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淳民风拂“白云”——新邵县白云铺村“院落话家风”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3 09:29: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肖霄 通讯员 胡金国 刘蓓

“今年的高粱虽然种植时间短,但还是为村集体带来13.45万元收入”“群众反响不错,明年要扩大种植面积”……近日,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综合服务中心“清风小站”,村干部和村民组长围坐一起,开展“院落话家风”,商讨来年发展思路。

村党支部书记唐太平介绍,今年村里开展常态化“院落话家风”活动,在村综合服务中心、水云院落、网格微信群,分别设立“清风小站”“清风驿站”和“清风信箱”,通过建立干群“朋友圈”,共议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前不久,该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清风小站”议大事

白云铺村产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品种单一,效益低,多年来该村一直在寻求产业结构转型。

巨口铺镇的土地和气候适合种植高粱。今年,贵州土茅帅酒业有限公司与该镇签订优质高粱种植协议,其种植效益远高于水稻。春末,该村计划流转土地230亩,集中连片种植高粱。

“流转土地、调整种植结构是件大事,要村民同意才行。”村支书唐太平组织村干部、村民组长在“清风小站”开会,听取意见。会后,村干部根据村民的不同意见,分别进行走访。

经走访交流,持反对意见的20多户村民改变了主意,愿意流转土地。6月底,村里将流转的土地全部种上高粱。

“高粱直销酒厂,为村集体创收13.45万元。如今,许多村民愿意加入,明年高粱种植面积能扩大到400亩。”唐太平高兴地说。

今年,白云铺村在村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的“清风小站”,顺利解决了产业发展、院落开发等30余件民生大事,所需资金和项目进程都及时在“清风小站”公告栏公示,得到村民肯定。

“清风驿站”话家常

白云岩景区是白云铺村的一张旅游名片,而水云院落是前往景区的必经之地。如何依托景区打造全新的院落,服务旅游开发,成为当地村民的心头事。

今年,村里在水云院落设立“清风驿站”,时常组织院落内各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以话家常的形式谈想法、做决定。

修建游步道需占一部分村民的池塘,院落会上邻居间相互劝说,最终达成共识;将几座闲置许久的房屋改建为民宿,房屋主人在大家耐心解释下同意出租。

“大家聚在驿站,一次性将问题解决,为院落发展消除了后顾之忧。如今每到周末都会有游客前来露营,热闹极了。”水云院落村民周明斯说。

游客多了,卫生保洁难度加大。为此,村民提出在“清风驿站”开会讨论。会上,大家一致同意由村里聘请5名村民担任保洁员,负责院落环境卫生。

“院落设立驿站,为村民参与议事提供场所。”唐太平介绍,今年来,“清风驿站”解决村民提出的问题300多个,满意度达98%。

“清风信箱”知民心

12月初,白云铺村第二网格“清风信箱”微信群里,有村民反映其邻居李俊永家仍使用旱厕,气味难闻。村溯源理事会会长、网格员唐松林得知,立即前往解决。

经了解,李俊永家的旱厕是与房屋一体的,一直不愿改成水厕。唐松林现场耐心向其宣传改厕政策,并提出改厕方案,李俊永最终同意。

此后两天,在村干部帮助下,李俊永家旱厕外门全封,室内新建一道门,改造成水厕,难闻气味消失,邻里矛盾化解。

白云铺村打造清淳民风、密切干群关系,“清风信箱”是重要一环。“每个网格微信群相当于一个信箱,群众可随时提意见,网格员和志愿者及时帮助解决。”唐松林说。

借助“清风信箱”,村干部及时了解群众关心事。今年,3个网格微信群共收集群众意见200多条,均予以有效解决。

责编:张佳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