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02 14:52:21
文/刘志宇

“岁月流转,情怀永恒,38年初心如磐,李校长平凡的一天里六个不平凡的‘闹钟’感动着身边无数人,也不断激励着他将初心变恒心,把使命当生命,矢志前行,为党的教育事业继续奋斗!”雨湖区教育系统微党课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高的个子,秀气的瓜子脸上扑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鹤岭镇陈蒲学校的杨亚天老师正在台上娓娓地讲述着李景文校长的先进事迹,座无虚席的会议室里,不时传来阵阵对李校长由衷地敬佩以及对台上这位年轻人真诚的鼓励的掌声。
五分钟微党课讲述刚停,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响起,经久不息……
“一等奖,肯定是一等奖!”会议室里紧接着传来了赞叹、猜测、期待、肯定……
不负众望,颁奖仪式上,小杨登上了一等奖的领奖台。灯光照在那张年轻的面庞上,英气逼人,熠熠生辉。
“书记,你们总支的杨亚天去年被评为了‘红烛先锋’,‘红烛先锋’是优秀党员中的优秀,今年你们又推荐她参评优秀党务工作者,原则上这样的先进是不能够连评的。”教育局负责党务工作的负责人打电话给中心校总支书记。
小杨分配到鹤岭镇中心校工作虽然还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她事事处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评优评先,大家自然而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不能连评”的原则在她这里破例了。
“好的,明天我就去报到。”就在杨亚天刚刚分配到鹤岭镇工作不久,中心校辖区内一所偏远农村学校急需一位年轻教师,经过全面考虑,中心校决定从本镇选派一名年轻教师去该校支教,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可大家都对这个艰巨的任务望而却步,无奈之下,最后中心校校长打电话给小杨,没想到的是,小杨居然想也没想就满口答应了。
“好咧,蛮好的。”小杨在更加偏远艰苦的乡村学校支教几个月以后,有人问起她的工作生活情况,她总是笑着回答,一脸轻松坦然。
“好什么好,咯是她,要是我就不会去那里支教,那么远,住的地方也没有,每天上下班还得开车四五十公里,迎着星星出发,披着月亮回家,一日三餐还得自己解决,没有办法,早餐就到路边粉店吃,中餐从家里带到学校吃,下班以后回到家,吃的都是冷饭冷菜。”同事们都忍不住不停地替小杨倒苦水。
杨老师是通过招聘分配到鹤岭镇的,她们那一批分配来了十几个教师,她被分配到了最为偏僻的白冲学校,可她没有半句怨言,背着简单的行李,坚定地踏上了那通往学校的崎岖不平的山路。通往学校原本有一条水泥路面的县道,因为年久失修、加上附近采石场重车的碾压,道路坎坷不平。当时,杨亚天还没有学习开车,只能星期日乘同事的车到学校,星期五放学后又乘同事的车回家。同事也是刚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每次在狭窄的乡村道路上遇到对方来车,同事只好将车停下来,下了车,站在车子旁边等待着热心的路人帮助她驾驶避让会车。有好几次,汽车陷进泥坑,都是附近朴实的村民帮忙七手八脚地抬出来的。
学校附近有一个采石场,地下爆破开采石灰石,爆破的时间一般是放学后,或者深夜。夜深人静,大家进入梦乡之时,爆破声总是不合时宜地响起。“蛮好的,学校里有宿舍,校长安排好了我们几个老师的一日三餐,只是晚上时不时地被爆破声惊醒。”开学不久,上级领导到她们学校检查工作,了解新分配来的教师生活工作情况,小杨笑着说,艰苦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一点也没有影响她从事教育事业的初心。
小杨老师刚分配到学校,学校校长就安排她任四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还任教五、六年级英语。尽管所教科目繁多,工作任务重,但工作安排来,小杨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在此期间,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休婚假,班级缺少人管理,小杨老师又自告奋勇,每天守着他们班学生午睡、学习,带着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打扫卫生。学校三年级班有个残疾儿童,行动不便,吃饭都只能端到教室,小杨老师每天都提前五分钟去食堂准备好热乎的饭菜装好送给她,风雨无阻,天天如此。
“好的,谢谢您及组织的信任与厚爱,我一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盼。”去年12月,中心校接到区教育局领导的电话,通知小杨作为雨湖区代表队的成员去参加市“学习强国”学习达人挑战赛。虽说时间紧,任务重,小杨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接到电话后,小杨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区教育系统的“学习达人”刘富婷,向她请教做题的方法。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小杨从最开始15分钟只能连60道题,到慢慢地能连100、200甚至300道题。小杨刻苦练习,除了工作、吃饭、睡觉时间,都拿着手机反复地做题、背题,每天都训练到凌晨一二点才休息。
比赛那天,小杨沉稳应对,15分钟内完成了215道题,小杨所在的代表队获得了市三等奖的好成绩,小杨的个人成绩在代表队中也排名第二。身为共产党员的小杨,经常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话挂在嘴边。
参加工作还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小杨就在赛课、论文评比中频频获奖,她还被评为了“区级师德标兵”“红烛学习先锋”的光荣称号。
细节之处见人品,小事之中见真章,在党的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中,有自己在工作岗位中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地延续与创新,有前辈们倾尽全力地扶持与滋养,小杨老师这枝新竹定会发出春天清脆的拔节声,定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茁壮,定能成就葱郁幼竹绕池的和谐与美妙。

责编:刘芬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