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 | 陈华:愿做一辈子的逆行守护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07 16:34:37

愿做一辈子的逆行守护者

——记湖南新时代最美民兵、岳阳市蓝天救援队队长陈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亚平 周磊

“稍等!接到临时救援任务,我先协调志愿者。”7月6日,记者采访岳阳市蓝天救援队队长陈华时,他接到了当日的第3个水面救援任务。15时57分,他在志愿者群里发出通知;16时6分,10名志愿者整装待发。陈华解释道:“类似这种紧急任务,我们在15分钟内必须人员集结完毕、整队出发。”

10余年来,冰天雪地里,有他搜寻溺水人员的身影;炎炎烈日下,有他找寻走失老年人、儿童的身影;防汛抗洪时,有他巡堤查险的身影……“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希望永远没有救援,但我们会始终竭尽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铿锵有力的话语,传递着满腔的激情。

陈华带领的岳阳市蓝天救援队,成了长江之畔令人安心的一道“生命之光”,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湖南省优秀志愿者团队、“AAAAA级社会组织”、湖南省先进社会组织、河南省防汛救灾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湖南好人”“湖南新时代最美民兵”。

脱下军装,又着“战袍”

陈华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从小,陈华的寒暑假就在军队度过。1985年10月,高中毕业的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愿,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广西边防五师十四团的4年,陈华一直驻守在广西那坡县念井乡对越反击站最前沿。不到20岁的他,曾参与过20余起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获集体二等功2次,个人荣获三次嘉奖。

1989年12月,陈华退役,被安置到岳阳楼区税务局工作。一名税务干部,为何成立蓝天救援队?“也算机缘巧合。”陈华告诉记者,他一直喜欢户外运动,是一名资深的“驴友”,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正和朋友在当地户外旅游。面对突发天灾,那时还未具备救援知识的他们,仅凭一腔热情就毅然参与到地震救援中。

天灾面前,人力何其渺小。目睹大好山河满目疮痍,眼看人们经历生死离别自己却无能为力,陈华下定决心,要组建民间救援队,将后半生投身到公益事业。

回到岳阳,陈华马不停蹄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学习救援专业知识,参与周边突发事件救援。2011年8月,陈华向蓝天救援国家总队申请,通过了审核,成立岳阳市蓝天救援队。

陈华激情满满,幻想着总如超人般第一时间出现在求助者的身边。可建队之初,面对着无人问津、无人关注的窘境,面对“救什么、怎么救、没求救”的问题,身边的队友有的选择了退出,有的甚至怀疑当初的选择,并劝他放弃。

看着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想到队伍未来的发展,陈华彻夜难眠,他为了经费食不下咽,一头黑发不到半年就变得斑白。但有人询问时,他总是故作轻松:“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比谁都着急,但他选择咬牙默默坚持。

没有场地,大家在路边席地而坐开起“圆圈会议”,热烈而开心地讨论至深夜;没有经费,所有的个人装备都由队员出资购买,公用装备一开始也是队员们凑起来的。尽管如此,该有的技能训练一项都没有落下。陈华要求队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自己也先后获得RQ3高空救援高级技术员、RQ3激流水域高级技术员等证书。

2014年8月10日,云南鲁甸发生地震,陈华带领6名队员挺进鲁甸,开展灾后救助。他们不顾高原反应,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在塌方、余震不断的8个受灾村组里与时间“赛跑”。

陈华回忆,最危险的一次是在银屏村。他和队员徐湘平、范维通过一个几十米高的塌方山体,由于太危险,每次只能一人通过,其他两人则要随时关注上方落石。就在徐湘平通过时,陈华大喊一声“快跑”,徐湘平全力奔跑,刚通过就有两块大石砸在他身后。

如今,蓝天救援队在群众心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陈华说:“我每天电话都接不赢。”正常上班时间内,陈华指挥、协调队员出任务;业余时间,他一定会自己参与行动。

天道酬勤,勇往直前

在队员的眼里,队长如同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如同超人一样总是冲锋在前,将自己的全部毫无保留地献给公益事业。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本就和家人聚少离多的陈华,更是把有限的时间几乎都投入到防疫消杀工作中。

2022年,上海疫情反弹。接到求助函后,陈华立马组织队员赶赴上海闵行区,投入到消杀支援工作中。每天的消杀结束后,他一个个询问队员们的状态,查看大家的体温;当大家都进入梦乡时,他又独自坐在台灯前,用劳累过后微微颤抖的手记录着一笔笔物资消耗,规划着明天的行动,安排着队员们的保障,每日都要忙到凌晨。

“我是队长,这些就是我该做的事,把兄弟们带出来,就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社会物质的捐助,更是一个都不能出错,要对大家的信任负责。”他总是把“负责”两个字挂在嘴边。

“在小区消杀的时候,我们在楼下抬头看,居民都从窗户伸出大拇指,为我们点赞;滞留在上海的湖南老乡看到我们的车辆,就会惊喜欢呼;离开时,闵行区政府特意为我们队伍举办欢送会;回来后,收到了很多上海寄来的锦旗、奖章……”陈华细数在上海支援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件小事,仿佛那段奋斗的岁月就在昨日。他告诉记者,去往上海支援的24名志愿者中,40%都是退役军人。

经过不断实战救援历练,岳阳蓝天救援队逐步成长为一支训练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流程科学化的队伍,服务项目也由单一的户外救援扩展到了防灾救灾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培训、无线电保障、坍塌破拆、医疗后勤保障、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等众多领域。市队还协助汨罗、湘阴、华容、云溪建立4支分队,拥有正式队员及预备队员133名。

陈华认为,最好的救援,永远是预防。于是,他多方联系相关部门,2015年正式启动“防溺水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岳阳各县(市)区的60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宣讲,超过19.2万余名师生受益。该项目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017年9月,陈华牵头发起“为爱回家•黄手环计划”,向社会失能老人免费发放带有定位功能的黄手环,并免费提供监控和搜寻服务;2021年,他又推动“百校百师”项目,对全市各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防溺水知识集中培训,将防溺水、防性侵、防校园暴力等内容的宣教延伸到周边各偏远地区。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10余年的磨砺,4380多个日夜,尽管艰苦劳累,陈华从没有谈过放弃。他先后参与了“东方之星沉船”“云南鲁甸地震”“湖南京港澳高速公路爆炸”“新冠疫情防疫消杀”“河南抗洪抢险”等全国性的大型灾难救援16起、跨省救援30起、省内救援1000多起。

“在部队的生活,影响了我的一生。大家都渴望岁月静好,但总要有人敢于负重前行,我愿意这辈子做逆行的守护者。”他淡然的语气,承载着重若千斤的决心。

责编:张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