,同样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保障。

▲水稻灌浆

近年来,安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全县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土地由“零”变“整”、由“小”变“大”规模开发,并进行“小改大”“弯改直”“高改平”,鼓励支持“稻-鱼(鸭)、稻-油、稻-菜、烟-稻”等生态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端稳“饭碗”,安仁有“稻”。截至8月上旬,安仁县在早稻种植面积实现25.0953万亩的基础上,晚稻又落实种植面积25.7万亩,双季稻面积居全市第一。同时,安仁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保障好粮食安全最根本的生产能力,共摸排16132亩撂荒耕地,2021年完成治理15463亩,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完成复耕面积669亩,100%完成耕地抛荒整治任务。

“稻”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近年间,安仁县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守好粮袋子,乡村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坚实,道路越来越宽广。

特色产业节节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作为“湘南粮仓”的安仁县,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成就了粮食种植的悠久历史,积淀了浓厚的稻米文化。

在这里,沃野平畴的稻田就是最为动人的风景,那滚滚的稻浪承载着年丰时稔、穰穰满家的殷殷期冀,寄托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深深祝福,凝聚着安仁这个农业大县在守住粮食产能底线的同时,对“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远见之光,有效促进了粮食产品标准、质量和品牌的协同发展。

目前,全县共有省级以上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2家,“安仁大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湘皇”牌大米荣获湖南名牌产品,“生平贡米”荣获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交易会金奖,其系列大米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定为“放心米”,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绿色食品”,获国家专利28项,神农贡米、金丝苗米、粒粒香米等特色粮油品牌崭露头角。

神农故郡,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旺。安仁县抓牢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这个核心,推动了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齐头并进,实现了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相统一。

▲鸿展实用菌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装袋菌包

始于粮油,但远不止粮油,安仁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故事还在接续上演,主角亦从大米换成了蔬菜(食用菌)。

初秋,暑气未消。在安仁县安平镇坪上村安仁鸿展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一座座食用菌大棚鳞次栉比,生产加工车间里,机器不停运转,20多名工人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拌料、装袋、搬运等工作有序进行,一派繁忙。

“以前,我们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四处打零工,现在在这里务工,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村民们美滋滋地说。

“我们产业种植规模现有52亩,是安仁县唯一一家集食用菌鲜品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销售配送四位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链生产的企业。”鸿展公司负责人袁晓洪介绍,食用菌产业具有种植周期短、劳动强度小、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可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尝到种菇甜头的农民们,纷纷开始食用菌种植,在安仁,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产1000万包,年产鲜菇3万吨,“安平、金紫仙”食用菌特色小镇声名鹊起。

金秋的颜色,除了金黄,还有绿和红;丰收的季节,除了菌,还有菜和瓜果。

近年来,安仁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全县蔬菜复种面积12.2万亩,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4.9亿元,形成了以食用菌、芦笋、食用百合、韭菜薹、紫苏、香椿等高端化、高技术的特色蔬菜产业为亮点,辣椒、茄子、豆角、白菜等日常刚需菜为基础的产业格局。规模以上蔬菜基地特别是食用菌外销率达98%以上,主要销往长沙、广州、深圳及杭州、上海等地。

莫道农家无宝玉,沃野千里遍是金。如今的安仁大地,一个个种粮大户、一家家优秀龙头企业竞相涌现,一张张农民的笑脸写满幸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正在变为现实……

美丽乡村入画来

一条条笔直的马路串联起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农房,屋场院落干净整洁,燕语呢喃屋檐下,蜂蝶翩跹花丛中……俯瞰初秋的安平镇桥石村,美丽宜居是最醒目的“标签”。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几年我们村变得这么美了!”从外嫁到桥石村的村干部李小兰由衷感叹,没想到昔日破败、偏僻的小山村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前些年,桥石村没有水泥路,村里没有产业,村民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在外地定居,村里只剩下老人。“嫁过来第一天就想回去。”李小兰笑言。

▲美丽宜居村庄桥石村

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全村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组道路16公里,新建了村小学教学大楼、农贸市场、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架通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安装路灯120多盏;公路两旁栽种风景树2000多株;园林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河道护堤5000多米。昔日的旧村庄华丽转身蜕变为新时代的新农村。

青山绿水中,屋舍田野间,美丽乡村的魅力不断迸发。桥石村的嬗变是安仁打造新时代美丽宜居乡村的“样本”。近年来,安仁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村庄清洁行动为重点,以“三清一改”为抓手,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保障,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此唱响了荡气回肠的乡村恋歌。

建设宜居乡村,向脏乱差开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危旧房拆除、农村厕所革命,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掀起一股清新之风在辽阔田野中吹拂,村民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建设宜业乡村,向“白富美”看齐。安仁乡村面貌变了,浓浓的乡愁成为都市人疲惫心灵最佳归属,带动一个个致富项目争相冒头,连接美丽景区、联动美丽产业,搅活乡村经济。“绿水青山的问候”终成“金山银山的收获”,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业农村发展步履坚实,美丽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如今的安仁,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一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秩序、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在千里沃野之间展示出无限活力。

责编:李嘉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