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推进梅山文化传承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12 09:58:57

朱艳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市考察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要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厚植传统文化底蕴。

作为雪峰山主干、蚩尤故里,湘中地区梅山一带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共同孕育出了影响深远的梅山文化。梅山文化蕴含了尊崇先祖、善待自然的宗教敬畏意识,万物有灵、因果报应的生态保护文化,粗茶淡饭、耕读传家的修身治家理念,独立自强、重义轻利的社会交往规则,吃苦耐劳、奋发霸蛮的地域民情风俗,被学界认为是中华远古文明和湖湘文化的祖源文化之一,辐射远及我国多省乃至海外,是中华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当前,我省应深入发掘、重新整合、活态传承梅山文化,为文旅产业发展赋能。

梅山文化之“承上”,当以文化传统的保护为先。若要梅山文化不“断流”、传承保护不“变味”,首先需要系统性地对梅山文化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考察、征采与整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学界对梅山文化愈发关注,保护传承梅山文化的官方与民间力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并业已初见成效。但保护传承梅山文化并非易事,因为有关梅山文化的文字记载较为匮乏,其文化载体主要依托于舞蹈、歌谣、工艺、科仪等“源于民、藏于民”的民俗。为此,新时代传承梅山文化应讲求保护多元化、研究立体化、整理系统化:梅山文化拥有大量表演类文化遗产,如傩戏、歌谣、武术,可用文字记载、多媒体展示、网络教学等多元化方法,尽可能接近本原地进行记录与保存;梅山文化内容丰富、维度广泛,可从遗产类别、社会分工、史料记载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研究;梅山文化是一种时空跨度大、影响深远的古老文化,对与其相关征采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尤为重要。推进梅山文化数据库建设、信息化归档,不仅可以更好保存现有资料,而且有利于捋清梅山文化线索脉络,为进一步的分析溯源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梅山文化之“启下”,当以文化遗产的活化为重。梅山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流水般具有活态流变性。活态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即努力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而不是听任其“静默”地待在故纸堆、资料库中。近年来,梅山文化的活化复苏工作,主要以政府部门组织举办文化节、民俗研讨会、设立博物馆等形式展开,为保护传承梅山文化营造了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梅山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民俗风情也需要重新获得活力。应以不同对策推动实现梅山文化所含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对于梅山教、巫傩等具有礼仪性质的传统民俗宗教、节日庆典活动,力求保护其“原汁原味”的特质、使其不失传;对于梅山木雕、剪纸等传统工艺,在有利于活态传承前提下,可对相关产业施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以更优质的工艺制作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提升当地群众学习传承传统手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对于梅山歌谣、舞蹈等表演技艺,可在尊重传统民俗风情基础上吸纳现代化演艺科技,打造现象级文娱节目,并加以灵活经营利用。

梅山文化之“传扬”,当以文化品牌的传播为要。湘中梅山地区不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还是我省重点建设的生态保护区域,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文化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大多数游客来自本省,景区影响力和品牌传播效能有待提升。鉴于此,应打破行政壁垒、强化统筹规划,形成梅山区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方案,将分散在益阳、邵阳、娄底三市各县域的文化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推出梅山文化与湘军文化、女杰文化、耕读文化、武术文化、龙山药文化相联合的旅游精品片区或线路;召集国内外梅山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常态化举办各类研讨、研学活动,就梅山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展开深入交流,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与各级融媒体中心、电视台合作,录制有关梅山文化的短视频和系列影视节目,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与传播,让观众更直观地感知历史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让文化遗产“鲜活起来”,提升梅山文化的品牌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外地人前往游览,助推湘中地区乡村振兴。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一审 周泽中 二审 欧阳金雨 三审 王礼生)

责编:周泽中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