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生 县旅工办 2021-12-19 12:32:31
新湖南客户端12月19日讯(通讯员 张林生)今年以来,凤凰县突出“四个坚持”,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11月凤凰县接待游客1945.88万人次,旅游收入181.85亿元。特别是12月6月高铁开通以来,旅游人数有明显提升,12月6日至12月18日,凤凰古城高铁站进出旅客达到5万多人。
一是坚持全域建设。重点建设四大景区,打造四大旅游产品。建设古城核心景区。全面完成古城金水桥至云桥段的夜景亮化工程。启动了天主教堂修复和道台衙门恢复的前期工作。凤凰样子二期工程、南华山景区提质工程、磁浮旅游观光线、杜田花开四季特色小镇、凤仙境·森林艺术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古城的内涵、外延得到有效提升。建设苗乡文化景区。以山江为中心,保护和开发一批传统苗寨,建设蚩尤文化馆、蚩尤炯,把凤凰建成苗族文化高地;完成腊尔山夯卡树蛙部落民宿、老家寨清淼民宿、竹山花涧民宿等乡村精品民宿100多间建设;飞水谷、天龙峡、神龙谷景区提质工程全面完成,乡村游的业态不断丰富。建设南方长城兵战文化游产品。拓展提升拉毫古城堡景区,保护和开发黄丝桥古城堡、舒家塘古城堡景区,启动苗疆边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全力打造南方长城文化游产品。建设凤凰国际旅游度假区。完成长潭岗移民基地提质改造,形成以团建、休闲、游船为一体的综合型度假区。凤凰中华大熊猫苑二期项目建成投用,启动建设廖家桥生态文化小镇。
二是坚持全域管理。组建县旅游综合执法中心,强化景区安全监管、巡查,抓好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出台《旅游市场秩序监管》等“六大”机制,实施旅游市场常态化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明显规范。组建旅游商会和行业协会,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引导涉旅商家和企业文明、诚信经营。
三是坚持全域服务。随着高速、高铁、航空、磁浮“立体旅游交通服务网络”的形成。城北旅游服务中心、南华里游客服务中心及各景区小型游客服务中心和大型停车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凤凰历史文化名城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推行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接驳服务体系,对游客进出古城和乡村游景点实行统一接驳。启用了城内微循环接驳,方便了游客,优化了服务,今年以来,共接驳游客150.46万人。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参与特色民宿开发建设,南华山森林木屋、璞树漫居、素履莲花、凤凰城等特色民宿成为游客追捧的网红打卡地,周末、暑假期间一房难求。旅行社及分社数量突破30家,旅游接待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四是坚持全域营销。创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营销模式,共同营销凤凰旅游产品。创新全域旅游发展奖励政策。出台旅游市场宣传营销奖补办法和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今年,疫情期间,研究出台了《迎国庆文化旅游接待优惠政策》和《凤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复苏若干支持政策实施方案》,从停车、免门票、赠礼品、发住宿消费券、创业、免租等各方面给游客和商户优惠以支持。完善节会营销模式。举办了“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民俗摄影双年展”“苗族四月八”、湖南省网络文化节等一系列节会活动,全力推介凤凰。积极运用新媒体营销。中国旅游报先后3次在主要版面刊发凤凰全域旅游发展案例,人民日报、中新社、新湖南、团结报等报社宣传推介凤凰旅游接待工作,湖南卫视对凤凰古城等景区假日旅游接待情况进行了报道。旅游知名品牌持续唱响。凤凰县古城旅游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中华大熊猫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麻冲乡竹山村被列为第三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山江镇雄龙村被列为湖南省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凤凰县入选2021年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全国22名,继续蝉联湖南省第1名。
责编:吴东林
来源:县旅工办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