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校友|黄粤林:边读研边创业,在农田培育出富足之花

谭雨欣   湖南日报   2022-08-11 12:07:2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雨欣

  8月8日晚上9时,黄粤林刚结束商务洽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最近事情太多,太忙了。”

  黄粤林,湖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20级在读研究生。同时,他还是湖南省兴农仁高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斯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的管理者,全国10万多亩农业项目基地的牵头人。

  “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湖南省首届最美大学生”“湖南省优秀大学生党员”……这位年轻的实干家头衔众多。但一路走来,他只相信一件事:对于创业,既然决定开始,就要坚持到最后。

“言必行,行必果”

  2016年,黄粤林积极响应国家服务“三农”的号召,进入了湖南农业大学,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由此开启了他人生的新起点。

  学以致用是黄粤林学习农业的初心。面对有待开发的农业市场,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要将农业新技术转换为高附加值的、健康安全的有机农产品。

  他说:“现在大部分人还不重视食品健康和营养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肯定是一个发展趋势。农业新技术不仅可以培育出营养的有机农产品,而且能消除农残药残及重金属污染,防止土地盐渍化和板结,这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从大一创建“兴农仁”创新创业团队,到大三创业项目获省级立项,再到大四成立人生中第一家公司,黄粤林没依靠过家里,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最初创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规定自己每天开销不超过5元,填饱肚子全靠包子、馒头。寒暑假,他在快递分拣厂里从下午6点半工作到次日清晨7点,未曾懈怠。

  随着业务增多,公司越来越忙,但还要兼顾学业和家庭。黄粤林说,“我每天睡觉不超过4个小时,这种状况已持续了3年。”

  最初一起创业的伙伴,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坚持。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很多人信任我,我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打铁需要自身硬”

  黄粤林觉得自己很幸运:“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贵人。”他重点提到了自己的导师彭建伟和董事长向洋。前者引导他不断钻研专业技术,开拓创新;后者启蒙他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产业致富。

  黄粤林管理的湖南省斯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攻新型肥料、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拥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前端农资输出、中端技术服务、后端产品销售的产业生态闭环。

  为发展超级农业,公司推出了“千万亿工程”模式,即精品农业每亩产值超十万元,千亩产值达亿元;大宗农业每亩产值超万元,万亩产值达亿元。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23个省份建立了项目示范基地,示范作物多达50余种。北至新疆、黑龙江,南抵广东、海南,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实现了农户每亩平均增收约4000元。

  除了自建基地,黄粤林的公司还和当地的农业基地进行深度战略合作,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

  在安徽亳州市,黄粤林和当地政府合作的优质富硒小麦合作基地得到一致认可,当地政府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牵头组织当地200多名农技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到基地开展考察与学习活动。

  研二期间,黄粤林又成立了第三家公司,主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他计划从宠物饲料起步,逐渐开拓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蟹龟鳖等畜产品的动物营养市场。

  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并不容易。黄粤林认为,“打铁需要自身硬,还是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让广大农民朋友们获得切实的经济效益。”

 “我想做利国利民的事”

  2020年,黄粤林在家乡常德澧县澧澹乡种植了高品质有机富硒阳光玫瑰葡萄30亩,预计每亩产值可超过15万元。

  他说:“我们现在是行业内唯一一家种植有机富硒阳光玫瑰葡萄的基地,采用有机种植的栽培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葡萄既浓香脆甜,又富硒、高钙、高铁。我想以此建设家乡,有多少光发多少热。”

  如今,葡萄基地已经推广到整个村子,葡萄第一年挂果的产量就达到平均亩产5000斤,获得村民们的认可。这也让黄粤林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我打算至少工作到70岁,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黄粤林聊起自己的人生规划时表示。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伞。他笑着说:“我知道创业的时候没钱是什么感觉,所以想在有能力之后去支持有梦想、有担当的创业者,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起建设我们的国家。”

  (一审:谭雨欣;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责编:6104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