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13 09:14: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蒋菲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民生大事。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岳阳楼区三眼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措施,强化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参与,不断推动“源头减量”“提质扩面”,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家喻户晓,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坚持党建引领,微治理显优势。
街道将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街道工委书记任政委、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站、所)负责人、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各类部署会、调度会、培训会80余次,同时采取日督查、周报告、月检查、季讲评和年终综合评定等方式,对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效果进行量化跟踪评估,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深入开展。街道制定了《三眼桥街道社区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方案》,将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及宣传工作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当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宣传者和推进者,以点带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进展。还积极推进“党建+网格化微治理”工作,将60余名机关干部、85名环卫工人打桩定位到152个微网格,分片包干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引导和宣传工作,结合各社区“每周大扫除”活动,现场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爱护环境宣传。
强化宣传引导,多主体共参与。
通过强化宣传引导,促使居民改变观念,愿意接受并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充分利用40块宣传栏、260块沿街电子显示屏、30块移动宣传展板等多种载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并先后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3万份、垃圾分类手册3万份、垃圾分类指南7000份、垃圾分类致居民一封信5000份、垃圾分类标识13600份,确保辖区居民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结合辖区学校多、驻区单位多、居民小区多的特点,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辖区单位、进楼栋的“六进”活动,特别是在辖区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活动,鼓励学生成为各自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小引导员”,以“小手拉大手”,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多个家庭推动一个社区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员和环卫工人积极发挥流动宣传作用,常态化对辖区居民言传身教如何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使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辖区党员志愿者联合物业、业委会开展“扫街”、“扫楼”行动,进小区楼栋、进沿街门店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手把手指导餐饮行业主分类投放垃圾、添置分类投放设施,大力倡导“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力促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着力体系建设,全覆盖扩影响。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街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建设垃圾分类体系,强化保障措施,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扩面。强化人员配备,组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督查员、引导员、环卫工人四支专业队伍共460余人,四员各司其职,形成垃圾分类工作监督与引导的闭环管理。强化四分类垃圾运输管理,街道环卫中心、小区物业齐抓共管,对于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运送至环卫站;对可回收物联系回收公司实行资源化利用,同时引进第三方公司,对可回收物进行系统收集、处理;对有害垃圾在辖区设置了一处暂存点,由街道环卫中心负责协调危废经营企业定期转运处置。合理安排布局垃圾分类设施投放点,通过详细摸底排查,确定辖区范围内有、无物业小区、开放式居民小区、商业网点垃圾分类开展推进情况及进度,合理安排布局垃圾分类设施投放点430个,设置智能分类投放箱1组、(4、5、6桶位)分类投放亭55个、两分类投放点200组,垃圾桶配备放置680余个,制作撤桶并点两分类设施50个,投入可降解垃圾袋15万个。坚持典型示范扩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在小区试点开展少年儿童垃圾分类“鲜花榜”评比活动,扩大示范点影响力,不断巩固和提升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