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希望种子,坚持“寓教于乐”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团队助力垃圾分类幼儿教育

    2022-08-29 15:12:00

它拥有积木块一般四四方方的外观,憨态可掬的垃圾分类吉祥物占据了四个角的垃圾桶,仿佛是在守卫着一方天地;圆形的小池,因着天蓝的底色,像是一片小小海洋,水波荡漾,波澜起伏。八爪鱼、河豚、乌龟…… 各类“海洋生物”在其中遨游,与此同时,却也有许多“垃圾”随着波浪在翻涌、碰撞,遮蔽了“海洋生物”的身影。

在“慧分类·惠潇湘”湖南省生活垃圾分类创新创意大赛IP 衍生产品设计类铜奖作品中,有这样一个大型实体作品,它把保护海洋和生活垃圾分类融于一体,让小朋友们在垂钓与捕捞的快乐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教育,它就是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团队的作品《拯救海洋计划》。

IP 衍生产品设计类铜奖《拯救海洋计划》)

凝聚团队心血,聚焦幼儿教育

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是一条长战线,时间长、涉及人群广。比起广撒网,团队认为,还是要精准到某一类人群,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宣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育要从小抓起,学龄前阶段是儿童养成垃圾分类生活习惯的关键期,那么为何不尝试针对儿童做有利于垃圾分类教育的教具产品呢?

“我们确定做教具之后,一开始打算做一系列文具,但又觉得有点普通单调,就放弃了。当时大家都没什么思路,我突然就想起了小学的时候经常在街上看见很多的小朋友玩那种‘捕鱼’的游戏,恰好我也经常会关注到一些海洋生物误食垃圾或者是被垃圾缠住的生态环境问题,于是觉得可以将捕鱼游戏和海洋垃圾结合一下。” 团队成员曹慧琦告诉记者。

用益智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保护海洋的意识和垃圾分分类的习惯,寓教于乐,能够实现教具的双重功能。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出色的模仿能力,因此,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自己去摸索生活垃圾分类,这样才能顺其自然地使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融于儿童生活底色,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团队成员黄函琪说:“抓住孩子幼儿的垃圾分类教育,就把握了垃圾分类未来是否能有效开展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幼儿教育,寓教于乐,将垃圾分类这颗种子从小培育在孩子们的心里,在不断‘浇灌’下,形成一种良好习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拯救海洋计划》作品主体部分建模)

相扶共执手,钻研渡难关

作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19 级文化产业管理一班的学生,团队成员们在大三下学期正好遇上了C4D 建模这门课程,于是边上课学习边参赛。“这个作品从产生创意到完稿差不多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期间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由于我们第一次接触建模,技术上并不是很成熟,总是遇到步骤明明没错但就是做不出理想效果的情况,真的很让人抓狂,一度怀疑人生。”团队成员曹巧苦笑道。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尽管遇到了许多出人意料、让人措手不及的困难和问题,但团队从来没有想过要就此放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团队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成员黄函琪、曹巧、曹慧琦、毛小翠、张益霞,在团队中分别负责有害垃圾、其它垃圾、海洋生物模型、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模型的建造,她们遇到不顺利的地方就随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或是联系老师请教解决方法,正是这样知难而进的精神以及乐于学习、虚心请教的积极态度使得她们设计出了达到预期的作品,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们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团队创作过程中的建模:小章鱼)

(团队创作过程中的建模:小乌龟)

参与比赛勤思考,垃圾分类新认识

记者在询问团队对湖南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怎样的印象和认识的时候,团队成员认为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 “现在许多高校寝室区域的垃圾都不太有专门分类的垃圾桶,就算是我们想进行垃圾分类,也无处实践。”团队成员毛小翠还提到,垃圾分类工作的欠缺主要集中在宣传传播的渠道较为单一、受众范围小和宣传影响不够有力三个方面。

“这次湖南省生活垃圾分类创新创意大赛的举办,扩大了垃圾分类知识科普的传播面积,助力了省生活垃圾工作的开展。”毛小翠向记者分享她的亲身经历,“参加完颁奖典礼后在地铁上我们遇到一位五岁的小朋友,他看到我们手机里大赛官方IP 形象的照片时,能够根据IP 形象上的垃圾分类标识准确地说出它们分别代表哪种类型的垃圾,还能列举一些代表性的垃圾,确实让我们挺惊喜的,所以我认为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是在不断加强的。”

对于本次大赛,成员张益霞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次大赛举办是十分有意义的,能够以征集创意创新作品的出发点去宣传垃圾分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俗话说‘说的好不如做得好’,垃圾分类大赛正是以实践的方式去践行着全民垃圾分类理念的前行者。”

(团队成员合影)

(撰稿 李心源 周绮芃)



责编:王灵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