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怎么搞?南湖幼儿园有“妙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13 17:12: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沈雅琳

“幼小衔接”是家长、幼儿园、小学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岳阳市南湖新区南湖幼儿园秉持“顺应自然,灵性成长”的理念,注重孩子能力素质的衔接,尤其是孩子心理适应、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准备。现就我园如何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一、通过安吉游戏,做好幼小衔接的素质能力准备

2021年上半年,我园成为湖南省“安吉游戏”试点园,区教体局高度重视,特向区财政申请4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改造园所规划、调整户外场地、添置设备器材。园所教研团队开展了安吉游戏的教学研究,全面启动安吉游戏将游戏活动具体安排落实,设置不同的游戏区域,拓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一年的实践发现将安吉游戏作为幼小衔接的切入点,既能为孩子入学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孩子的一生发展。

1.利用安吉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育。

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应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让幼儿喜欢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的体力和良好情绪,少生病、少缺勤。安吉游戏丰富、低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通过滚筒的不同玩法,儿童在放倒的滚筒上或攀爬或站立或踩动,充分考验其身体的平衡力、灵敏度和对环境的预估能力。安吉建构材料大且有一点重量,孩子取放积木可以锻炼小手肌肉的力量,搭建积木的过程中手眼协调能力、手部各关节的配合和稳定性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搭建过程中更有利于孩子注意力、手指力量、灵活性等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2.利用安吉游戏,增强幼儿安全防护意识。

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新环境,避免发生危险和伤害。我园利用安吉游戏的“冒险”理念,要求老师在游戏中做到不要为了幼儿的安全,就把不安全的因素排查掉,而是要帮助幼儿学会规避危险。我园设计了野战区:让幼儿自主利用材料搭建指挥所、帐篷、制造炮弹,在富有野趣和挑战的空间里,自由使用可移动材料进行游戏或固定设施组合游戏,幼儿在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游戏,会遭遇问题情景,从而有机会挑战幼儿自身的能力极限。建立自信、勇敢的性品质,游戏中的跑、躲、逃,发展了幼儿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我园有计划的开设了各类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进行两次以上的安全疏散演练。为增加安全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如每日晨间的“小小交通警”活动,让幼儿每天在幼儿园门前指挥家长接送车辆,通过实际指挥交通激发幼儿学习交通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独立上小学做好安全准备。

3.利用安吉游戏,引导幼儿学会合作。

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在安吉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同伴之间自由选择游戏,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机会增加。如我园创设了沙水区:让幼儿共同合作使用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材料盛水、利用管道、桶等可移动材料开渠引水、建筑城堡、过家家等。在我园建构区:幼儿不同的搭建能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幼儿之间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建构,共同游戏,在幼儿合作搬运材料的过程中,满足了幼儿的力量练习,还提高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4.利用安吉游戏,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掌握好各学科知识的重要条件。在安吉游戏中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搭建设施,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意的过程,需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需要孩子们一起思考、讨论、尝试、实际解决问题。而我园在开展安吉游戏前幼儿绘制安吉游戏设计图,在安吉游戏中幼儿根据设计图进行搭建,幼儿在搭建过程发现有不合理的会进行更改,在安吉游戏结束后幼儿绘画记录自己的“游戏故事”,幼儿以画、“写”、说的方式,以不同的表征视角、独特的表征符号自主回顾、整理、反思自己的游戏过程。这使得幼儿的前书写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表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在组合梯区:幼儿利用材料随时改变搭建方式,从而满足儿童不同的游戏需求,从器材搬运到搭建,能自主并有秩序的游戏,激发儿童的创造力。部分游戏材料间有咬合衔接关口,为儿童构建复杂结构提供方便,这些都需要幼儿充分发散思维去创建。再如:各种规格的梯子,在搭建前需计划好用几种梯子,用多少梯子,自发的按需按量取物,使用后收拾梯子材料时,需按类摆放,培养了幼儿思维能力。

二、通过养成教育,做好幼小衔接的行为习惯准备

1.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小学自主活动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要求幼儿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从小班入园开始我们倡导家长放手教育,要求家长送到幼儿园门口,鼓励幼儿自己背书包步行入园。从小班下学期开始使用筷子让幼儿的精细动作发育得到提升。开展生活化课程,结合“生活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小帮厨”“小小炊事员”等活动,让大班的幼儿帮中小班的小朋友分餐,帮食堂的阿姨洗菜切菜。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劳动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2.有遵守规则的意识。

孩子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环境中出现的新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知道在集体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规则,不扰乱集体的生活习惯和秩序,与孩子共同参与制定班级规则,共同设计规则提示及标志,并将规则和标志粘贴在固定的地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

3.有时间观念,养成规律的作息。

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学会管理时间,与幼儿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用图画表现不同时间段幼儿该做的事情,设置定时的沙漏,让孩子清晰地了解时间的走动,感知时间的长短。在集体活动后给幼儿“课间十分钟”,让幼儿自由支配。幼儿园和小学在作息时间上存在差异,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节奏,大班第二学期我园对孩子来园时间进行调整,并适当延长每一堂活动的时间。幼儿园一般都有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小学只有短暂的午休,导致下午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园适当减少了大班午睡时间,由2小时调整为1.5小时以适应小学生活。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地胜任新的学习任务,且受益终身。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一方面要求孩子必须注意认真倾听,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只讲一遍,不反复提醒,幼儿懂得认真倾听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大班下学期,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文字和符号辅助幼儿记录和总结游戏的过程、想法,感受文字符号的功能和意义,同时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三、通过家园联动,共促幼儿健康发展

1.家长问卷调查。为精准了解家长朋友们的实际困惑,幼儿园对大班家长进行了幼小衔接问卷调查,发放并收回问卷,收集大班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具体做法、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通过梳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的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还停留在知识的衔接上,困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幼小衔接到底需要衔接什么?二是步入小学前,是否需要进行拼音和数学计算等知识经验的学习?针对家长的困惑,幼儿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家长群推送幼小衔接知识,帮助家长认真分析幼儿园与小学在作息时间、学习形式内容、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纪律要求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为家长提供帮助孩子顺利过渡的具体做法和建议。

2.亲子阅读三年计划。阅读是一种习惯,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让幼儿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为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我园从入园开始进行亲子阅读打卡活动,随着幼儿阅读量的积累,幼儿对绘本的细节观察更细致了,对故事情节、科普知识、语言表达的理解更敏锐、更深刻了。通过三年的坚持,帮助幼儿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好习惯。

3.亲子小任务。具备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要求,逐步做到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通过开展亲子新闻快递活动。让幼儿每天按时看新闻,每天向家长讲一个小新闻。引起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设计亲子任务,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小任务,如画一幅画,听一个故事复述故事的内容。提高孩子完成任务的意识,为孩子入学后能主动按时完成作业做准备。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我园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所需,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以“培养孩子终身学习”为目标,以科学的方法,以爱护航,快乐而坚定地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负使命,不负童年!


责编:徐典波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