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19 20:25:59
春风一到便繁华
——部村共建的“三市乐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亚平 张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平江花。2月19日12时40分许,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李虹一行到达平江县三市镇政府,与平江县委书记李勇,县委副书记、县长彭方建,及县领导彭喜丰、潘岳清、赵有杰、裴崛中等会晤交流。随后,李虹一行又马不停蹄,驰到三市镇高和村金银花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这一由荒山开辟而来的特色产业,同步开展“共建促发展”主题党建活动。
雨水时节,春寒料峭。一条崭新的乡村柏油马路,直通平江金银花现代农业产业园。行至山顶,每个人的鞋子都沾满泥土;但看到漫山遍野的金银花,呈梯田式种植,苗木已长到70公分高,枝头冒出新芽,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请大家一起种下金银花,为高和村的产业发展‘添金加银’。”村党支部书记孔拥军笑着提议。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看到联点帮扶高和村的后盾单位——平江县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刘高文及机关干部正在山头补植苗木,李虹和调研组成员跃跃欲试,拿起铁铲挖开土壤,又把金银花苗小心翼翼栽下。财政部驻平江帮扶工作队队员谢思晓、王耀东、段杰仁、张经纬、张宁川、李骁连忙将泥土层层覆盖,最后浇水润苗。10多分钟后,两排金银花苗幸福“落户”,在春风里笑意盈盈。
“未来还有机会回到这里,一定来看看它们长得怎么样。”李虹望着群山,满怀期待。
真是有趣,客人和乡亲们,与春天只隔着一棵树,与农民丰收节只隔着一朵花,一朵金银花。
金花间银蕊,翠蔓自成簇。金银花的背后,还有什么故事?李虹一行走进湖南省金宝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成为客人端上一杯金银花沏好的热茶。年轻的他热情讲述起自己的梦想:“2019年的冬天,我来到村里开始种植金银花,主营产品为金银花及金银花深加工,未来想建成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农业科教、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农业生态园。”
“不错!现在基地种植规模有多大?”李虹问道。
“基地现已种植金银花3000亩,去年亩产干花有100多公斤,二期辐射面积已达1.5万亩,与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合作,我们不仅提供种苗和技术,还以每公斤70元的保底价回收。接下来,还要建设三期的两万亩基地呢。”马志成的圆梦计划思路清晰。
“金银花加工做得怎么样?产品卖得好不好?”李虹继续发问。
“今年,我准备增加6条初加工生产线,金银花烘干后的产量有望突破100吨。现在市场需求大,我们已和国药集团等大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积极筹备深加工生产建设。”马志成拿起公司的金银花护肤品、金银花牙膏等产品展示,他自豪地说,5斤金银花烘干后只有1斤,公司掌握的技术可以使4斤的蒸馏水抽出3斤制作金银花露等产品;而且金银花药食同源,树枝也是纯天然的抗生素,可以卖作饲料添加剂。
说话间,有成群结队的村民从基地走出。李虹关切地问:“在基地工作的乡亲们收入怎么样?”刘高文对村民家门口就业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对全村金银花产业采取‘确股、确权、不确地’,保证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目前,该产业已立项,每年可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3年后达到盛产期,预计每亩可产生纯利润8000元,村级集体收入年达5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可增加2.5万元。”
“金银花,金银花,还真是花如其名,是让大家鼓了腰包的致富花。”一位客人的玩笑话,让全场人都笑开了。
下午3时,李虹一行到达高和村村部会议室,与全村党员开展“共建促发展”座谈。三市镇党委书记欧阳帆、高和村支书孔拥军分别介绍了镇、村两级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培育壮大产业,改善民生福祉,工作来势较好,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政治品格得到有力锤炼,并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为其注入新的动力。
“平江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县、镇、村三级乡村振兴工作有声有色,成效明显,未来发展可期。”李虹诚恳地说,“这次选择与高和村支部开展党建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基层学习机会,只有摸准了基层群众的需求,才能在工作中提出更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她建议,村支部要更好地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升基层组织力;积极宣讲理论政策,增强有生力量,培养后备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创新举措,寻找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乡亲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责编:张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