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语者:对传统建筑的巡礼,是对人类文明的致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04 17:25:39




在钢混建筑大行其道的今天,如翚斯飞的中国传统建筑,似乎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中国人的思维定式,认为“礼、乐、射、御、书、数”才是文人士大夫的正统追求,建筑营造和手工艺一样,属于“匠作之事”。

不过,这些年来,像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D)一样的设计机构,在传统建筑领域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辉煌,正在让这种社会的认知,不断改观和刷新。

王澍曾经说过,中国传统建筑永不过时,从他的专业角度看,原因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特殊的平面布局”“环境之美”“自然与真实的建造体系”“依存于完整的社会文化制度”以及“中国建筑特殊的材料、质感和肌理”。

>>

这番论述在HD执行总建筑师、建筑三院院长向显军看来,或许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所谓“在地性”,即从建筑所处的特定环境出发,挖掘和利用当地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自然与人文要素,创造符合当地特征的建筑。

“在地性”不仅要求建筑“因地制宜”,同时需要文化根植与再生,并从当下具体的场地、人、文化及社会等诸多要素思考出发,做出整体回应。

7月23日,在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办的“传统建筑设计机构作品巡回展”上,HD作为承办方,同期推出了“第七届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论坛”,HD的传统建筑团队,以向显军为代表,做了一个有关传统建筑“在地性”的学术演讲,分别归纳了场地的在地性、环境的在地性、文化的在地性、场所精神的在地性、营造方式的在地性、建筑材料的在地性。

从1989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现并入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被分配到HD开始算,向显军在传统建筑领域已整整深耕了30年。

除了稍显古早的岳阳楼,在他进院的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完成声势浩大的落架大修,HD其它名头响亮的传统建筑,如张家界天子阁、宁乡花明楼、湖南一师范、理县桃坪羌寨、湘潭万楼、宜都合江楼、吉首乾州古城、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古丈芙蓉学校、通道转兵博物馆、醴陵望江楼和新华联铜官窑古建筑群等,他都有参与乃至牵头。

向显军身上有老派建筑设计师的一些素养,如他画画得好,素描、水彩、水墨、钢笔速写等,无一不擅。这使得他在做设计时,首要看重的,一定是建筑的艺术性。

同他交谈也是如此,他身上有一种很明显的理性与浪漫交织的东西,不是纯粹理性,也绝非全部浪漫,如果理性是骨,浪漫就是魂,两者如同他笔端流泻的作品,是魂骨相连的状态。

中国传统建筑,只要满足了艺术性这个基本前提,再去考虑“在地性”,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比如让HD声名大噪的湘潭万楼,堪称建筑“在地性”的完美诠释。这一总建面16444.4㎡,长230m,高50.88m,明五层暗九层的仿古楼宇,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屡毁屡建,但不妨碍它一直是湘潭人民心中独一无二的地标性存在。

在湘潭民间,有“万楼兴,湘潭兴”的谚语,一个万字,取“数之大者也,邑从此而大者也”之意,足见其气势恢宏,无与伦比。

万楼的体量,也是经过了严格的视线分析后得出的,因为这种传统建筑,不只是满足旅游观光的需要,更是湘潭这座城市人民精神的显像承载,构建尺度至关重要,太小没有气势,太大容易失衡。

恰到好处的那个点,需要花费无数的求索功夫。很明显,以向显军为首的HD传统建筑团队,最不怕的就是求索。

中国传统建筑的实践事业,虽然核心在于主体结构的诚实表现和比例权衡得当,但也不可缺少恰如其分的细节,如色彩与装饰,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支点之一,这些看似微小的东西,最考验设计师的功力和耐性。

万楼项目的设计师庞旭(HD建筑三院古建筑设计所副主任工程师),提到万楼的一些局部,非常给整体增色。

如“猫弓背”马头墙符号,将整个建筑立面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分割,主楼与附楼沿台基左右穿插,上下咬合,一气呵成,既突出主体,又凸显品质。

以及万楼的所有门窗均采用“万”字花格,雀替、裙板、天花藻井等,又采用莲花图案(因为莲是湘潭市花),马头墙及墀头,都是湖南特有的建筑符号;还有屋面瓦作,以橘黄为主,青灰嵌边,这一系列设计,使得整座万楼造型独特,色调明丽。

可以说,万楼的落定,不仅为湘潭人民重建了一座物理与人文双重意义上的高楼,同时,以其为核心标志的湘潭市河西万楼新区,也因为有了这座楼,整个片区的建设热度得到急速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幢传统建筑,带动了湘潭这方现代城市的发展。

和万楼互为拱壁,构成HD近年传统建筑领域高峰的,还有湖北宜都合江楼。

合江之谓,取长江与清江在此交汇之意。这里原先有一处合江亭,在《古今地名大辞典》里,被列为全国三大名亭之首。于合江亭原址上垒建的合江楼,不仅是宜都市文化地标,更是长江沿岸重要景点。

登临过合江楼的人,或许就能感受到苏轼词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势。

好比中国神话故事里有个词——结界,指的是运用某种超自然力量,形成一个特殊的气场空间。

合江楼就有这种“结界”感。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元201年,刘备曾在宜都设“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地理区位之重要,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和“鄂西门户”之称。

这样一座城,用这样一处雄奇伟岸的楼,去呼应那段煌煌煜煜的厚重历史,可谓恰如其分。

基于这些背景,在设计之初,就有意让它的风格,尽可能靠近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也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合江楼,屋面平直、斗拱粗犷、门窗简洁、正气端方,极具汉风古韵。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平台也一样,每一步都算数。从岳阳楼起始,HD在传统建筑领域的设计实践,一直将“地域考察”视为设计工作中重要的部分,即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当年,合江楼项目中标后,向显军曾率团队,多次前往宜都,去切身体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气场。

