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快评丨让广袤田野里播撒更多湖南种子——做强做优湖南种业系列谈之一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20 10:10:14

做优做强湖南种业,就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敢担当、善作为。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沈德良

7月20日,湖南喜事连连——这一天,我省正式开启省属国企开展新一轮优化和结构调整大幕;与此同时,岳麓山实验室和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建设动员会举行,省委书记张庆伟出席并作讲话。这是湖南种业创新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湖南做强做优种业的“战前动员”。

粮仓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市场风谲云诡,种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维护粮食安全、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南汇聚省内外优势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集中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和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对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杂交水稻,是湖南科学家用心血与智慧浇灌出来的一张世界级名片。1973年,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水稻总面积的五成多,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7000万人;40多年来,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粮食生产版图中的传授范围不断扩展,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为亚非拉约80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超过上万名技术人员,杂交水稻技术在许多国家“生根开花”。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正在造福全世界。

种好中国粮、做优湖南饭,是湖南作为农业大省该担负的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种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加强种业创新,把湖南“鱼米之乡”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贡献湖南更大力量,这本身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种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就是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的具体表现。

做优做强湖南种业,就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敢担当、善作为。坚持立足湖南、服务全国、放眼世界,充分发挥我省种业技术、资源等比较优势,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精准发力,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聚力绿色优质高产高抗重大新品种培育,加快推进新一轮品种升级换代,让广袤的田野里播撒更多湖南种子,让国家的粮仓里储存更多湖南粮食。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