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绪:扶贫助学,筹集资金1100万余元,写下500多万字的“家访”日记

  三湘都市报   2021-12-17 23:42:26

单位及职务:醴陵来龙门街道办事处五里牌村民

曾获奖励或荣誉:“中国好人”、“全国最美五老”。

主要事迹:

陈自绪,男,汉族,1936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一户普通农家,现住来龙门街道办事处五里牌油榨冲。

陈自绪老人从1999年开始,专注于扶贫助学志愿服务活动,23年来,他骑坏单车、电动车13辆,行程超过10万多公里,并写下500多万字的“家访”日记,记录在74个本子上,筹集资金1100万余元,成功帮助1876名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

老人从小因家里兄弟姊妹众多,只读了五年书便回家务农。这对于从小喜欢读书的陈自绪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成年后,每次看到穿着破烂的学生时,他就会在心底默默地想:“等条件好一点,一定要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1999年,陈自绪已经年逾六旬,几个子女先后成家,家庭负担逐渐减轻,他便悄悄开始了助学计划。万事开头难,为帮助自己第一个联系到的贫困学生凑学费,他掏光了家用钱。实在不够,就找亲戚朋友去借。他的“傻事”还没做完,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就先炸开了锅,纷纷劝他收手。面对众多的质疑和巨大的压力,他就像一头倔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自己的征程。为破解资金难题,他弄了辆自行车,天天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和学校,搜集整理贫困学子的资料,然后再找各种企业老板请求资助。刚开始,有人认为他不怀好意,把他当骗子。直到有一天,他将20多名醴陵贫困学生的调查情况写成长信邮寄到株洲日报社,记者将这一情况报道后,才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以“信”立足,以“善”助人,86岁的他用行动实践着这句话,筹集到每一份善款一分一毫都用于贫困学子身上,赢得了社会各界对他的最大信赖。陈自绪诚信的品格,助学的善举得到了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关注,相识或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常常找到他,希望他提供贫困学生名单。

“助学老人”的名字,就是一块“诚信金字招牌”。现在,老人每年都可以筹集到50万元以上的善款,更多的贫困学子在他帮助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此义薄云天的善行,感动了广大市民,也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他先后被中央文明委评为“中国好人”、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最美五老”等称号。并被《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老年报》、中国文明网、中国慈善网以及各省、市、地区70多家媒体报道。

一位86岁高龄的普通农民,二十几年如一日执着于扶贫助学,矢志不渝地为贫困学生奔走呼号,牵线搭桥,寻求资助,共募集助学资金1100多万元,为1876名贫困的大、中、小学生联系了资助,成为一个“爱心人和贫困生之间的媒人”。“风雨兼程欲何求,惟企学子成栋梁”。这是老人挂在他那辆破单车前的一块广告牌上的广告语,是老人心灵的宣示,也是他对社会的庄严承诺。在扶贫助学的路上,陈自绪也为自己树起了一座真情慈善,诚信立身,不求任何回报的道德丰碑。他的大爱无疆,感动了许多人,也带动了很多的爱心团队接力参与到爱心助学中来。


责编:薛琳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