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05 23:19:22
策划/刘永涛
撰文/欧阳林
摄影/徐典波 欧阳林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街头巷尾的喧闹
曾是岳阳最早水产批发市场——鱼巷子的真实写照
可曾几何时
这条老街
褪去昔日光彩
变得破旧不堪
而今
岳阳打造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
鱼巷子迎来新的春天
踏上宽厚的石板路
穿梭高低错落的青砖黛瓦中
便已觉身处历史烟云间
8月5日夜
洞庭渔火季大幕开启
市井烟火、璀璨烟花
共同映照
鱼巷子更为特别
岳州窑、岳州扇、蛋雕、金银花丝、川山毛笔、乌木等等
岳阳“非遗”
从历中深处走来
静静地
在这条小街上
抚慰今朝
予以灵魂的滋养
繁华中的安静
安静中的繁华
再现街巷
文脉
从此,在岳阳大地上
生生不息
与新湖南一起,来岳阳鱼子巷,对话“非遗”吧!
岳州窑
古代瓷窑之一,位于湖南湘阴县城内。
此次在鱼子巷湘阴展厅,湖南双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云辉特别布置了一方席地,让高贵典雅的岳州窑瓷器流光溢彩。
保护和弘扬岳州窑文化,是周云辉一直最关心的事儿。
近年来,双塔文化公司创新开发出品了一系列岳州窑茶具、餐具以及具有湘阴旅游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50多款,都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他希望能把岳州窑的古朴韵味、神秘风采让更多的人知晓。
岳州扇
以湖南本地产的优质竹子为扇骨,牛角为钉,宣纸为面。
在鱼子巷岳阳县展厅,今年70多岁的刘正文正带着儿子刘岳军,布置现场。
该展厅内,最长的扇子达1米,
展开后1.8米,忙得大汗淋离的刘岳军一个个说着扇面上的故事——
柳毅传书、范仲淹与岳阳楼记、二妃传等。
“每一把扇,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把扇,都是香妃竹制成的,而香妃竹,纹路各不相同,所以每所扇,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起这始于明末清初的岳州扇,刘岳军颇感自豪。
云溪蛋雕
蛋雕是用雕刻的手法把鸡、鸭、鹅、鸵鸟、鸸鹋等各种飞禽的蛋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
通过选蛋、洗蛋、阴干、绘图、雕刻、清洗、装饰等多个步骤,
以阴雕、阳雕、浮雕、透雕、镂空等不同的雕刻手法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赋予作品不同的精神内涵。
张志敏是云溪蛋雕的传承人,他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每次带学,他都会把这项技艺传授给他们。
现场有一个蛋雕,上刻有最修修缮过的岳阳楼,而其背面,还有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岳阳楼。
“花了多长时间?”
“两个月。”张志敏说,“每晚要花三四个小时,静静地雕,但我觉得值。岳阳楼,是我们岳阳人的骄傲。”
金银花丝
这里的金银花丝,可不是吃的金银花,
而是用金与银作线,在千丝万缕的勾勒交错中,
在上下穿梭、左右堆砌之间,
用一双素手,把每一份匠心都绕进作品中。
平江人吴降珠从小就跟着父辈耳濡目染学习制作技艺。
如今,他还带了两个弟子,一个33岁的男弟子吴柱风,一个27岁女弟子陈安安。
“这传统工艺特别难,在焊制过程中,稍不注意火候,银丝就会溶解。”陈安安说,“但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我希望能够学好它、传承它。”
现场,我看到一个用金银花丝制成的碗,这碗,用玻璃罩护着。
我问:卖多少钱?
“30万元。”
对我来说,这纯属天价嘛。
但,若你去瞧瞧,
你就不得不惊叹它制作的精美。
我得知,几乎所有的岳阳“非遗”
都来到了鱼巷子
在此,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若是还不过瘾
不如现场去感受
千年文脉的
弦歌不绝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