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17:33:25
“最美家乡美食推荐官”之“五一”特别策划
大湘菜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达庆玙 视频 杨俊
石砌土墙、竹栅栏、红灯笼、吊挂在屋梁上的腊肉腊鱼,堆积摆放的一篮篮土鸡蛋、辣椒、蔬菜等食材,随处可见的木桩、土灶、箩筐……各种土气的农家元素组成了一家餐厅,乍一看,宛如70年代鱼镇小村落,这就是近年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以沉浸式就餐风格“走红”的餐厅——大队老渔村1973。

土到极致便是野
去年7月,唐江将这座1973年就建成的院子重新装修,他希望能还原这座村落的“原汁原味”让这个有年代感的村落再次升腾起烟火气。为做出最真实的效果,院里的植物直接在武陵源山里挖;石头,直接就地取,没有刻意的造景与粉饰,就连房间内的的土墙、木梁都得以保留与展现出来。
“要的就是自然的这种‘野’。”在他看来,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在厌倦了城市的繁忙与喧嚣后,对自然、对原生态的需求更盛,自然环境的加持是具备吸引功能的。有了环境的衬托,再做好菜品的品质,就能让顾客充分得到满足,也乐于长期光顾于此。
走进大队老渔村的大门,穿过渔村集市,小桥流水、木屋凉亭,湖边渔船随水波起伏,伴随着沙沙的雨声,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仿佛瞬间到了1973年的老渔村里。整个老渔村环绕池塘而建,穿过集市,就到了老渔村的“用餐区”。
包厢从1-23全部以数字排序,以队部命名,席内摆放着农家圆桌、茶柜和老式木椅,挂着木梢的门、对开的木窗、墙上的黑白老照片,让人感觉正做客于村民家中,大家把酒言欢,好不快哉。

包厢另一边是挂满大红灯笼的村部礼堂,主要用于宴会接待。其主体结构全部有青砖砌成,是院中最高、最亮眼的建筑,屋顶上插着广播用的大喇叭,五面红旗随风摆动,更增添了几分年代感。
食材新鲜味天成
大队老渔村产品定位于湘西菜,所用食材无论果蔬禽肉,还是鱼虾山货,皆自山间天然,尤其是那鲜笋、地菜、腊肉最为称道,出品自然是讲究新鲜、本味。

命名“老渔村”,所售菜品多以鱼为主。鮰鱼、桂花鱼、岩骨鱼、娃娃鱼、甲鱼、鲈鱼、青鱼、雄鱼……应有尽有。鲜活的鱼被养在集市的透明鱼缸里,随顾客挑选,全部现杀现做,只为保持入口的肉嫩鲜香、口感爽滑,也造就了店内的火爆菜品——招牌有机鮰鱼。

来了大队老渔村,就算不想吃鱼,还可以有更多选择,腊肉也是这里的一绝。在院中不起眼的一处房屋内,是唐江专门用于熏制腊肉的房间,火塘上空,到处挂满了油光亮亮的腊肉,肉上时不时往下滴着油,一股浓郁的柴火香与腊肉味,在房间的余光中,带着强力的穿透感,慢慢地钻入人心,一下勾起了食欲。这烟熏腊肉足有2万多斤。所以大蒜炒湘西腊肉这道菜,也名副其实成了店内的招牌菜之一。

在湘西,打鼓皮向来为土家人筵席上品,以湘西土生之牲牛为原料,从其全身骨干部位提炼出精华部分,加上小红椒、小青椒、大蒜子等配料大火爆炒,再用小火慢炖。这道干锅打鼓皮绝对是“下酒神器”,时不时放点青菜进去烫着吃,这美味简直让人无法抵挡。
山河远阔,时光不待。带着家人,邀上朋友五一出游,伴着无垠的青黛山色、沁凉的山风,在闲静的老渔村里举杯欢颜,一起享受这相聚的短暂时光。
最美家乡推荐官全部作品链接网址:
https://newxhn.voc.com.cn/portal/tougao/index#/?id=56

责编:达庆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