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4 20:13:15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赵丽艳)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长沙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通知(长教通[2021] 23 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长沙市人工智能教育、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12月23日,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沙市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名师网络教研联盟承办的长沙市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名师网络教研联盟活动在清水塘第二小学顺利举行。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黄文斌、湖南省教育学会创客教育张豪、长沙市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名师网络教研联盟首席贺雄、开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宋键等专家、领导莅临指导,长沙市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本次活动。现场参加人数近200人,500多人同时参与线上观摩。
活动伊始,清水塘第二小学校长骆文辉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实践与探索,表示在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下,学校将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争取尽快实现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筑梦学校发展,实现智慧教育新辉煌。
长沙市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名师网络教研联盟、长沙市开福区贺雄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首席贺雄老师进行《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施策略》主题经验分享。他从小学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实施基础、内容设计、实施载体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小学的实施现状及发展前景。

“冬天来了,我们都要烤火,但时常会忘记关电火炉,这很容易引起火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清水塘第二小学李鑫双老师带来人工智能《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设计智能电烤炉》一课。她以身边的真实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巧设任务单,引导学生探索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设计智能电烤炉。整堂课老师的语言简洁自然,重点突出,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对学生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展示课中,现场随机邀请了8位教师以学生身份参与到创新教育的真实课堂中,其余教师则通过现场观摩和体验的方式,建立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系统认知,了解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

课例观摩后,老师们展开热烈研讨,根据人工智能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执教老师的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老师们集思广益的评课智慧,让在座教师深深感受到“独行快,众行远”的意义。
长沙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黄文斌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他指出,人工智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学好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去感知、体验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感受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幸福感,为以后人工智能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湖南省教育学会张豪老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他勉励大家在日常教学中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积极有效地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为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助力。
本活动的开展,启发了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形式的动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设计能力,为助力培养一批工作扎实、成果突出、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现长沙市“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以汇集名师网络教研的信息技术教师团队为支架,必将借势奋起,推动长沙市人工智能教育、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