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团市委:引领全市青年参与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

  共青团湖南省委   2022-03-24 17:16:50

新湖南客户端3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志)为进一步健全团基层组织基础、增强团的基层组织活力,引导组织动员全市青少年参与到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中来,团市委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部署,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逐步建立一个以共青团为主导、适应青年社会参与方式、灵活高效、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工作模式,不断推动团的基层阵地建设标准化。

积极构建“青队伍”,注入青春血液

选优配齐团干力量。全市187个社区团组织完成换届选举,配齐社区团支部书记187名。其中,团支部书记35岁以下占比100%,90后出生两委班子占比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66.6%,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23.0%。创新工作思路,选派236名衡阳籍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利用寒暑假时间全面参与社区工作。通过系列举措,推动团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为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发挥后备军担当,打下坚实基础。

配强发挥专业力量。加强社区专业社工力量配备,进一步畅通青年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渠道, 探索完善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围绕青少年在身心健康、社会融入、权益维护、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联合7支专业青年社工团队开展“呵护明天”“五防教育”“ 青春防艾 健康同行”、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等各类活动共计100余场,在青少年中产生广泛影响。

整合协同社会力量。搭建“团干+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组织社区周边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参与社区治理。对接属地高校就近就便开展“团员向社区报到”工作,指导“返家乡社会实践”“青创平安·衡阳群众在行动”活动在社区结对落地。推动市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以社区“青年之家”为载体建立“委员工作室”,进一步丰富了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态。

建立建全“青矩阵”,实现组织覆盖

搭建信息化平台。推动“衡阳群众”志愿者品牌创建,打造“青创平安”“小巷管家”“乘客之家”“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等子品牌,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大力推广“衡阳群众”APP,截至目前全市“衡阳群众”注册志愿者144万余名,志愿团队4858个,开展志愿服务45608场。

打造团属阵地平台。立足社区广泛开展社区阵地建设,为全市青年志愿者提供实体阵地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青年之家”238个,其中省级25个,市级46个,全部社区青年之家均实现了团组织全覆盖。建立“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246家,专职志愿者10名,流动志愿者8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00余次。援建青联希望小屋13所,累计捐款捐物20余万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

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化团建工作机制的辐射作用,拓宽团属“青年之家”阵地建设,推动“青年之家”与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众创空间、两新组织阵地、新兴青年阵地等青年聚集场所共建共享,建立能直接联系青年、让青年触手可及的“门店”式“青年之家”。其中与蒸湘区易创空间共建创业“青年之家”、与新华书店、恒美口腔医院等共建读书型“青年之家”,与天嘉天樾小区共建公益“青年之家”,进一步延伸团的服务触手。

精心打造“青项目”,助力社区治理

青春育苗。对接社区周边高校及青年社工资源,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组建青年“童心助教”帮扶小组,开展“七彩假期”“ 阳光助新苗” “逆风飞翔•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五防教育进校园”等相关活动100余场,其中联合衡阳市师范学院法学院在社区举办“微光课堂”, 给予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教育”“事实孤儿关爱”等系列讲座等20余场。打通儿童关爱服务“最后一公里”。

青春助老组织发动社区联点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小学团组织深入试点社区,开展“敬老助老”公益活动项目。针对老人智能手机使用,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服务,围绕如何使用微信、社保认证、高龄补贴认证、医院挂号预约等方面,通过详细讲解和互动教学的方式,上门教学,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了智能手机操作指导。更好地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帮助老人融入数字生活。

青春护绿通过“小手拉大手”、义务植树等形式,带动社区青少年家庭参与“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三减一节”行动。组织中小学、青年社会组织深入社区开展“青•趣分类”垃圾分类等项目和活动100余场,将环保理念深入宣传至社区和家庭,倡导大家注重环保减废节约资源,使城乡“容貌更美、地面更洁、路面更净”。

青春恳谈。创新机关团员青年到屋场报到,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新模式,组建"青年讲师团+团干部"的宣讲团队深入屋场,开展青春屋场恳谈会,全年累计开展827场次,参与团员青年2.4万人次。青春屋场恳谈会成功实现“青年不想说”到“青年主动说”的转变,成为了基层团组织收集青年意见、解决青年难题的重要手段,让更多青年成为城乡标准化治理的拥护者、参与者、践行者和维护者。

青春筑梦。以“筑梦计划 社区青春行动”为统揽,打造集社区团建、公益服务、团属项目等模式于一体的“筑梦+N”社区服务体系,以引领凝聚、联系服务、组织动员新兴青年群体为主线,推出“雁城青年说”“新兴青年走基层”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参与感、增进青年归属感,实现对社区青年更大范围的覆盖和引领。

青春创业交友。以市县两级青创协会、辖区内创业孵化园、共建商业街区以及商铺为依托,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型技能培训班10次,并给予社区青年免费创业指导和支持。充分发掘社区青年推荐参加“创青春”国省市三级比赛,依托创业交流平台帮助对接投融资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社区及周边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单身青年提供一个交流、沟通机会,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婚恋观,满足广大适龄青年的交友需求,以“红色剧本杀”等情景互动式交友活动,打造团属联谊交友品牌。

责编:杨柳彬

来源:共青团湖南省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