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丨优化公共交通出行,为“双碳”目标保驾护航

  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15 23:46:31

新湖南客户端7月15日讯(通讯员 彭怡峰 曾冰 田维伟)7月11日至15日,长沙理工大学电动公交充电运行优化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前往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长沙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实践调研活动,为提高长沙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以及减排提效建言献策。

警民协同推动绿色出行

实践团在前期调研中发现,长沙市内公交车时常出现同一线路公交车间隔过小,即“公交串车”现象,由此导致电动公交运行效率低下。为此,实践团成员来到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智慧监管中心,就电动公交充电事故发生率、安全监管平台创建等方面与交警支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实践团成员通过剖析长沙市电动公交车换电、配时、优先策略等存在的问题,向交警支队提出了借鉴上海浦东的电动公交车运营方案,开展充电桩优化选址与自主经营部分充电场等建议,得到了技术人员的认可。

刘俊警官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长沙市现有路口的信号配时调整方案以及日常道路运行情况并表示:“完成暑期实践是一件小事,推动实现长沙公共交通的绿色发展是一件大事,十分欢迎你们向我们提供优化建议,警民协同为长沙绿色交通贡献力量。”

△刘俊警官与实践团成员访谈交流

道路客运智能低碳转型

实践团赶赴长沙汽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展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调查。通过实地对站点乘客进行采访,收集到真实有效的一线数据,实践团为后续开展公交满意度分析准备了充足有效的数据支撑,以实地数据采集和乘客调查相结合的形式确定评价指标与权重,制定了乘客满意度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

“推进中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全面进步,我们必须要落实市民对公交服务满意度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公交事业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实践团指导老师张龙其表示。

△实践团成员对乘客进行调查访谈



△实践团成员在交通枢纽合影

公交绿色、高效发展的“长理方案”

“107路第四辆已经到达万芙路口站点,停靠1分32秒,下6人,上9人”,这是烈日下一周以来实践团成员交流最多的话语。

实践团从长沙107路公交线中选取了20个站点,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车以及站点调查。在调研中也发现了实际中存在的一些对公交运行效率影响比较大的问题,比如乘客上下车人数规模的不确定性,站点路况对公交车运行的影响等都会导致公交出现“串车”现象,从而影响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在高英力教授以及张龙其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后续也将运用在校期间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数据模型的优化,为实现长沙市公交的绿色、高效运行,向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长沙交通集团等单位提供“长理方案”。

△实践团成员在公交站点调查

创建高效运行、绿色环保的“公交都市”是实现城市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方便居民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为实现低碳高效的长沙电动公交运营方式出谋划策。

(一审:刘宇慧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