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2-06-07 16:39:42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7日讯(通讯员 曹仲辉 王五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而白内障和青光眼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这两种眼疾会影响视力,进而影响生活质量。昨天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倡导老年人要重视眼睛健康并加强防护。那么,白内障和青光眼有些什么症状?如何防治?老年人又该怎样科学护眼呢?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可治的致盲性眼病,表现为眼内晶状体混浊,以致影响视力。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无论什么原因,一旦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成不透明,就会阻挡光线进入眼睛无法看清物体,形成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常见症状表现多为双眼发病,早期病眼不痛不痒,不红不肿,只觉眼前似有一层白雾,看东西灰蒙蒙,对精细的东西辨不清,看到的物体变色、变形等。晚期病眼视力逐渐减退,最后只能辨别眼前手指或仅有光感。
老年性白内障是人体老化的现象之一,随着年龄增加、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遗传、药物引起及先天性缺陷等众多原因,都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混浊。这个过程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需积极治疗,以避免失明的发生。
白内障可以治好吗?
白内障属于可逆性致盲眼病,目前尚无确切药物能治疗白内障或者逆转混浊的晶状体。但通过手术方法可恢复光明,比如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可恢复全程视力,也可采用飞秒激光辅助方式,飞秒激光属于全程无刀手术。
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
每个眼球后面都有一根视神经。视神经就像“电线”一样能将看到的外界物像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枢。青光眼就是因为眼内压长期缓慢升高超过了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眼压限度,使得视神经纤维逐渐丢失,从而失去了传递外界信息的功能,导致视野丧失最终失明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不可逆性的致盲疾病,其导致的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很难靠药物和手术恢复。
从婴儿到老人,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从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以下人群容易患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的人;高度近视眼患者;糖尿病患者;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眼晴受外伤或患有其他眼病的人。
青光眼的主要症状分四个阶段表现:早期:部分模糊,出现头痛;中期:模糊扩大,头痛眼胀,眼睛胀痛症状,症状加深;晚期:视野呈管状;最终:全部失明。
青光眼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原发性青光眼,二是婴幼儿型青光眼及青少年型青光眼,三是继发性青光眼,四是混合性青光眼。
青光眼会遗传吗?
青光眼发病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眼胀、头痛、虹视等不正常现象时,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青光眼家族史,以配合医生及时诊治。
如何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1.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无数病例证明,着急和生气会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在数小时后失明;
2.控制饮水量,每次不超过300ml。防止1次饮水过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致房水产生增多使眼内压力升高;
3.看书、写字、玩电脑等保持时间在20-30分钟以内,休息10分钟后可再继续,减少眼疲劳;
4.室内灯光明亮,尽量不在黑暗处停留,不戴墨镜,因在暗光下瞳孔会生理性散大,虹膜根部易阻塞前房角,影响房水从小梁处排出,引起眼压升高;
5.饮食以清淡为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憋气用力排便,致使眼压升高;
6.避免较长时间低头干活,睡觉时枕头稍高一些,以防头部充血引起眼压升高;禁止吸烟,以防烟中的尼古丁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而加重视神经的缺血性损害。
[重要提醒]
老年人需要谨记:情绪激动、暗室停留的时间过长(如看电影、电视等)、长时间阅读、身体疲劳等会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此外,有些药物也会使瞳孔扩大,比如用阿托品、托吡卡胺、新福林或复方托吡卡胺等点眼及外科手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等。

责编:张丽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