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晖:一个产品经理型CEO的自我修炼

  影视产业观察   2022-02-23 20:28:10

《波士堂》、《开讲啦》、《我是未来》、《心动的信号》……这些家喻户晓的节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唯众传媒。

2006年,从湖南卫视出来后的杨晖创办了唯众传媒,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几乎没有在凌晨2点之前入睡过。制作人出身的杨晖一直致力于打造头部优质内容。在十五年的创业光景中,不断借假修真,坚定自己,提升认知。

以下是杨晖自述:

今年是唯众传媒成立15周年。16年前,我还在湖南卫视做《新青年》、《岳麓书院千年论坛》,是湖南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直到某一天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就成了当时湖南台第一个出来创业的人。

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那时真的是无知无畏,对自己可能会面对的未来毫无概念。

2006年,我创办唯众传媒。15年,唯众研发制作了100多档节目,播出3000多期节目,总时长超过20万分钟……但其中我自己满意的节目,或者说大家认可的节目,大概不超过30%。但为了这20万分钟,我几乎每天晚上都2点之后才睡,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我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产品经理型CEO,我开始创业,是兴趣驱动的。在湖南台的时候,我认为制片人把节目做好就可以了。

但当我真的走出湖南卫视,开始创业时,我才明白什么叫“大树底下好乘凉”。当我要成为人家的“树”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担子真的好重。

这些年我逐渐明白了一个作品和一款产品之间的区别:做一个作品只要关注它的专业度,而做一款产品除了需要极致地关注它的专业度,还要去考虑商业维度和其他更多维度。

如何做一档爆款节目

1.关于洞察

我一直都很喜欢一句话:“深刻的用户洞察,是混沌信息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在开放无边界的信息当中找到方向。”

想要做一款爆款节目,最重要的是用户洞察。知道洞察这件事并不难,但知道怎么洞察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这些年我一直在产品创新和用户洞察之间来回摩擦,有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第一点,让洞察成为习惯。 好的产品一定要懂人性,读懂人性就是要用洞察力去穿透人性当中善的部分、恶的部分、隐藏的部分、显性的部分…… 好的产品经理,要让洞察成为习惯。

一条街道,如果让我走无数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每次都会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女孩,东张西望,而且一定能够发现新东西。

其实只要你每天在上班路上,稍稍把眼睛从手机上移开,看看外面的风景,很多时候,你就可以get很多你预期之外的信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创意的来源。

第二点,洞察一定要深刻。 假设我们都注意到了“婆媳关系”这个题材,但是谁家的婆媳关系会是一样的?

通俗的题材,不一定没有深刻的价值。从价值角度而言,题材本身并没有轻和重的区别,区别在于挖掘的深度。

以《波士堂》为例。大众对企业家的认知多数是商人,“商”在前,“人”在后。但我认为,商道即人道。 《波士堂》之所以能够出圈被大家喜欢,是因为它没有把商人当“商”看,而是当“人”看,“人”在前,“商”在后。

这是我们对于企业家人性的洞察。企业家首先是“生而为人”,其次,TA的职业是企业家;再之后,因为经营企业,所以TA承担了一部分社会责任,有更多的价值传递给公众。这三个维度的认知让《波士堂》有了基本价值,符合公众的内在需求。

最后,洞察是需要被验证的。 一个理论上成立的东西,未必见得对每个人都有用。

每年我们有超过200个节目提案,但真正通过内部评估的不到十分之一,这是个“洞察”不断被各方验证的过程。有的产品创意理论上能够自洽,却因为没有客户愿意买单,成了“自嗨”。所以不要以偏概全,要通过实践去验证。

《波士堂》成功之后,财经人群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于是我们乘胜追击推出了《谁来一起午餐》这档创业节目。

当时,段永平刚刚花了62.5万美金和巴菲特共进午餐。实际上很多人没有这个幸运获得和成功企业家一起午餐的机会,我在想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

于是,我抓住企业家“好为人师”的特质,让创业者推介自己的创业项目,互相竞争,靠各自的人格魅力、创业特质和创业项目去争取与知名企业家共进午餐的机会。

事实上,《谁来一起午餐》也被验证了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2.关于用户需求

这里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用户需求。

我总结了精神产品的三大用户需求,分别用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 来形容。这虽然不是我的语言,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表述更准确和形象,因此就先用这三种物质来形容。

多巴胺(爽点):大家知道运动会产生多巴胺,令人感到快乐,生产节目就是要让观众开心;

血清素(痛点):血清素能控制情绪,缓解焦虑,如果节目抓住了用户的痛点,一定程度是帮助用户缓解了焦虑;

