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云溪老街的风景与昌黎先生的诗意画境一样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05 19:09:37

走过云溪老街

——春节纪事随笔系列

张逸云

之一:百忍堂人

正月初一拜祖宗,这是宗族人沿袭下来的习俗。雨后的天空暗沉迷濛,或许,这便成了祭祀恰好的天气征候。大清早从安居园出发,驱车回到老家,三位兄长候在通向祖祠的公路旁边。

一行十数人说说笑笑,逶迤而行。这些都是同祖同宗乡亲,老远双手抱拳,给我们兄弟拜年,我们赶紧回礼。

我10来岁离乡求学求职,跟宗亲老少相聚少之又少,许多时候,一年见一回就算不错,一般在正月初一这天。

祖祠座落在屋场后山脚,父亲那辈人筹资复建而成,名曰“百忍堂”。这是分祠,主祠在河南濮阳市那边,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海内外张氏宗亲顶礼膜拜。

百忍堂颇有来头,跟唐代几位皇帝渊源深厚。隋朝末年,李世民单骑深入敌军营地刺探情报,不幸被人认出,围攻捉拿。李世民挥刀杀开一条血路,慌忙向西北方向逃跑。当他来到寿张县张家庄,一条河流挡住了去路。河上有座独木桥,李世民身负重伤,人困马乏,不幸马失前蹄跌入水中。恰巧族人头领张公艺带领几个青年在河边习武,忙叫人救起,扶到家中治病养伤,用祖传的百年堂阿胶给他调理身体。李世民身体很快得以康复。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没有忘记张公艺救命之恩。贞观九年特赐亲书“义和广堂”金匾,派使臣前去旌表。

张公艺九代同堂,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子孙繁众,人财两旺。这个大家庭,引来周围相邻交口称赞,声名远扬他乡。正值唐高宗李治在位,听到这个消息,甚是好奇,忙问其故。张公取出纸张,写下一百个“忍”字。忍得一时之气,方可免得百日之忧。唐高宗十分赞赏,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列为祖训。

张氏宗族源远流长,且跟劳作息息相关。始祖挥公为黄帝之孙,弯弓成器,弓矢发出,势如破竹,克敌制胜。宋代实万公三子尚阳,英俊潇洒,才智过人,宋仁宗赐女为妻,故为附马爷。此公乃本族先祖,祠堂里供奉着他的画像,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年长月久,祭拜祖宗的程序早已简化,点香、鞠躬、平身、上香即可,但是,心为十二万的真诚。

拜祖方知人生来路,执念先祖高风亮节,淳化后辈,这是一份无量功德。老家人淳朴厚道,勤劳肯干,富裕户比比皆是。握住那一双手带着体温的手,感受到了众乡亲内心的无比温暖。站在百忍堂,面向列祖列宗牌位,内心波涛翻滚。人生百态,世事纷攘,冷暖无常。先祖温柔敦厚,上善若水,于乱世以百忍,如此格局与度量,令后辈敬仰。百忍堂人之所以崇尚德操,答案不言而喻了。

之二:老街风情

雨丝细密而轻盈,在雨雾中穿行,恍若有种洗涤冲浴的痛快感。一年后的正月初二,再次回到云溪老街。一条小街,位于湘北,当年首尾相连的麻石板和沧桑毕现的木质小楼,把街道的特色和功能,诠释得一清二楚。原本为茶马古道,客商南来北往,带来街市喧闹与繁华。从下街靠近楮木桥几处残存的墙垣,不难想象出往日酒馆诱人的美味佳肴和客家交易成功写在脸上的喜悦。

小街恬静而安逸,世代人情醇美。清晨,薄薄的雾气沿着云溪河游荡,女人家端着木盆,大步来到溪边一字排开,浣纱洗衣的声浪,夹杂爽朗的笑声。这是女人们一天最开心的时光。她们早把羞涩矜持还给了远去的少女时代,细声地打情骂俏,忍不住露出夜里同自家男人那点事儿。傲娇的笑声和水中不停晃动的丰腴身影,激起层层浪花。

小街的历史是有分量的,透过厚重的烟云,金戈铁马的杀伐声犹在溪边。当年,岳飞率兵北上抗金,在下街一处水塘冲洗尘土裹身的战马,便有了洗马塘一说。风雨千年,抗金功过是非暂且不说。可岳飞将军遭奸臣秦侩谗言,令人扼腕引叹。豪情万丈、精忠报国的大义之士,被昏君宋高宗一纸文书斩杀于北方。那曲《满江红》气吞万里,终是“空悲切”,想想也是悲哀。人活一回不易,倘若能把那些世俗市侩的东西抛在一旁,施以人春阳春光,这世界就会美妙得多。

