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镜老师”李福建:上好退休前最后一堂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6-18 10:53:38

“我的眼睛虽然动了手术没以前方便,但一想到马上就要退休了,还是想为学生们多上几节课。”每当亲友或同事关切的叮嘱李福建教书不要那么拼时,这名在攸县沙陵陂中学从教多年、右眼视力只有0.02的初中历史教师总是这样笑呵呵的回应道。因为术后长期戴着墨镜,李福建老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墨镜老师”。

今年60岁的李福建毕业于攸县师范学校,先后在攸县凉江小学、凉江中学、沙陵陂中学工作,现在是沙陵陂中学的初三历史老师。2018年,正在上课的他突然感觉右眼视力模糊,且总有黑影飘动,去就医后被确诊为白内障,医生要求他立马住院手术。但李福建考虑到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直到暑假才去医院复查。李福建说,医生检查后,就告诉他说是视网膜往前脱落了,如果还不做手术,脱落的视网膜就会坏死,会导致这个右眼就失明,于是李福建做了手术。

手术之后,医生给李福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尤其是睡觉时“趴”着睡,坐着的话也要低着头,让眼部与地面保持平行,才能确保眼内的硅油将视网膜贴紧。秋季开学时,李福建只要一讲课,就有点“忘我”了,导致眼睛有点红肿,但为了不耽误上课,他买了副墨镜戴着去上课,就这样“墨镜老师”的外号在校园传开了。

尽管视力不济,但却没有丝毫影响李福建的教学,无论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或还是学校的业务学习,李福建都和以前一样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李福建表示,他非常爱三尺讲坛,虽然面临退休,但也希望能够把这个最后一届这个毕业生送出去,给自己的这个教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对待学生,李福建关怀备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案:课堂上如有知识点没理解透的,课后他坚持在办公室给学生们“开小灶”,直到大家学懂弄通;对于学习压力大的学生,他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能随波逐流、自暴自弃,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对待同事,尤其是对待刚入职的新教师,他热情周到,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历史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为他们树立榜样,指引方向。

沙陵陂中学教师谭凯琪回忆道,我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时候就是表现的不好,就是因为没有经验,但是第2次的时候,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他教会我,就是上历史课什么是重点,什么应该讲透,要关于围绕历史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历史的趋势等等,然后在这些方面我就感觉李老师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而且他的知识讲述的通俗易懂,就很方便学生去理解。

李福建在工作上任劳任怨献,是一名负责的好老师;在生活中,他又是一名大孝子,无怨无悔地侍奉年过9旬的养母数十年,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洗漱晾晒、看病抓药等方方面面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为子女树立了榜样,也在学校和左邻右舍中传为美谈。

攸县沙陵陂中学校长郭建忠表示,学校原名是承恩堂,李福建老师对学生,对父母,他这种行为就一种承恩堂文化的传承,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在李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校园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所以无论是李老师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为人子,为人父,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李福建老师的真切付出,让他所带的初三147班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他即将退休之际,同学们纷纷畅所欲言,对他留恋和不舍。

沙陵陂中学初三147班学生文柯钦说,李老师是我们的历史老师,他性格幽默、讲话风趣,他60岁了,视网膜脱落经受受着伤痛的折磨,但他不顾伤痛,为我们的学业兢兢业业。我也是他最后一届学生,对此我想对他说,祝他往后的生活能够幸福快乐,健健康康。

沙陵陂中学初三147班学生曾微:他的课很有趣,跟同学交流也很多,然后他快要退休了,也蛮舍不得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从教40年来,李福建一直充满热情、不忘初心。现在即将离开三尺讲台,他说自己最想做的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上好最后一堂课,不留下任何遗憾。

通讯员  左振华

责编:李永亮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