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木鱼湖观雪

    2021-12-26 15:47:32

文/李汉军

很少晚起的我今天睡了一个回笼觉,再度睁眼,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打开手机的微信朋友圈。今天的重点很集中:毛泽东主席128周年的诞辰纪念和湘潭今天的这场大雪。联系到动物的冬眠和我今天的睡懒觉,我想起《道德经》中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中,人和动物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份子。

怀着几分兴奋的心情,信步前往木鱼湖公园观雪。我想:雪中的木鱼湖,应该有另一种神韵。今天的雪很大,在路途中还在纷纷扬扬中飘逸,沿着雪印留下的道路往前,经过行人天桥,开阔的木鱼湖印入眼帘,银装素裹的木鱼湖果然分外妖娆,此时有西藏高原湖泊的那种感觉!湖旁的南天竹红叶上堆上了层层白雪的云,像一个白里透红的少女般妩媚;湖中的残荷凋零的叶脉上压着小片的雪块,应证着她沧桑的归宿。环湖游道上,这种叫糯米条的忍冬科的常绿小灌木则被厚厚的积雪盖住了她的模样,这种白雪棉被将帮助她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西府海棠、无患子、鸡爪槭等落叶树上则挂满了雪条,让人感觉"火树银花"的味道;道旁的迎春藤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有一种雪瀑布的气势;竹子被大雪压得有些弯曲,依然屹立不倒,"岁寒三友"的称谓名符其实。桥边的杨梅树和乐昌含笑等常绿乔木在绿色中套着银装,只为告诉游人:透着这静美的,是江南的雪!

给木鱼湖带来活力的却是游人,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了,拿着雪铲,在兴奋和喜悦中堆着雪人,有些年幼的孩子应该还是第一次看见雪景;湖工的学子们是公园中的主力,打雪仗、堆雪人,女生们在雪景下摆拍着她们的倩影。看着他们,不禁又想起我的童年和大学时光和我生命中走的历程。

小时候的冬季,最盼的是下雪,最喜欢的就是打雪仗,分边组队,捏几个雪球躲在有高处的位置下面设埋伏,还可以绕到对手后面发出突然袭击,一场雪仗下来,头顶冒汗、畅快淋漓,被对方攻击到了,除了稍痛,却不会受伤。大学时代,我在东北平原的沈阳过渡了四年难忘的时光,我还记得:冰天雪天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扫冰场的情形,在读市一中读中学,学会了滑旱冰。到了大学,才是穿上冰刀靴在真正的冰场上奔跑。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些情同手足的兄弟还保持着联络,成为了一生的挚友。关于下雪,还有几次经历让我记忆深刻,一是我到环保局工作不久,我们局机关组织去韶山,我站在韶峰之巅,手拿一根粗长的冰棱,感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气概;二是前几年我们几个中学同学结伴到南岳看雾松,欣赏完美景下山之时,撞撞跌跌、蹒跚而行的场景;三是2019年我陪市领导进京汇报完,到清华大学和女儿赏雪,在百年建筑前,感受清华厚重的底蕴。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我很少陪伴在她身边,她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去过两次,进校时送她去的,快毕业时去过一次。在清华就学期间却是唯一的一次。

今天是12月26日,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的生日。因为疫情的原因,昨晚我没去韶山,而是在市东方红广场,在主席回乡的场景而创作的《乡情》群雕下缅怀伟人。今天早上,湘潭下起了鹅毛大雪,想起了《沁园春 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的大日子,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则是要"学史力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责编:彭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