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01 20:37:04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董以良 通讯员 高雨晴

幽幽青山脚下,麓谷高科技产业园中,坐落于此的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独有一份静谧。
上午10点的大课间,是学校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校长何如领着几名学生,给小树挂上标识牌、拿画笔装饰一个井盖、为“小书虫”讲一个故事……忙碌又不失轻盈。
“每一个孩子就像小鹿一样,天真灿烂。”何如给学生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鹿”;孩子们也亲切地叫她“故事妈妈”“校长妈妈”。工作之余,何如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创造、阅读,碰撞思想的花火。青青麓园,呦呦“鹿”鸣,这便是何如心中教育最美的样子。
向下扎根,用阅读夯实底色
“麓谷,麓谷,有个小小的你,绿草黄花美丽的校园,是鸟儿都有展翅高飞的豪情,墨韵书香年少的心在这里丰盈......”这是何如写给孩子们的歌。

麓谷二小创办于2017年,第一眼见到校园,何如就想到“办一所安静的学校”。“社会越是高速发展,教育越需要守住一份安静。”她希望打造一所静怡雅致的书香校园,让学生、老师、家长一起通过阅读找寻内心的安静,在墨韵书香中汲取营养、孕育丰富。
“遥看青山生云烟,近观润雨起微澜。”早上8点,稚嫩的晨读声将静默的校园唤醒,教室里,学生正集体吟诵《最美诗文》系列国学经典,师生在书声琅琅中开启美好的一天。自2017年9月以来,这样的场景每天在麓谷二小准时上演。“‘晨读’诵经典、‘午读’阅名篇、‘暮省’谈体会,师生在阅读‘三部曲’中潜移默化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何如说道。
欣欣向荣的绿萝,精心养护的多肉盆栽,还有层层摆放整齐的书籍……走进高新区书香班级1801班,窗边一角生机盎然、书香四溢。这个诗意的角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花拾间”,下课后,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借阅书籍。为营造读书氛围、满足学生与书籍为伴的愿望,何如和老师们将图书馆搬进了教室、走廊,全校26个班级,随处都是“阅读角”,随处可见学生在静心阅读,让思维跳跃。
“我很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它为我解答了很多生活中的疑问。”今年4月,学校一年一度的“阅读节”即将启动,四年级学生龙嘉欣正积极准备她的阅读分享故事。从一年级开始,龙嘉欣爱上了阅读,学校规定每天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她总会和家人一起探索书中的奥秘。“书籍就像一个亲密的朋友,陪伴我成长,教会我知识,让我内心变得平静。”
“一个小小的习惯,一方小小的空间,一次小小的活动,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享受安静带来的力量,提升对知识的渴求。”何如介绍,办学5年以来,安静的教育生态已然成为了师生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
向上生长,让孩子与世界对话
“安静并不意味要‘死气沉沉’,活泼好动是‘小鹿’们的天性。”何如认为,阅读是让灵魂向下扎根,建立内心的秩序感。而怎样遵循儿童本性、拓展少年们的成长空间?她带领老师们开发了一系列科技教育课程和科创活动,让每个孩子在科学世界中找到生长天地,学会与万物对话。
梦幻科普长廊、“会说话”的科幻图书门、设施齐全的创客教室……走进麓谷二小,科学元素丰富多彩,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戴上VR眼镜穿越时空,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一只花蝴蝶,学习编程赢得一场机器人大赛……下午四点半,创客空间热闹非凡,深度的科学体验和奇妙的科技知识让这里成为了学生最向往的乐园。

麓谷二小位于长沙高新区麓谷高科技产业园中,如何利用这一独特的区域优势点燃科技教育的火种?何如进行了一个大胆的举措:从在园区工作的家长中招募100余名科技教育校外辅导员,与10余家园区高科技企业联合成立校外科普实践基地,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何如告诉记者,依托这些有利资源,学校探索开展“小鹿看世界,与科技‘童行’”的实践研学活动,将科技课堂搬进产业园科创一线,实现了学生与科学技术的零距离接触。
“垃圾分类车进行干湿分离原来需要这么多程序和步骤,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去发明更多有用的机器,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1705班学生黄培皓在去年10月走进了园区一家环境科技公司,近距离观看了新型环卫设备,还了解了垃圾分类智能化全过程。不少像黄培皓这样的小小科技爱好者在“小鹿看世界”实践活动萌发了关于未来的科学奇思和梦想。
用心唤醒,静待每一朵花开
麓谷二小校园内有173块井盖,特别的是这些原本黑漆漆、冷冰冰的井盖无一不被画上了色彩、填满了图案。给井盖“美容”是四年级学生徐雷的主意,何如十分支持他的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井盖画小组”成立起来,闲暇时,师生一起用画笔为校园装点上满满的“童心”。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孩子。学校应该将孩子放在校园的最中央。”在何如看来,回归育人本质,校园必然是以儿童为本位,要尊重孩童的个性发展,为成长提供更多可能。
于是,“小鹿超市”建起来了,孩子们在跳蚤市场里,学习以物易物、讨价还价,赚取“小鹿币”,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体验,学习生活经验;每月一次的“小鹿影院”也是学生最期待的活动之一,老师们用心挑选影片,由学生扮演工作人员自主管理,制作海报、售票、检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和动手能力。“鹿艺童心”“鹿创未来”“鹿园”……校园各个角落都成为孩子们释放活力的小天地。

何如还和老师们一起构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五色鹿课程”体系,以孩子的视角将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巧妙融入到各项课程。“‘双减’以来,我和老师们完善了课程结构,在“诚课程、勤课程、博课程、雅课程”四个课程领域下设置了“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思维与创新、语言与交往”五个课程群,包含创客、诗歌创作、戏剧、书法等近45门课程。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生命的成长如同种子的萌发,是一个安静且自我丰盛的过程。教育需要用长久的努力静静地等待花开,更需要教育者提供充分的适宜条件,唤醒孩子们生命内力的觉醒。”何如坚信,育人是一件润物无声、细水长流的事情,而安静地做好教育是她始终坚持的初心。

责编:董以良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