雨还下着,纷纷扰扰如梦如幻,看不清远处的街口,心里便有些惆怅。忽儿记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脑袋灵光一闪,先前的疑虑与困惑,瞬间化为无形,感觉昌黎先生的诗意画境,同老街的风景并无二致,心中便欣欣然矣。一眼看过去,气势飞扬的现代建筑,早已取代残败破旧的老街。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长条对联,给云溪街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份祥和与温馨。从熊家坪往东拐,沿溪流走过一段胡同,可见年前翻新的公路,眼前顿时一亮。依次矗立的高楼,宣示各自的商业气息。一条长街,在飘飘荡荡的雨雾中透出无限生机,云溪人的勤劳与精明,在这儿显露无余。在一处理发店,驻足良久。开年第二天,店门关张,却挡不住年少时那段回忆。记得剃头师傅姓阎,腿脚不大灵便,手上功夫却十分了得。一剪在手,柳叶刀风生水起,七上八下轻轻修刮,热毛巾敷敷擦擦,一声“可以了”,你会不由在心里叫唤着“舒服”。那篇获奖小说巜麻石街的那些事儿》,说的就是这些事。想想眼下的理发行当,年轻理发师洗剪吹三下五除二,耳朵频频被其手中摆弄的梳子骚扰,隐隐的生出疼感。每每理发,总担心两耳命运际遇。抬眼看看理发店门楣上的招牌,久远的幸福感在眼前跳动,这个时候,真想见见阎师傳了。一位老街同乡,跟我一样供职央企,看过拙作,感喟不已。他微信问道:那个阎师傅不知道还在不?呵呵,小时候我也去那里理过发。云溪老街多年都没去了,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我在心里说,作为老街人,该抽时间过去看一眼。人生苦短,永远离不开的是那片故园。

之三:初三日情结

一觉醒来,屋里明晃晃的,手机显示8:58。

初一子,初二郎,这是当地世代相传已久的年俗。

初二给岳母拜年,作为女婿,必得认认真真。多少年了,一直认定此为孝道的范畴。郎是半边子,岳母也是母,给老人拜年,坐在她老人家身边嘘寒问暖,也算尽孝吧。

旧历年前,一场大病突袭而来,将这位云溪老街人的生命推到了悬崖边上。送到云溪中医院抢救时,一张病危通知,吓得全家人不知所措。妻子神情低落,泪水连连。谢天谢地谢医护,老人终于挺过来了,在医院住了10多天,病情得以稳定,除夕前一天下午,办理出院手续。

世事无常,生命总以惊险与艰困的方式存续,老人有惊无险,这个年节的意义就非比寻常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祝福声声。小舅子夫妻,摆了满满的一大桌菜肴,中餐晚餐接着来。三连襟和俩姨侄放开酒量,觥筹交错,喝得耳热心跳、豪气十足。

离开岳母家时天色已暗。夜空下的云溪街霓虹灯光闪烁,呈现一片安详。一路晃晃悠悠回到家,倒头坠入梦乡。

不知何故,梦里的世界稀奇古怪,惊出了一身冷汗。靠在床头,同妻子聊起梦里那些情形,仍颇有几分心悸。但不管怎么说,终归睡梦一场,不值得大惊小怪,醒过后心里呵呵几声,心境自然爽爽朗朗。

今日正月初三,古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

相传,初三夜里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一般人家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惊扰鼠辈。有人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之类,供老鼠食用,称之为跟老鼠分钱,意在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成果。

老鼠本为可恶之物,常与人争粮,咬噬衣物,传播病菌,公认一害。假如人鼠共存,冠以和谐,估计猫咪就相当苦逼了。猫儿软骨柔身,战斗力已然有限,仍然昼伏夜出,出生入死,对耗子穷追猛打,还居室一片安宁。好事者偏袒老鼠,不说荒唐,也算得愚昧。所幸只是传说,没人会傻成那个样子。

民间还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打开度娘,找到了正月初三称为赤狗日的答案。传说中赤狗为熛怒之神,但凡遇到他的人,会不大吉利的。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初三跟谁拜年,就会吵架。另有一说,赤字还有赤贫的意思,一般不在这天宴客,以免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照这个说法,初三这天诸事不宜了。究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不过为提早就寝找个借口罢。从除夕到初一、初二,忙忙碌碌,累得够戗。哪怕铁打的身子骨,也经不起如此耗损。

至于初三为谷子生日,禁食米饭的说法,纯属扯淡。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病恹恹。饥肠辘辘,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不食米饭谷物,情何以堪?所以说,那些无厘头的传说,没必要当真。这样说来,梦里那些事子虚乌有,不值得一提。

收拾好心情,准备下床到屋外走走,恰逢挚友打来拜年电话,倍觉温暖和乐。

同此君交往已有30多年,期间各奔东西,有20来年不在一起共事。前年4月,文联举办本人长篇小说创作分享会,他上前打招呼,猛的一下竟没认出来。

世事更易,日子是不跟任何人讲情面的。匆匆逝去的时光,默然无声地消磨每一个人的肉体和青春年华。回想当年,我们一个搞政策研究、一个从事宣传工作,在一个院子里上班,可谓惺惺相惜。

一声亲热的称呼,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四只手用力相握,兄弟之情更见得真诚。

简简单单几句拜年语毕,兄弟说了件尴尬之事。除夕那天,几位结拜的异姓兄弟在一起喝团圆酒,他一时兴起,酒量就没有控制。其实,他本意就没想过遮遮掩掩,既然已经认了娘亲,异姓就同嫡亲一般,放开喝就是。

杯中之物,最易惹人动情。看看兄弟们围着老母亲亲亲热热,触景生情,他再也忍禁不住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生身父母已登仙界多年,他一声哭泣,令府邸众人莫不动容。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不到伤心处。酒醒过后,他感觉失态了,担心惊扰了老娘,也给兄弟们带来不适,深感懊恼。我连忙安慰说,老娘和兄弟们一定会理解的,不必介怀。

交人交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上,人们都渴望温爱和真情。回到先前的话题上,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优劣,孝心应为闪光发亮的指标。正月初三,散散漫漫写了一千多言,算是给特殊年节一个交代。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