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21-12-08 11:42:17
大湘菜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蒋振 视频 达庆玙
三湘四水,渺渺洞庭,勾勒出了湖湘饮食文化的浓重底色。
物产丰富看湖南,“鱼米之乡”美誉传。种类繁多的水产是湘菜食材的重要来源。湖南人民爱吃且会吃各类鱼鲜,不同时节的水产演绎了四时风物,它们,在食家们手中幻化为五花八门的美妙吃法。
时值冬日,当三种当季水产在一道美味中相逢,它便是“鱼米之香”。
创立于2020年的鲤隐台,因“鲤”而独秀,重心聚焦在湖湘特色水产餐饮的发展,将新派湘菜理念与湖湘水产食材相糅合,“鱼米之香”成为了其代表产品之一,它采用清波鱼、鸡头米和蟹黄作为主食材。清波鱼是一种原产于长江水系的淡水鱼,其肉质细嫩,鱼鳞也是轻薄可入味食用;鸡头米,又名芡实,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有“水中人参”美誉,原产江浙,如今我省也有出产;大闸蟹更无须多言,是秋冬季节美味的代名词。
这道“鱼米之香”是一道功夫菜,颇费心机。与经典湘菜“怀胎桂鱼”的技法类似,需将清波鱼在不破开鱼腹的情况下,将鱼内脏清理干净。而后采用“酿”制的方式,将炒香的蟹黄与鸡头米填入鱼腹中。经煎炸、清蒸、红烧等工序后方可上桌。成菜口感丰富、层次分明,其中鱼鳞香酥可口,鱼肉爽滑鲜嫩,切开鱼腹后更是“内有乾坤”,鱼肚里蟹粉与鸡头米构成鲜美的“流心”。
重视菜品研发,鲤隐台菜单上绝大部分都是其厨师团队研发的原创产品,每十五天就会上新,“鱼米之香”便是鲤隐台新近推出的拳头产品。为此,主厨们还特意研发了这道菜的特制标准鱼酱。着以陈年剁椒、豆瓣酱、姜、新鲜的红椒等榨碎,花生油辅之制酱,专为“鱼米之香”调味。考究且精致,成就好出品。
制作嘉宾:贺思,32岁,厨龄15年,现任鲤隐台厨师长,是鲤隐台菜品研发团队主力之一。
制作地点:鲤隐台
所用食材:
主料:清波鱼、鸡头米、蟹黄
辅料:紫苏、陈年剁椒、葱、姜、蒜等
调料:油、盐、特制鱼酱、特制底汤等
制作工序:
1.将清波鱼洗净后,不剖开鱼腹,用筷子从鱼鳃部位探入鱼腹中,将鱼内脏清除;
2.蟹粉和鸡头米过油炒香后放入碗中备用;
3.用小勺从清波鱼鳃入,将蟹粉和鸡头米混合馅轻巧酿入鱼腹中,再以新鲜紫苏叶封口;
4.将鱼整体放入油锅中,煎炸两至三分钟,表皮酥脆、两面金黄即可;
5.鱼放入蒸箱中蒸制十余分钟,需由内至外基本蒸熟;
6.用鱼酱、鱼汤、配料一起调汁后,将鱼回锅红烧六七分钟,待鱼完全入味后,滤除配料,收汁,装盘出锅。
7.成菜上桌后,服务员用刀叉将鱼腹轻轻划开,蟹黄、鸡头米自然流出,即可享用。
菜品特点:菜品精巧、制作繁复,成菜口感丰富、层次分明,滋味鲜香浓郁。鱼肉鲜滑细嫩,鱼鳞香酥入味,蟹黄浓香可口,鸡头米软糯弹牙。
制作难点:
1.剔除鱼内脏时,需要将筷子从两边沿着鱼肉探进去,避免戳穿苦胆;
2.酿入蟹黄、鸡头米时,每次的量和总量都需要注意,避免过量。否则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容易导致鱼腹破裂;
3.注意烧制的时间和火候,既要尽量入味,又要避免表皮烧糊或者松散,破坏整体的质感
责编:达庆玙
来源:大湘菜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