内啡肽(价值点):内啡肽可以改变自我认知,这是最深层的一个需求,是对价值本身的需求,好的节目能持久影响用户心智。

最好的产品既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又能戳中痛点,还能够满足价值感。

去年,我的老东家旗下的芒果TV做了一档爆款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基于对女性“30+”的年龄焦虑和当下“她”力量风潮的洞察,用综艺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女性的独立价值和独特魅力,展现了女性的内在价值感,真的是一档“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结合的节目。

从我自己的角度而言,我更愿意做一些相对安静的节目。像《开讲啦》这样的节目,它的初衷是帮助观众实现个人价值的增长。我希望它能够戳中用户的痛点,从而去深度影响用户心智。这是一档太安静的节目,我们用9年时间做了300多期节目。

每年《开讲啦》生日的时候,官方公众号和微博上满满都是用户的留言,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诉说《开讲啦》陪伴了他们的成长,陪伴他们从一个学生到一个爸爸。

这种喧嚣综艺背后的人文渴望,就是安静产品的价值感。 它来自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用极简的方式却最有力量地展现产品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3.关于创新

我陪孩子玩七巧板的时候,才知道七巧板的七块板子可以拼出三千多种图形。

这件事对我的启发是:创新并不是发明创造,它不是无中生有。每一件事的组成都有若干要素,放大核心元素,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去做混搭,用不同的要素做跨界,它都能够产生全新的部分。

第一,核心要素的放大。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锚定职场题材,职场是由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组成的,当我们放大不同的人物时,就能产生不同的产品。《波士堂》我们放大了“老板”这个元素,大家问我《波士堂》是干什么的?我说《波士堂》就是老板过堂。

在我们的设置里,老板是不舒服的,老板们坐的沙发就比观察员的沙发要矮10公分,老板一坐就不是他在董事会里的感觉,而观察员的沙发一高,他们会有一种直接的优越感……我们营造了一个场,在这个场里面放大了老板,于是就有了《波士堂》。

那如果放大“员工”这个元素会怎么样?

《波士堂》火了之后,我们在2007年还做了一档节目叫《上班这点事》,同样的职场选题,但是这次我们放大了员工,让员工在节目里吐槽老板。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员工,一种是为老板打工的,一种是想为自己打工的,而想为自己打工的这一类员工,很多就在之后变成了一位创业者。

如果放大“创业者”这个群体,我们又打造了《谁来一起午餐》、《我为创业狂》等一系列节目。

第二,排列组合的混搭

举个例子,2018年上线的恋爱观察类真人秀《心动的信号》,它用星素结合的方式做了一个混搭。素人恋爱,明星观察,同时明星在观察室里猜测后续发展,像个爱情侦探。

当观察类真人秀这个形态跟恋爱结合时,产生了《心动的信号》;当它跟职场结合,产生了《老总来了》;当它和夫妻关系结合时,产生了《妻子的浪漫旅行》;和母子结合时,就是《我家那小子》。用“观察+”的公式,可以叠加很多关系,这就是一个核心要素排列组合混搭的原则。

第三,不同要素的跨界。

举个例子,科技综艺《我是未来》是我们第一次用微软小冰来跨界做主持人,她在节目中和张绍刚擦出了火花。再如大家喜欢的《中餐厅》,黄晓明跨界经营餐厅,“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也变成了一次出圈的成功传播。

CEO首先要做的是自我修炼

理论上来讲,作为一个兴趣驱动的CEO,我应该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了,我可以在自己喜欢又擅长的路上一路狂奔,这个事业既是我的多巴胺,也是我的血清素,还是我的内啡肽。

然而,一定程度上,女性CEO会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习惯像乌龟一样,喜欢把很多属于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背在自己身上。

我渐渐发现,仅凭兴趣很难支撑走更长远的路。经过两年的深入思考,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体悟:我意识到CEO首先要做的是自我修炼。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做一件事——管好我自己。

我做了几件小事:

第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接纳自己,就是改变的开始;

第二,诚实面对自己, 让自己内心的光亮真正地绽放出来。只有自己成为一个发光的人,才可以去照亮别人。

第三,借假修真。 借假修真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八个字:坚定自己,提升认知 。只有真的提升认知之后,自己的经验和年龄才可能成为有利的加持。

近一年来,常在自问当初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做唯众这家公司?今天到底还有多大的心力,愿意花多大的代价继续拼下去?到底是小而美,还是规模化?

现在我想明白了,不纠结到底是做小而美的公司,还是追求规模化,我要做一个好而美的公司。什么是“好而美”,我认为是活得久,且受人尊敬。真正践行以精神之光点亮人心的企业使命。

创始人的长期功课和真正使命是去做明理实修的事,做知行合一的事。创始人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认知,并把认知变成行为,然后不断地螺旋式地找到自己锚定的稳定器。

明理实修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比登天还难,我已经扒了一层皮了,却才走了一小步。

一切还在路上,一切仍不完美。

如果坚持一路向前,一定会越来越美。

责编:宁静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