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强”促“三金” 为决胜建成“百强”大学贡献体育力量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2 22:06:22

文/体育学院  章罗庚  张恳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123455”发展思路,明确了决胜建成“百强”大学目标,强化了办学定力、明晰了主要任务,对学校“十四五”时期及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内绘制了目标愿景,为立足新起点的长沙理工大学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体育学院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将学院发展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贯彻落实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与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找准体育学院在学校的定位,以“三强”促“三金”,扎实开展体育锻炼、提升师生体质、弘扬体育精神,让体育比赛成为为校争光、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为决胜建成“百强”大学和推进“双一流”建设打牢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贡献“体育力量”。

强化人才培养,力争“金色”成绩,让为校争光成为常态

一是把增强广大学生身体素质主动“扛在肩上”。“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建设“百强”大学,离不开健康的身体。作为体育学院,必须主动肩负起提升广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工作,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指导和干预,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院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坚持“责任、规范、安全、准确”的体测原则,在体测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完善、测试数据分析、课内与课外联动等方面精准发力,以“第二课堂学分”为抓手,将体测成绩纳入学生评先评优考量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及时对学生实施体质健康干预,将部分体测项目融入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搭建“学生体测数据监测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合理化、个性化课外锻炼指导服务。

二是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落在实处。学院不断深化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按照“双一流”建设标准和“百强”大学发展需求,以大型体育赛事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实践“大群体”模式,围绕“教、练、赛”,统筹推进群体活动开展。创新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形式,不断丰富赛事内涵;整合、培育、扩大体育类社团力量,组织体育专业老师深入各学院、社团和班级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体育管理机制,不断壮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力量;举办师生田径运动会、教职工吉尼斯大赛、校园马拉松等精品赛事,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类社团(协会)的辐射作用。

三是把为校争光扩大学校影响力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将进一步抓好赛事训练及相关工作,把体育为校争光、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作为重要目标,深入推进运动代表队科学训练,完善运动员精细化管理,加强对训练过程的监控,确保训练质量和效果,健全运动队训练管理相关制度体系,科学合理定位赛事目标,注重交流对抗与基础体能训练,稳步提升代表队的竞技实力,“十四五”时期力争实现在田径项目上获不少于金牌10枚、银牌15枚、铜牌20枚的优异成绩,不少于3支阳光运动代表队进入湖南省前三名,男子、女子足球队力争在全国赛事有重大突破。

强化师资建设,培育“金牌”教师,让体育成果更加丰硕

一是以赛促教,增强教师专业水平,培育更多“金牌”教练。学院以运动代表队为支撑,积极为田径、足球、篮球等专项运动能力突出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十四五”期间,将以2022年参加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为契机,培育20余名教练员,组建10支运动代表队参赛,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练员指导能力培训体系,完善以竞赛成绩为导向的绩效目标考核制度,努力提升教练员执教能力,力争完成引进体育学相关专业博士3人,专项能力突出硕士8人。

二是以改促教,增强教师教学水平,培育更多“金牌”名师。学院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增强教师政治定力,坚持引育并举以推动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形成合力,建立合理公平的评聘机制以激励教师的创新动力;建立健全薪酬分配制度以激发教师的活力,培育更多的教书育人的“金牌”名师。

三是以研促教,增强教师科研水平,培育更多“金牌”项目。学院以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为依托,以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支撑,组建两个方向学科建设科研团队,为增强教师科研能力和培育“金牌”项目创造条件。“十四五”期间,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知名高校开展访学,培育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壮大科研骨干力量,引进体育学或相关交叉学科博士,完善以代表性成果为导向的科研奖励制度,努力培育更多“金牌”项目,力争再获国家级项目,取得更多突破。

强化课程建设,提高“金课”成色,让体育精神深入人心

一是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育人成效。系统扎实推进体育课课程思政,挖掘体育课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思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昂扬精神和坚强斗志的大学生;定期召开体育教学研讨会,不断创新体育课程育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体育精神,丰富特色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喜爱的新兴体育课程,推进体育课程改革走深走实走新。

二是积极创新精准施策,强化精准管理成效。持续完善体育课程模块管理,进一步夯实基础课程、凝练特色课程,积极引导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帮助学生从基础性学习走向专项性学习,最终走向发展性学习。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成效,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年均创新体育课程2门以上,体育课程总数达45门以上。根据体育课程模块加强对两个校区体育教学场地管理,按照15个区130余块教学场地实行精准投放,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提升“金课”成色质量。学院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大“金课”建设力度。在10个“金课”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持续发力,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将“三全育人”教学理念贯穿全程,扎实推进体育精品示范课堂建设。“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在目前现有的1门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0门校级“金课”、7门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力争实现体育课程“门门是金课,课课有特色”。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