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12 21:10:11

文/长沙市开福区东风小学 张玲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

更有寒蝉唱不休。

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立秋是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秋,是成熟与内敛的象征,是清寒与廖廓的外显,是秋月朗朗,鹊桥飞渡;是枫叶潇潇,秋蝉默默。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夏日热风肆掠的时间渐渐减少,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伴随晨光的将会有氤氲雾气;而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将开始鸣叫取代夏蝉的聒噪;整个立秋节气,就好像是夏天在静静离开,留下不舍的脚印。

丰收的季节里,在每家每户的晒台上,大竹盘里晒着红艳艳的辣椒,金黄的南瓜和大豆,还有那刚采摘来的皇菊,阳光穿透薄雾照射在彩色晒盘上,与粉墙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结合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相传民间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有点儿真实版“偷菜”的意思。为了图个好彩头,丢了“秋”的人家从不叫骂,即便晚上“抓”到了“偷瓜贼”也多一笑而过。孩子“摸”来不同的蔬果,还代表着不同的寓意,而被“摸”的人家也代表着丰收。

“偷摘”者多为调皮的小孩。此夜,家长放纵孩子到别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是摘得葱,则认为小孩长大后能聪明,如果是摘得瓜,则认为以后小孩吃喝不愁。

在小孩们外出“摸秋”时,家长们一定会再三嘱告,可偷摘,也可偷吃,也可偷带一点回家,但一定要注意不可毁坏庄稼。否则,明年不准“摸秋”。

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或独自行动或成群结伴,到别人家的田地里“摸”些新鲜农作物。在有些地方,大人会让小孩到别人家的田中摘取各种农作物。

现在虽然没有这样的环境条件,而且这样也不是很“可爱”,但我们换一种方式感受这个习俗,到菜场、水果店,认识各种秋天的瓜果蔬菜,住在农村的同学更可以走进菜园,和这些“朋友们”来个“亲密接触”,是不是很长见识呢?

啃秋,又称“咬秋”。“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使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孩子们狼吞虎咽,笑声不断,将“秋老虎”吞进肚中,希望早点送走“夏火”,迎来秋天的凉爽。

而农人们的啃秋,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他们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寓意着五谷丰登。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富有诗情的时刻。酷暑已尽,人人喜凉;未及深秋,不必生悲;绿意将褪未褪,草木将黄未黄,伴着明亮而不毒辣的阳光,品尝最宜人的自然。

秋是内敛的。当我们经历了年少轻狂,青春躁动,慢慢地学会了藏起尖锐,学会了包容生活。于是,云淡风轻,月白清明。正如这秋天的来临,秋高气爽,月明星朗。在饱满中,执着而勇敢,安静而内涵地绽放。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