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盛医生在,咱心里就踏实” ——记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盛赠美

邢骁 通讯员 唐梦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3-20 13:07:11

“有盛医生在,咱心里就踏实”

——记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盛赠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邢骁 通讯员 唐梦辉

“盛医生!”“盛主任!”“盛教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同事和患者对盛赠美的称谓各不一样,可她最喜欢“医生”这个称呼:“医生是我的职业,这是一份肩负着责任和使命的职业。”

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后,盛赠美当了22年的肿瘤医生。20多年来,她刻苦钻研,成为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有盛医生在,咱心里就踏实。”从医期间,盛赠美接诊过不少患者,这样的评价频率最高。

长期面对肿瘤患者,盛赠美时常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奈。“必须尽己所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诊治过程中,盛赠美经常遇到棘手难题,无论患者状况有多糟糕,她从未放弃,总是竭尽全力让患者重燃希望。

80多岁的肖奶奶,于2013年确诊恶性黑色素瘤,还有高血压、脑梗塞等多种疾病。近1年,老人病情恶化,长期昏迷、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和静脉输注射维持治疗,可反复穿刺、输液让肖奶奶的外周浅表血管条件变得很差,每次静脉穿刺都十分困难,家属十分着急。盛赠美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诊疗,完成了高龄患者的静脉输液港植入术。肖奶奶的穿刺难题解决后,各项治疗得以顺利进行,此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呼吸衰竭问题大大缓解。“盛医生在,咱安心。”老人度过难关后,愁容满面的家属笑容浮现。

面对肿瘤这个全球医学难题,盛赠美带领科室不断探索,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应用,其中分子靶向技术治疗目标明确、副作用小,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83岁的王奶奶罹患肺癌,两个月暴瘦30多斤,痛苦异常的她一度想放弃治疗。“可能是肺腺癌,EGFR靶点突变可能性大,采用靶向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症状。”家人将王奶奶送医后,盛赠美带领团队仔细研究了患者病情,并进行靶向治疗。

一个月后,王奶奶肺部肿块缩小,症状大大缓解。出院前,她还亲手向盛赠美送上感谢信。

对于疑难复杂的肿瘤患者,盛赠美经常组织MDT多学科专家会诊,为患者制定出综合治疗方案。当下,多诊疗方式联合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盛赠美根据最新指南和诊疗规范,将药物、手术、放疗、化疗、中医、免疫等治疗手段综合运用,全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科室还不断加大层流病床、HY-7000型肿瘤射频热疗系统、镇痛泵、疼痛性植入装置等先进设备的投入和新技术的开展,科室诊疗水平不断增强。

强技术,重服务。为使肿瘤患者获得更便捷的治疗,今年1月,医院“日间化疗病房”在盛赠美的推动下投入使用。68岁的廖爷爷为医院开启日间化疗病房后首位前来化疗的患者。由于患有结肠癌,廖爷爷每隔21天就要接受一次化疗。“治疗周期短了不少,费用也降低了。”廖爷爷为医院“日间化疗病房”竖起了大拇指。

“要重视肿瘤患者的就医感受,时刻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盛赠美看来,肿瘤患者的心态会影响治疗效果。盛赠美十分重视患者心理疏导工作,还专门购买了音响设备,为喜欢音乐的患者提供个性化“音乐菜单”;每逢传统节日,为患者送上一份热腾腾的饺子,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盛主任,你技术这么好,多带些徒弟呀。”同事和盛赠美开玩笑。

“技术嘛,就是要传承。”盛赠美听后,立刻答应。

医院临床工作任务很繁重,身为主任的盛赠美尤其如此。一天下来,一般人只想早点回家,可盛赠美却利用休息时间,给团队成员补课。盛赠美还鼓励团队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派多名医护人员赴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等单位进修。这些年,科室影响力逐年提升。

一身白大褂,盛赠美几乎每天家里、医院两点一线。家人劝她多休息,她说:“不累,做医生乐在其中。”

责编:胡什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