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18 16:02:10
湘西州委政研室(改革办)调研组
7月,红岩溪河畔肖家坪铺满了黄金茶的翠绿,让骄阳下的人们感受到了一片清凉。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什么?乡村振兴资源要素如何配置?乡村产业发展由谁来组织实施才有成效?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湘西州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调研组来到龙山县红岩溪镇肖家坪村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找到了答案,得到了启迪。
村情与现状
肖家坪村地处龙山县红岩溪镇北部,距红岩溪镇政府6.5公里,距龙山县城22.5公里,距S99龙吉高速出口14公里,总人口581人,总面积4.4平方公里,集体土地总面积3538亩,红岩溪河、G209国道穿村而过,水利条件好,交通便利。
近几年来,该村坚持市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瞄准优势产业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种植、加工、销售黄金茶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2021年全村黄金茶总产值达1038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肖家坪村先后获州文明村、州产业强村、州同心乡村示范村、州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正在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经验与做法
1.选准产业项目。
红岩溪镇负责人介绍,肖家坪村发展乡村产业搞了几十年,村民先后种过苎麻、桑蚕、椪柑、白皮柚,均未成功,仅存的白皮柚也只有200来亩没形成产业。总结几十年来农村产业的发展经验,科学选择产业项目十分重要。红岩溪镇肖家坪村之所以选择发展黄金茶产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肖家坪交通方便,土地、水利等自然条件好,属于“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的富亚麻酸带”,土壤类型以黄、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空气质量常年为优,非常适合黄金茶的生长。二是黄金茶品种独特,品质优异,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著名茶学专家杨亚军称为“中国最好的绿茶!”,符合人们消费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三是有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相关政策的支持。四是肖家坪村支两委和广大村民有发展黄金茶产业的强烈愿望。五是龙山县天一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公司)有到肖家坪村发展黄金茶产业积极意向。通过引进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一公司,已建成以肖家坪村为中心并辐射囊括毛坝、卜纳洞、凉风等村的黄金茶基地3000多亩,建成并投产智能化红茶、绿茶加工设备以及红茶拼配设备各一套,初步形成了黄金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产业形态初步显现。
2.引准龙头企业。
坚持市场主导,由市场主体即企业来决定生产要素的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过来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红岩溪镇茶叶办负责人说,发展农业产业不仅要引进龙头企业,而且要引准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组织、带动作用。红岩溪镇负责人介绍,在发展黄金茶产业初期,镇政府和肖家坪村支两委到周边产茶区进行了考察和招商,恩施和本县企业有投资意向,但最终选择了本县的天一公司。选择的标准,一是公司有实力,有管理营销经验;二是公司有思想、有理念、有文化;三是公司讲诚信、干实事、有情怀。2018年,天一公司进驻肖家坪村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高品质有机红茶为目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就把产业空白村发展成为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旅一体融合发展的黄金茶产区,不仅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居环境明显改观,乡村变得更加美丽,而且通过企业与村民互动,改变了村民生产生活习惯,改善了村风民风,打麻将的少了,老上访户也不上访了。几年实践证明,肖家坪村对企业的选择是正确的。
3.建好利益联结。
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确保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对促进乡村产业持续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肖家坪村在黄金茶产业发展中采取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带动模式,构建了村集体与公司或合作社、农户三方紧密协作、共同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户土地租金收入、村民务工收入、村集体经营收入、村集体经济成员产业分红收入与公司、合作社、黄金茶产业发展同步增长,充分调动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和村民发展黄金茶产业的积极性,仅肖家坪村就种植黄金茶1000亩,涉及全村77.5%的农户(含土地流转农户),全村400多村民从中受益,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16858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4万元,预计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30万元以上。
4.优化营商环境。
“政策支持和乡风文明对乡村产业发展太重要了!”天一公司负责人感慨到。他说,农业产业化项目前期投入大、发展周期长、见效慢、抗风险能力弱,对国家政策依赖性高。肖家坪村黄金茶产业业态能在短时期内形成,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黄金茶产业的政策支持,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对乡村产业发展积极服务,得益于村支两委带头种茶、积极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公司可以集中精力抓基地培管、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由于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司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已完成投资3800万元,建成“黄金1号”“黄金2号”“黄金168”优质茶叶基地3000亩,标准化厂房和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公司坚持绿色有机和特色差异化发展战略,利用龙山县优质中药材和肖家坪等村的优质黄金茶,主攻“乌龙山”系列红茶品牌的研发和生产,开发出“古巄本草”“湘西头条”“红岩溪”品牌红茶投放市场,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在谈到困难和问题时,天一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公司存在着三大压力,一是农村年轻劳动力短缺,留不住人才,季节性用工压力大。二是网络营销被网红或少数电商控制,环节多、成本高、渠道不畅,实体企业营销压力大。三是村里龙头企业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部分来源于一个企业,公司分红压力大。镇政府负责人说,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承担了一些重要的社会责任,一些问题必须引超高度重视,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部分压给一个企业的问题、政府直接支持龙头企业直播销售不足的问题、产业政策长期稳定的问题、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的问题等等。
启示与思考
1.乡村振兴必须找准关键问题,坚持市场导向。
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是坚持市场导向。要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优势产业,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市场主导,加快培育和引入一批上规模、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建基地、强加工、促营销、创品牌等方面的带动作用,确保乡村产业要素配置高效,避免无效投入和资源浪费。要加强政府引导,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在财政扶持、用地保障、资源倾斜、减负强企、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等方面加大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资本、土地、人才、技术、数字等生产要素向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聚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在产业兴旺的同时,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2.乡村振兴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久久为功。
农业产业从培育发展到成熟壮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要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在选准产业项目基础上,保持政策稳定,不随意更换产业,坚持久久为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产品供给,始终抓住产业提质升级这个主题,为市场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遵循三产融合发展规律,积极拓宽和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业态,因地制宜采取“旅游+”“+旅游”“生态+”“互联网+”等经营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不盲目扩张产业和企业经营规模,确保产品质量可控,产业效益、企业效益最优。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才培养、生态保护、乡风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3.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科学推进。
在城镇化加速、农村人口流失的大背景下,哪些乡村能够振兴,选择哪些村庄进行振兴,不同类型的村庄具体如何振兴,都需要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因村施策。要坚持实事求是,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支柱产业成型村、特色产业新兴村、城镇郊区村、特色传统村、易地搬迁村、生态保护村等不同村庄类型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制定有选择、有重点、有侧重的政策措施,分类科学推进乡村振兴,不搞“运动式”振兴、不搞一刀切。适合发展产业的乡村,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分类分片区谋划产业项目,做到差异化发展。不适合发展产业的乡村,要加大生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4.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政策优势,激发潜力动力。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省级层面,都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把产业就业富民作为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六大行动”之一和“四个千亿产业计划”来推动,把乡村产业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积极研究政策,自觉融入到国省战略中谋划发展产业,自觉融入到市场竞争中调整发展思路,始终关注政策导向、市场方向。要精准对接各类产业振兴政策,梳理政策干货,加强与中央、省相关部门对接力度,及时把政策转化为具体资金、具体项目,最大化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潜力和动力。
(作者系湘西州委政研室(改革办)调研组成员:彭志文、李于蓝、张铁生、宋建昕、王媛媛、刘丽、楚相会)

责编:李孟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