“因为这个项目,一面临江一面临城市主干道,我们认为临江面应该做得尽可能恢弘、雍容,保证建筑有足够大的体量,去和浩荡的长江相呼应;而临城面,我们只设计了三层,两侧与现有挡土墙分级平台自然相连,给人感觉更加谦逊和内秀。”

经过细致考量,合江楼原本作为军事要塞的那种纯化的力量与刚强,得到柔化与疏解,从而更加自然地矗立在水天一色之上,经年累月,悦纳长江的壮阔、清江的柔美。

或许是因为今天的传统建筑设计师们窥探了太多传统建筑的精微奥秘,吸收了每一个缝隙里流露出的灵巧之气,使得建筑越来越没有传统和现代之分,或者说两者的界限在日渐模糊。

伟大的建筑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建筑中蕴含着能够超越时代的建造智慧和设计质量。

就像传统建筑虽然看似远离我们的日常,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用到的一些词语:框架、门槛、进阶、高屋建瓴等等,似乎都来自传统建筑范畴,所以对于它的研修,其实能让人更加深刻地懂得自身所处的历史和文化。

迄今为止,HD最好的传统建筑作品,几乎都来自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充分诠释和表达。无论是万楼、合江楼,还是桃坪羌寨,都是充分借助和激活地域环境能量的传统建筑典范。

桃坪羌寨新村,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承担着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千年古堡旅游观光以及桃坪老寨文化延续发展的重任。

HD传统建筑团队以“承接历史、保护历史、创造历史”为原则,根据桃坪老寨“对外防御、对内依赖、文化神秘”的特色,总结了“围、聚、秘、融”四个字,来全程指导设计。

毕竟,传统建筑绕不开的两个评价维度,一个是时代性,因为时代体现了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深厚;一个是地域性,因为地域导致传统建筑形制范式的丰富。

一纵向,一横向,深度和广度并举,如同地理意义上的经纬,一起写就建筑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坐标。

“时代性”和“地域性”同为传统建筑第一性,是最重要的设计策略。桃坪羌寨项目,受限于少数民族文化习惯,相对而言,更强调“地域性”。

即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特征。寨子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地形不规则。

团队在设计时就将低矮的东南部,设计成新村入口大门,并布置有以羌文化雕塑为主题的景观广场,既强调标识性和认同感,又兼顾人流交通与疏散。然后稍高的西南部出口(与老寨的结合过渡处),就设置为以火塘雕塑为主题的萨朗歌舞广场,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了一个集会和体验羌族文化的绝佳场所。

建构这种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应该非常自然和真诚地去寻找一种适合具体建造环境的处理方式。

要达成这种理想状态,需要建筑设计师本人,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有一个全盘了解。

如羌族的民居,之所以不似藏族民居装饰丰富、色彩艳丽,是因为羌族几千年来生活在严寒地区,特别生存条件下的民居,一般原色古朴、装饰简单。

而且羌族是白石崇拜,需要在主室一角布置神位,然后在屋顶女儿墙的转角等位置,放置白石。

可见,传统建筑也好,传统村寨也好,都是基于某种文化下的生产力变迁。

在桃坪羌寨新村项目建成之后,向显军又零零散散去过几次,设计师对于作品的逡巡和回望,总是如斯美好和珍贵,因为有一种对自身“建筑思想”物化后的自得。

当然,有理由自得,桃坪羌寨新村项目,如今已成为理县新地景,也是全国首个以羌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景区“古堡新寨”。

或许这就是传统建筑设计师所要终生研究的课题,尽量去发现被高速进化的城市所掩盖掉的那一部分。

如HD建筑三院古建筑设计所所长廖嘉文提到的,在这个时代,从事传统建筑设计,尤其要注重发掘建筑的根性,通过传统建筑,去构建一种人们对于城市的全新认知方式。

201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廖嘉文很年轻,他所喜爱的传统建筑设计,在这个时代他的同龄人里,是鲜有“同好”的。

但是他说,这不可怕,大众文化追求刺激,做传统建筑,本就要比寻常人更有定力,时代的大潮当然会冲得人左摇右摆、不知所以,但归根到底,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得找到自己的坐标,如同建筑那样,需要协调和平衡。

如果说桃坪羌寨强调地域精神的显现,那么湖南省第一师范则是对场所精神的强调。建筑无非是将场所精神可视化,而建筑师的任务是为人类栖居发展创造有意义的场所。

旧址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师范),因为青年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等曾在这里求学和生活,一直是人们竞相瞻仰的红色文物景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HD曾对第一师范做过一次修整;5年前,HD又做了一次整体修缮,包括传达室、办公楼、礼堂、教学楼、自习楼、新寝室、老寝室、食堂、厨房、浴室及盥洗室、厕所、连廊、锅炉房、火炬楼等13处场所,工程全面、浩大。

众所周知,人们要与建筑产生情感联结,仅靠设计语言其实是不够的,还需要强调建筑里头有关“人”的历史和记忆,也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

设计师在设计时,对于“场所精神”的把握和塑造,是建筑在时代和地域这两大坐标之外,另一个更高维度的东西。

毕竟,我们再怎么强调传统建筑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归根到底,还是不能缺少对人的考量。让每一个时代的人们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一切文明形态的终极目标,当然也含括中国传统建筑。

文 | 曹萍波

(一审:周双  二审:吴希  三审:朱文硕)

责编:吴广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